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我的(不)完美人生 · 第二天

逃避或承擔

Angela Chen
·
·
IPFS

組織行為學將員工面對工作不滿意時,依「主動或被動」及「建設性或破壞性」兩個指標,將其反應分為四個象限:建議(主-建)、離開(主-破)、忠誠(被-建)或漠視(被-破)。

「建議」是指主動積極地尋求改善,例如:與主管討論,提出改善的想法;「離開」則是直接離職以表達不滿;「忠誠」為信賴組織,樂觀地等待現況獲得改善;「漠視」則為消極地任其惡化,並反映在負向情緒或工作態度上。

凡人總會有不順心不滿意之時,此模式雖用以探討員工對工作不滿意的反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無論親子、夫妻或朋友等的關係也頗為洽當。


工作或生活遇到困境時,我很少高呼「我不幹了」,反常自忖:「我該怎麼辦?」

我不是個夢想家,不善於擘畫願景,也沒有遠大的志向;我是個執行者,一旦下定決心,必會全力以赴。

無論工作遇到瓶頸離職出國念書或自請提早退休,抑或想要喘息出門旅行或徒步環島,幾乎所有人(包括家人)直到我遞出辭呈或退休申請書,或買好機票整裝出門,才確知我真要離開,邁入另一段人生旅程或走向遠方。

累積多年的塵埃可視而不見,但不清理也不可能憑空消失。這些離開,有時是為逃避現狀,不想直接面對問題,但大多是自我承擔,希望翻轉人生。因為人生苦短,與其空想或坐視敗壞,不如起而積極作為。

有關離開,無論離職、退休或旅行,已經寫得太多,不想老調重彈,呼應《婚姻猶如雞肋?》,寫件家中小事。


老公的童年在校長父親大人的淫威之下,飽受言語欺凌及不尊重,也在他心中烙下沉重的陰影。年少的他無法自立,只能忍氣吞聲,與父親的關係並未隨著成長而改善,反因倆人個性倔強常起衝突且日趨惡化。

北漂的老公離家求學工作,總算可以喘息。他極少回家,逢年過節有時也藉故加班或有事來去匆匆,不願在家過夜,以規避面對父親。

我也有個嚴厲的父親,有個不快樂的童年,直到母親過世前,我也不太親近他。我能體會老公與公公的關係緊張,但不知道倆人關係幾近決裂。這些事,在我們認識之時,略知一二,但不知道嚴重性。

結婚之後,公婆如有要事,會透過我轉告他,例如:婆婆生日聚餐,回老家拜拜、回家掃墓之類的,這些事原本透過他弟弟轉告,可能因為屢遭回絕或老公口氣不佳,他們逐漸開始轉託我。

一開始,我也想解開倆人的心結,盡可能促成老公回家或力勸他與父親和解。

公公與父親一樣都是日治時期成長的大男人,要對子女低頭談何容易。然,父親到晚年越來越溫暖,也對過去對我的嚴厲向我道歉。我公公在幾次閒聊之中,提及他管教不當造成親子疏離,但,至今他仍無法(也無機會)主動表示和解。

因此,我就像夾心餅乾般,夾在老公與公婆之間,有時,甚至老公不願回家或不願參加聚餐時,就我獨自回去。

經年累月,這成為我莫大的壓力,有時也因此與老公口角。有一次,停車等待紅綠燈時,我轉告公公交代的事,老公口氣很不好,弄得我也不高興,於是我大聲地說:這是你家的事,以後我不管了!

因為車窗開著,旁車的駕駛竟好事地對著我喊說:這位太太,妳也太恰北北了!我氣不過,兇巴巴地回他:關你屁事!

自此,我對公婆或他弟弟們要我轉告的訊息,除盡到告知責任,也逐漸開始冷處理,有時只回傳貼圖,甚或已讀不回。他與弟弟們組成的群組,他弟弟私下力邀我加入,但得知其他弟妹未加入後,也被我婉拒。

我清楚地告訴老公:當我照顧我父母,處理我家事務時,從未要求他協助,因此,他自家的事,他自己承擔。

沒有任何父母子女希望彼此的關係如此惡劣,然,對於某些世代或某些人格特質而言,和解之路竟是如此困難及漫長。因此,努力到最後,我選擇離開,不再介入。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Angela ChenAn old fashioned lady with no brai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拉美紀行:陸路通關(上)

孝順與養兒防老

婚姻猶如雞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