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願意被稱為「孩子」嗎?!

Angela Chen
·
(修改过)
·
IPFS
·
我們還是高舉著「尊師重道」的標語,深恐學生不知道「天地君親師」,老師的地位僅次於父母。
劍橋大學(作者家人拍攝)

前兩天,有位老師在臉書寫著:

我不懂為什麼很多人喜歡稱大學生為「孩子」?
大學生該有成年人的樣子
不要再視為孩子了

非常認同。民法去年修正通過,滿18歲就是成年;大學生大多超過18歲,的確該被視為成年人,而不是孩子。

但接下來的留言就令人匪夷所思。

有人批評,老師稱學生為孩子,是想名正言順地控制他們;有人揶揄,這個社會將學生教導成只要權利不想盡義務,老師只好當個龜孫子;有人說,應該稱他們為「寶寶」;有人覺得,多數大學生的行為,都未成年;也有人說,他們都是大爺。

我忍不住好事地留言:

做父母的,無論自己兒女多大,不都是稱呼他們『孩子』。因此,稱學生『孩子』,是因為疼惜之心,而非感嘆他們的幼稚無知。
在我眼裡,學生就像自己的孩子,有些學生的行為的確乖張叛逆,但身為老師的,不是都應該有教無類地教導他們?!
上面的留言,不知是不是老師留的,如果是,我覺得真悲哀。

我的留言之下,很快地就有了回應。

大致是說:真正該悲哀的是這些孩子們的父母,是他們將子女教育成這樣。這些孩子以後如何與老師無關,他們的態度終將反應到自己及父母的身上。

我心想:這些學生不都是自己子女的年齡,是我們把孩子們教育成這樣,難道我們沒責任?學生的行為表現也許與老師無關,但學生的學習態度或技能,難道都是學生單方面的責任?

於是我回應:

學生的父母如何,不在老師考慮的範圍,我們不會因為父母的智愚賢不肖,對這些孩子差別看待。
老師教的是學生,不是學生的父母,盡己之力,把分內該做好的事做好就行。

不久,又有老師針對我的留言說:大學不是幼稚園啊!

於是我回覆:

大學不是幼稚園,所以我們稱他們「孩子」,而不是「小朋友」。
常覺得老師們提到「孩子」,大都帶著鄙夷的口氣。但,我對他們沒有失望或不屑,他們也許不用功學習態度不佳,那是我們拿我們那個年代的尊師重道,來要求有一兩個世代差異的學生,是我們不願跨過這樣的代溝,而仍活在過去的歲月。
是我們把「孩子」這兩個字給用壞了。如果不用這兩個字,學生就會變好嗎?!

這也令我想起,學校「斜槓達人」活動時,有位學生問我:

為何這個世代的學習風氣普遍低落?

我鼓勵地回答:

我不覺得學習風氣變得低落,只覺得學生擁有的資源變多變廣,對課業的專注力變少。
教育環境也不同於以往,過去強調專業導向,現在追求多元發展,課程設計因此有了很大的轉變。畢業學分數逐降到現在的128,選必修比率也逐漸拉近,讓同學有更多的選擇。
現在的學生即便對課業不上心,但大多擁有較上一世代更好的外語能力、應變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及科技應用能力。(但也不得不考慮城鄉差距)
因此,學習風氣並非量變(變差),而是質變(多元)。

我從未稱我的學生們是「孩子」,如果讀過「我的學生不是我的學生」就會知道。

有些學生的課堂行為的確令老師難以忍受。上課說話、吃東西、滑手機、看自己的書、遲到或突然站起來離開教室等等,已經見怪不怪。有時還得像警告小朋友一般,提醒他們節制,以免影響其他同學。

但,對他們的語氣或態度又不能太直接或太尖銳,以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否則,學期末的教學評鑑就會很難看。

有一年某一門課的評鑑分數,被11位同學在每一題上都勾了1分(非常不滿意),包括老師上課是否遲到早退。我是不遲到的,而且都在打鈴前進教室,搞定教室的電腦及投影設備。

這令我非常寒心,那一學期結束是寒假,我的新年,過得很不開心。

此外,我會接到學生未署名又無禮的email,要我讓他及格,以免延畢;或要我寫推薦函,告知甚麼時候來拿,但未提供任何資料。最近,聽聞系上老師調侃,有研究生找她討論指導老師的問題,最後學生說,他回去考慮一下。

身為主管,面對過很多狗皮倒灶的事,包括處理學生發給教育部或校長的黑函、處理編製畢業紀念冊而生的糾紛等等。最近還聽說,學生建議學校應提供足夠的停車位,以免找車位上課遲到。

的確,我們的學生不成熟,又急於爭取自己的權益,但,只是少部分,不該擴大到全部。


反觀老師們,我們有與時俱進嗎?!

學校的教學研討會,參加的老師總是三三兩兩;因應疫情而辦的線上教學研習會,總是三催四請,最後還叫助教或研究生參加。

上課的投影片是書商附贈的教材,教材中的範例也許是老掉牙的國外案例;喜歡用單向填鴨的方式教學,未考慮與學生的互動或反應;喜歡用考試衡量學習成效,但未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

老師們也愛將自己陳腐的價值觀加諸於學生,無時不刻提醒學生好好用功,成績好才會找到好工作,將來才會有成就。

老師們不知道的是,自己所授的專業,從網路唾手可得,而且最新最潮;任何一個網紅網美,講起任何主題,賣起任何東西,都口若懸河頭頭是道。

反觀我們呢?!我們還是高舉著「尊師重道」的標語,深恐學生不知道「天地君親師」,老師的地位僅次於父母。

因此,當我們批判學生時,是否也曾反省過自己?!

劍橋大學(作者家人拍攝)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