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歡樂談何生命?
有時候,看了滿腦袋的怎么發家致富,怎么與人交好,難免讓人躊躇滿志。可梭羅是這樣說的:「社交圈子里找不到健康,健康在大自然之中。除非我們走進自然,哪怕就那么一瞬,要不,我們就會面色蒼白,暗淡無光。社交圈子向來有病,聲望越高則狀況越糟」。他喜歡的,在山林,在湖邊,在充滿清新香氣的森林之中。他所看到的是「人的心里只要有一抹自然的美景,則危害難以近身,而沮喪也會遠離。人在領受過自然的靜穆和恬適之后,絕對不會宣說絕望的教義,也不會在精神或是政治方面鼓吹奴性和暴行」。
我當然贊同他的觀點,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因為贊同,就跟隨老師一同乞食游行。
另一個故事說,一位修行人,聽說自己最尊敬的老師正去往某地,于是便收拾行囊,帶著騾子去那里。
他沒有迷失,更幸運的,他也沒有遇見什么劫道的人,但在這匆匆地追求之旅中,他不得不時時停下腳步,去幫助那些陷入困境的人或者動物。
這讓他錯失了兩回,而最新傳來的消息,則是這位老師已經上了年紀,就將進入自己人生最后時刻。
「啊,我可不能再錯過了。」
當然,故事之所以這樣安排,正因為他總是要因為什么而耽誤下來。
因為一直受傷的小鹿,他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短暫人生,可能最后一次見到這位老師的機會。
他感到遺憾,可并沒有將此歸過于這只可憐的鹿,也沒有認為自己的善心是一種錯誤。
這不是一個非虛構的故事,所以到了結尾,講述人告訴我們,那只傷愈的鹿其實是這位老師的化身。
因為善心錯過的,也將因為善心遇見,并且讓我們能夠明白,自己真正想見的到底是什么。
說起來,我挺喜歡這個故事。
但正如我們所見過的一切故事,我和你,你和他,包括千萬人和千萬人,我們都將從中有不同感悟。
記得雷蒙德·卡佛的小說,就是這樣,他從不直截了當告訴我們什么,而只是給我講著生活中最直接的一兩個人。故事有頭無尾,或者無頭無尾,都是可能的。基本上,我們很難像小時候上學那樣,去歸納出這個故事在說什么。在他的小說里,沒有鹿,沒有最后的總結,更不會將什么道理,言之鑿鑿地和盤托出。他講了自己見過或經歷的每一件小事,然后讓我們自己去經驗,去感悟。能說出什么,想到什么,取決于我們自己,而非卡佛提供了什么。
生活就是這樣。
我們很難抗拒。因為發生以后,才能知道事情到底在怎樣變化。我們能做到,不是預測,而是感受,然后在下一次,不同事情出現的時候,提醒自己:小心,你看,我們正看著自己成為過去。
容許別人講話,也讓自己發聲,也許出現什么不令我們喜歡的事情,但土地從不只給出,我們種下的植物。在那些預定的種子之外,總有一些什么,自顧自地伸出土壤,開花結果。
我贊同梭羅的地方,就在于他確定了一種個人主義的生活,而非是他確定了一種健康的個人主義。所以,梭羅這樣說:「如果人們不是這個樣子,我就會覺得乏味。沒有歡樂談何生命?」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