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

黃懿翎 (令雨)
·
·
IPFS

書,對於台灣某一群人,甚至包含許多在立法院那些亂刪預算的「高級(知識?)份子」而言,都是非常功利的工具,是他們用來通過社會篩選、爬到權力高位的工具,所以才會透露出「讓人民買太多書,所以預算該刪」、「藝文人士是要飯的,所以預算該刪」。

創作、文字、設計、藝術這種工作之所以沒有「錢途」,跟我們大部分人一出生,就體驗到製造出來的實際東西,包含食物、器具、衣服等可以用來換得金錢,因此可能從來沒想過這世界還有另一種可能性有關。

所謂另一種可能性,就是影視、設計、文字、思想類的東西,雖然跟實際可以摸到的東西不一定長得一樣,卻跟有形有體的東西一樣,能為人類的社會帶來貢獻,甚至更有貢獻,因此也應該獲得相應的報酬,不該因為「沒有價值(格)」就遭到貶低。

朱宥勳貼出了他第一次拿創作補助經驗的文章,應該引起了一些創作者的共鳴,為什麼創作通常需要補助?

其實「養」文人、資助文人這種事情是自古以來就有了,中國也有、歐洲也有,貴族有的是看到這些事物的重要性,有的是為了炫耀自己有錢、有文化,無論原因為何,他們都出錢讓這些創作者可以專心創作,也因為有他們的「資助」,我們這些後人才能欣賞到這些文字與藝術性的思想作品。

後來因為資本主義興起,明顯重視有形的製造業,因此以前不用錢計算的家務、藝術,在資本主義面前,全都變成沒有價值(格)的賠錢貨,甚至被貼上「不事生產」的標籤,隱性標籤就是「米蟲」。現代社會沒有貴族,所以這方面的工作是政府在做,除了為了照顧創作者之外,也是為了平衡資本主義那種一切金錢衡量的價值觀。

我們常說「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這些「家」確實都很偉大,因為他們製造的東西,一點一滴都在推動人類歷史的前進,我們現在會有包含民主、人權、性別等觀念,都是因為有這些文字、思想、藝術逐漸累積,影響每個世代的人,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好。

知識是有力量的,那個力量不是讓個人通過社會的篩選爬上高位之後,來打壓社會的進步,而是用來推動社會的進步。知識是有力量的,因此中世紀的教會才會極力打壓跟他們教導不合的知識,並貼上「異端」的標籤,所以包含中共、中華民國(i.e. 黨國)等獨裁政權,才會極力打壓、消滅真正的知識份子。

執政者其實比社會多數人都知道知識、藝術的價值,因此才會努力扶植培養或是大力打壓。


衷心奉勸這些民意代表,好好讀書,我所謂的好好讀書,不是指小紅「書」,也不是習語錄那種書,套句你們中國古代文人的勸誡:「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便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語乏味」。以防你們看不懂,我就好心點,幫你們翻譯一下吧,這句話的白話文叫做:

「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

****圖文皆為作者所有,請勿任意轉載*****

~~~~~~~廣告時間~~~~~~~

本人斜槓了兩個專業,歡迎按讚追蹤粉絲頁

翻譯人森的滋味

LING 烘焙實驗室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黃懿翎 (令雨)專職翻譯,出版多本譯作。翻譯・時事・戲劇・書・手作烘焙。 [email protected]。FB🔎【翻譯人森的滋味】:FB🔎【Ling 烘焙實驗室】IG🔎 lingbaker2020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現在,台灣的音樂已經可以踏著過去的腳印前進

有些個人議題,可以一邊洗碗一邊處理

性別的濾鏡
28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