年少日記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主理
0 人关注
15 篇文章
哈爾希洛!

10 《年少日記》- “Free Hug, Free Love.”

比起是一部社會性的電影,我或許會傾向將《年少日記》視作是一部私人化的作品。導演就好像是在透過這部電影與自己對話,與逝去的摯友對話,只是他把一個原點再作延伸,去嘗試討論關於教育制度與精英主義的議題,去與更多人連接起來而已。

鋼哥

🎥🎞️📝《年少日記》| 時間會過去,痛苦會延續

時間雖然終究會過去,但是痛苦不盡然會因此消散,可能會在另一個人的生命裡延續。

陳信史

《年少日記》影評:爲什麽看不見你心中的愛?

不要和成績不好的人做朋友,他們沒有未來。你多拿一分,你就可以淘汰兩千人。不要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不要為自己的不努力找藉口。對於很多亞洲人來說,《年少日記》是恐怖片,它讓人回憶起自己面對父母和老師時的恐懼和羞愧、無知感,被成績決定個人全部價值後的無力感,和自己也曾將成績不好的同學視為敗類的醜態。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鮮明取態、藝術節制、成就解鎖——與卓亦謙、盧鎮業談《年少日記》

《年》觸及兒時創傷、成長壓力、家庭關係與學童自殺問題,最後一項尤其是近年頻繁出現、揪動人心而未能好好處理的社會現象。由於擔心引起漣漪效應,在媒體上談及自殺一向存有禁忌,這也是我擔心之處。我在台北也向卓亦謙及盧鎮業坦言自己的擔心,而卓亦謙則直言(他應該想過這個問題千百遍了),他認為…

相关标签

  • 香港電影
    92252
    影評
    3391.5k
    電影
    8864.8k
    香港
    1.2k7.1k
    卓亦謙
    24
  • 白日之下
    46
    香港電影金像獎
    1010
    盧鎮業
    23
返回全部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金像獎2024】《白日之下》獲16項提名 黃子華、盧鎮業首度入圍男主角 與梁朝偉競逐影帝寶座

去年雙雙突破二千萬票房的社會議題電影《白日之下》及《年少日記》,分別獲得16項及12項提名。而梁朝偉、劉德華主演的大作《金手指》亦獲得12項提名,成為今屆獲最多提名的頭三位。

在Indo的Me

有時看戲 : 《年少日記》

而我最喜歡《年少日記》的地方,是它並非只在說一個慘劇,電影中我看到更多的是和解,和自己的過去和解 ; 當然和解了也未必代表一切能推倒重來,無法修補的地方 (例如爸子關係),電影告訴你 「it’s ok」,盡了力舒服就好。雖然觀眾情緒一般會被可憐的哥哥拉進了深谷,但其實主角和他學生…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年少日記》的有俊和有他的《4891》

「年少日記」時段有一點我很在意,就是鏡子。鏡頭裡面鄭Sir經常出入鏡面,這讓我想到2000年的電影《鎗王》——很多電影都有鏡,但我還是先想到這部——洛楓在《禁色的蝴蝶:張國榮的藝術形象》指出,張國榮飾演的彭奕行,「對著鏡子,企圖自我處決」——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年少日記》裡的破碎靈魂

有些人認為好的電影(或者藝術一般)應該令觀眾產生共鳴,讓他們沉浸在「虛構」的電影世界裡,得到某種情感上的宣洩。有些人則認為好的電影反而應該拒絕觀眾的代入,強調作品與他們的距離,從而引發觀眾的思考。對我來說,《年少日記》(下簡稱《年》)這部作品同時做到了藝術這兩面功能:既讓觀眾哭成…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年少日記》

《年少日記》由一封沒有署名的遺書開始,上文未有提到遺書,因為遺書必需與「年少」合併討論才有意義。當鄭有俊希望查出誰寫遺書時,有一幕課室場景是很震撼的。鄭有俊站在課室面向學生,鏡頭不斷轉換到不同學生的臉容上,有的憂愁,有的面無表情,有的不知所措,同時由學生讀出遺書內容,看來每位學生都有自殺的可能!

raychair

生命必須有裂縫,陽光才照得進來的《年少日記》

《年少日記》英文片名為“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 ,即是時日仍在翻動人生的書頁。但是,逝去的人和過去的傷痛有沒有真正turn the page?

存在主義的El

电影推荐|《年少日记》,我那无法与童年和解的人生

《年少日记》用精心的叙事技巧讲书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对于一步处女作来说,已经足够深刻和真诚。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死不是生的對立,而是它的一部分——訪《年少日記》導演卓亦謙

《年少日記》裡的學生遺書,寫道存在了無意義,死去以後也很快被遺忘。然而,電影或許告訴我們,「死不是生的對立,而是它的一部分。」生與死、我和你並非分隔開來,死者的重量,會由生者承擔,成為生者的一部分,並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下去。電影中有不少鏡頭,時而有陽光透進來,只因卓亦謙希望借電影給…

penguin

《白日之下》與《年少日記》香港下之自處

離開戲院,明媚的晴空無法照亮沉重的心情,彷彿只有重新執筆才能吐出心中的鬱悶。

FilmBurns 電影薪火

《年少日記》︰在結構上用巧的遺憾回憶

《年少日記》驟看起來與《白日之下》頗有相近,其實取態大異。同樣是流星的攝影,卓亦謙的影像有時代感,但也像罩著一簾微光薄塵的濾鏡,像是一場場夢。雖然有著回應社會議題的初心,但《年少日記》避過在寫實與誇張,又或冷靜與煽情的鋼線路,全然以虛構的戲劇,在結構上用巧,風格前後一致,感動觀眾…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年少日記》:關於盧鎮業和主角成為等號的那件事

爾冬陞朗讀出最佳男配角的得獎人後,整個房間的圍觀者倏地有一點點失落,小野倒是沒甚麼,他比較緊張要立即和他愛人秘密送來的花束拍張合照。然後,我們去了工作室的一隅抽煙。我看著他,上身西裝蝶形領結,下半身卻是波褲拖鞋,如此富衝擊性的配搭,還像周慕雲般吞雲吐霧(註:他最近戒菸了),忍不住拍下了照片。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