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工匠|網民「翻案」 憑《殺破狼II》片段 助七旬鐘錶匠取回牌照

香港紀事
·
(修改过)
·
IPFS
·
「為左啖氣,堅持到底。就咁就走左,係唔負責任。做人係要堅持到底,達到目標,街坊需要我,好多人支持我。」佘伯眼神堅定,撇除對工匠精神的堅持,他坦然對鐘錶的熱情使其從未考慮過離場。

(原文刊載於集誌社)

文|集誌社記者

「為左啖氣,堅持到底。就咁就走左,係唔負責任,街坊需要我,好多人支持我。」76 歲無牌鐘錶修理工匠佘永盛,在觀塘區擺檔 20 年,15年前,他因錯失登記,無法申請工匠牌照。2018 年,區內收地重建計劃啟動 ,佘伯前後四次在裕民坊附近搬遷檔口位置。期間,食環署平均每月對佘伯票控一次,但他仍手執螺絲刀,為街坊修理手錶,不願就此離場。

爭取申請牌照六年後,本月 5日,食環署同意向佘伯簽發固定攤位(工匠)小販牌照,待今(16日)午在觀塘區議會食物環境衛生委員會審議申請,如獲發牌,佘伯最快可於 11月,搬到觀塘點中心外的固位位置,成為首位自行申請工匠牌的匠人。協助佘伯的「活在觀塘」創辦人袁智仁說,若佘伯成功獲簽發牌照,將為工匠保育創先例。

食環署早在上世紀 70 年代初,不再簽發新的小販牌照,並逐漸將街頭持牌小販搬到街市或離街小販市場,並於 2009 年進行全港街頭無牌經營工匠普查,惟當時佘永盛的前妻患病,他返內地照料,錯過登記時機,而目前本港並無補發申請牌照的機制。佘永盛雖已有數載修理鐘錶的經驗,卻一直以無牌的身分默默耕耘,「明明工匠係計手藝,但點解你今時今日都會話我係無牌非法工匠?點解會有非法工匠 ?」他說。

「市區重建係將所有嘢都調亂晒」

「非法」工匠的代價,是定期收到食環署的告票,少則 500 元,多則 1500 元一張,有時候太多告票,佘伯會儲起幾張才上法庭。訪問當天,佘伯仍有兩張待上庭的告票,佘太說「法庭啲官日日都唔同,睇法官如果可憐你嘅,(罰款)咪少啲囉。」袁智仁補充「食環署有慣例,如果你係一個位到幾十年唔郁,佢係唔會嚟搞你嘅,但市區重建係將所有嘢都調亂晒,衍生左好多唔合法。」

直至 2018 年,佘伯有意向食環署申請固定攤位(工匠)小販牌照,卻苦無證據確認其於 2009 年已在觀塘固定位置擺檔。此時他幸得「活在觀塘」創辦人袁智仁協助,向網民蒐集佘伯 2009 年至 2011 年在裕民坊工作的照片、翻查佘伯在 2010 年向警方報失竊案的紀錄,並在 2010 年煞科的電影《殺破狼II》片段,向食環署證實其在普查時佘伯已在裕民坊經營。

協助佘伯的「活在觀塘」創辦人袁智仁說,若佘伯成功獲簽發牌照,將為工匠保育創先例。

食環署終「開綠燈」 

如今食環署終「開綠燈」,簽發牌照給佘伯,並安排觀塘點中心外的固定位置,攤位面積不超過 0.4 米乘 0.5 米,並需繳交每年牌照費和攤位費用合共 3,458 元。

除了爭取牌照,要尋得固定擺檔的過程也不容易。袁智仁說,登記後的兩年他們一直尋找地方,不單要食環署、消防處、警方、渠務署等十個政府部門一致同意,亦要考慮居民的意願,「(我哋)面對壓力就工匠係啲咩?小販係啲咩?近民居嘅地方就唔可以考慮了。」

工匠的尊嚴何價,可驅使一個有長期病患、身體狀態欠佳的七旬老人堅持坐在街頭,即使是以非法、無牌的身分仍然堅持修理鐘錶?

