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高木直子的《體能UP1年級生》
聊點書,聊點貓
評論》知道陳雪怎麼帶貨,就知道她怎麼寫小說
陳雪是同志文學的教母。90年代敢於寫人所不敢寫,做人所不敢做。正是因為陳雪和諸多作家勇敢寫,大膽做,乃至很多年後,一切因他們的衝撞而更開放了,還有什麼是不敢寫的,還有什麼是不能做的?可當一切都可以寫,一切都可以做,一個新問題出現了:那是否代表,也就被寫完了,也就是做了也無不可了?
7 月書宅 – 時間的錨點
7 月書宅 – 時間的錨點 預言,彰顯著不同宇宙中不同時間點的所有可能 我們聽見、看見且被訂下的那些預言 都有可能成為其中一個真正的未來 而不管哪個未來 都必然來到現在 再過去成為歷史 所以唯一充滿無數與希望的可能 只有當下了 每一個現在 都值得珍惜 也值得新的開始 ====...
讀5月新書《黑咖啡》+ 閱讀悅甜計畫
《黑咖啡》再濃郁的情感,也可能隨時消失,沒有預兆的消失在生命的盡頭或冰封在記憶的深處。故事的第一章是《最後》,作者用倒敘法回憶故事,卻又沒有照著事件順序走,描述方式就像在拼拼圖,先拼出了某一區,再拼出另一區,以為是對的那一小塊拼圖,原來是錯的,只好重新拆開,再找另一塊重組,花了好...
隱娘 – 在被遺忘之前,活一次
隱娘 – 在被遺忘之前,活一次 By 劉宇昆 *身份* 這是我第二本劉宇昆 上一本 摺紙動物園 https://matters.news/@otter4018/297366-摺紙動物園-過去與未來都在那張反覆摺疊的紙上展開-bafyreibfphv5hb77f...
真誠的生命,眼淚之必要
早前以放手為題,介紹《彼得與他的寶貝》,感覺意猶未盡,相信是因為讀畢它的續集《回家》有感。《彼得與他的寶貝》與《回家》的出版時間,相差5年。故事是關於兩位主角彼得及從七歲就成為他的朋友狐狸佩克斯的故事。《彼得與他的寶貝》中,彼得的母親離世後,只剩他與父親一起生活,後來收養了佩克斯。
書香 - 閻連科獲獎自選小説集 - 閻連科
對閻連科教授認識不深,只知道他在2014年拿了卡夫卡文學獎。這次在圖書館搜尋時找到了這本小説集,開啟一趟認識教授作品的歷程。教授為當代中國文學靠攏現實主義把脈,鞭撻近代中國文學指為現實政治作背書,以神實主義為近代中國文學的新景象、新方向為上策,還望大家能夠突破思維圍牆,走出華文文學新發展。
閒聊《失控的長壽醫療》
聊本書,聊點貓
閒聊《有貓的日子才叫生活》
介紹一本讓人感受溫暖的書
無可救藥的書癡
一個愛書成癡之人的獨白
希望和諧相處
聊本圖文書,聊個令人生氣的新聞...
重訪美麗新世界
某天逛獨立書店,看到這本《重訪美麗新世界》,本以為是小說。仔細看作者,發現竟是由《美麗新世界》的作者阿道斯.赫胥黎所寫,即由作者親自書寫。覺得很有趣,故買下來閱讀。《美麗新世界》是其中一本反烏托邦小說,其餘兩本為由喬治.歐威爾所著的《1984》,及由尤金‧薩米爾欽所著的《我們》。
一本漫畫引發的聯想
閒聊本漫畫,聊點貓,聊個溝通
閱讀筆記《那本書是:芥川賞得主×人氣繪本作家,獻給愛書人的究極之書》
★兩人踏上尋找「那本書」,沒有盡頭的旅程……
小王子的戰爭
每當提及聖‧修伯里,必會提及已經翻譯成多於250種語言的《小王子》。最近新聞報道,《小王子》的打字稿準備拍賣,預估叫價至少125萬美元(約4010萬新台幣)[註1]。其真貴處是打字稿在世間暫時只得3本,而且還有聖‧修伯里的手稿。據聞很多博物館都有意競投。
記憶牆 – 記憶牆上每一張膠卷都是他人無法參透的獨立生命
原文寫於 2019年(拾貝人後2個月) 記憶牆 – 記憶牆上每一張膠卷都是他人無法參透的獨立生命 by 安東尼。杜爾 再選杜爾的書來讀是因為當初讀了 拾貝人 很受感動 所以又買了其更早期的書 記憶牆 也是短篇故事集 * 這本講述的主…
拾貝人-直面生命中不可抵抗的挫敗與失去
原文寫於 2019年 《拾貝人》by 安東尼。杜爾(Anthony Doerr) -直面生命中不可抵抗的挫敗與失去 我實在太愛太愛這本書了 幾乎每一則短篇都很觸動著心中某一根弦 震出餘韻共鳴 我想如果喜歡吳明益老師書的人 (特別是後期幾本) 應該也會喜…
祖師奶奶的大學生活
9月30日是祖師奶奶張愛玲的冥壽。每到這日子前後,有很多文章、研究「出爐」。特別以逢五逢十的時間最熱鬧,不但華文世界的雜誌出版,只要有一丁點跟張愛玲有關,都會參與這盛事。作為張愛玲曾就讀2年多的香港大學,也自然辦了文獻展。與此同時也有研究張愛玲在香港大學的點滴,這就是《緣起香港:張愛玲的異鄉和世界》,作者黃心村。
书影: 《他者的消失》-世界奇妙物语2023夏季特别篇
最近刚刚看完世界奇妙物语2023夏季特别篇,世界奇妙物语是我从大学时期开始一直在看的日本电视剧。这个电视剧已经连载了几十年,虽然是连续剧,但是每一集都是一个独立的小故事, 随时入坑都不算晚,目前每年夏天和秋天会出一个特别篇,由几个小故事组成。
女子教育
某天朋友傳來一篇Threads,所講是信徒如何在教會找對象,主因是基督教信仰中重要思想:婚姻要建立在同一信仰。這種思想,其實也在香港開埠的教育體系出現。不過,隨著時代的轉變,它變成另一種狀態。這次介紹的書籍,就有講述這段歷史,書名叫《女仔館興衰:香港拔萃書室的史前史(1860-1869)》,作者陳煒舜、方頴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