佘太不時會與客人閒談,又向他們解釋保養手錶的法門。

佘伯:就咁就走左,係唔負責任

「為左啖氣,堅持到底。就咁就走左,係唔負責任。做人係要堅持到底,達到目標,街坊需要我,好多人支持我。」佘伯眼神堅定,撇除對工匠精神的堅持,他坦然對鐘錶的熱情使其從未考慮過離場,「你喜歡(整錶),就做極都極唔完,有時候時間唔夠,成日都過晒鐘先收檔,自己係冇限時間,只要你喜愛個行業點會話轉行呢?我做到依家都冇話轉行,做到唔識做為止啦!」 

曾上舖做老闆 不敵貴租重返街頭

90 年代初,40多歲的佘永盛對手錶充滿慾求。恰巧那時佘永盛在當時觀塘裕民坊熟檔,有一位相熟的修理鐘錶師傅願意向他傳授手藝,一學便學了整整三個月。學滿師後更獨自到過沙田、銅鑼灣、牛池灣擺檔。不過,無牌的流動小販在大街小巷擺檔並不容易,常常遇上食環署職員巡查便要走鬼。一次在銅鑼灣擺檔時,被食環署充公所有生財工具,迫於無奈下急急腳月租 5000元,上舖做老闆。惟隨著時代改變,人們不需單靠鐘錶報時,修理鐘錶的生意淡薄,最終不敵貴租,搬回觀塘,由起點重零再開始。

冬天穿西裝開工 尊重職業

對佘伯而言,修理鐘錶除了是一份體面的專業工作,能否從中服務街坊亦為之重要。這天平日採訪,位於裕民坊公園對出檔口的客人絡繹不絕,有的是街坊熟客,有的是經過發現車匙電池壞掉的途人,中午觀塘太陽高照,氣溫達30多度,客人們便在佘伯自製的散熱太陽傘下,坐在特意為他們準備的圓凳「避暑」,為此他曾被食環署職員以阻街、無牌販賣為由,發控票;冬天時,佘伯會穿西裝,紳士帽上加放大鏡,「雖然我可能賺你個 20 蚊、40 蚊,但都想對尊重返呢個職業。」在修理鐘錶的過程,佘伯和佘太不時會與客人閒談,又向他們解釋保養手錶的法門、分別那種電池最為持久。 

按現行政策,新簽發的小販牌照將不設繼承和轉讓的安排。如今佘伯年事已高,無法長時間在高溫下擺檔,兩年前起他與妻子需互相輪更看檔。早上九時由佘太開檔,直至中午時段,回家煮飯,由佘伯接檔坐到晚上十時。這樣的生活作息無疑犧牲掉親子時間,如今他期望日後承繼其手藝,但兩父子甚少溝通,他希望若日後獲發牌後,其太太及兒子享有牌照繼承權,延續修理鐘錶的工藝。袁智仁解釋,現時不少工匠年齡已年過 70,基於手藝傳承,期望未來工匠牌照亦有繼承權,令親屬或助手可繼承牌。

工匠小販在區內的角色如「看更」

袁智仁說,工匠小販在區內的角色如「看更」一樣,見證社區的變化。當了裕民坊20年看更的佘伯無奈地說「裕民坊都變晒,廿幾年嚟咩都認唔到了,成日都係到,但逐步逐步變,又好似接受左啦,適者生存。」一直四處為佘伯頻撲的袁智仁只希望「觀塘街坊可以有尊嚴地離開,協助安置小販同工匠,如果佢哋消失左,觀塘就變成咗一個港鐵站,唔再係熟悉嘅社區。」


集誌社官網
集誌社Facebook
集誌社Podcast
集誌社Instagram
集誌社Patreon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香港紀事轉載各平台書寫香港紀事的文章及報導,包括社會時事、社區故事、文化歷史等。目前轉載平台包括「集誌社」和「法庭線」,並已獲授權,名單將繼續更新。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竹園聯合村|遷出死線到 三分二住戶未搬 林記牛雜老闆:想畀市民知賠償幾唔合理

大坑西邨|工地下留守 最後的住戶:望爭妥善安置

彩虹邨重建|「打卡樓」上的住客 怎看重建? 長者怕搬新美東邨「唔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