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在思考,旅行的意义
经历,反思,而后创造。
绍兴游记|我们向来不墨守陈规
人们通常按照既定的规则和路线前行,以为那屏障是坚不可摧,无法僭越。以后那背后是万丈深渊,路途艰险。可实际上,那扇门不过是守着园子的纸老虎,不过是原野里喝退鸟群的稻草人。
东村夜晚的摩诃真言
梵文咒语从纽约传到三藩,传进金斯伯格的诗、披头士的歌,今天仍藏在在纽约的夜色中,年轻人们的狂喜里。
尼泊尔奇遇:我,年轻毒贩和地下舞厅的女孩
“好吧,亲爱的,保重,晚安,再见”
纽约诸法门
达摩诸法几千年来不断地分支和裂变,途径南亚、东亚和东南亚,又汇聚在眼前这小小的曼哈顿岛。于是我决定,在纽约开始一场环球旅行,探访诸法门。
散漫游记|新穂高ローブウェイ→高山市 8.28
最幸福的是买到西红柿呀!
散漫游记|上高地→平湯→新穂高8.27
流水帐,很啰嗦,很多图
散漫游记|高原絶景roadtrip 8.26
御射鹿池(みしゃかいけ)→白樺湖→車山高原→八島ヶ原湿原
散漫游记|奈良井宿と諏訪湖花火 8.25
去年偶然看到一张夏天的奈良井宿的照片,非常喜欢,立刻产生要去看一看的冲动。当时只看名字以为在奈良,结果一查发现在长野。去长野并不方便,倒也没有刻意做功课,平时看ins、推特,发现想去的地方就随手在地图上打个点,这一年下来,长野也打了一些地方。
反叛的纽约:左翼青年旅行地图
关于同性恋,劳工权益,无政府主义,女权主义,移民,反士绅化。这个地图中的很多据点看起来只是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场景,未必能与游人产生天然的联结,要跟那片地方过去或现在的人、事、物产生某种联系,才能让这些相遇鲜活起来。希望这篇日记可以做一段小小的桥梁。
七月七日過沃蓋拉
七日午时,余自热那亚乘火车欲往圣乔万尼堡(属皮亚琴察),于沃盖拉转车。抵站,有闲暇一时,遂决意游览此邑历史城区。时值周六午后,而街巷寂寥,虽有流动市肆,然门庭冷落,行人罕至。至城中心广场,其有四面,而三面设柱廊,一角如矛锋。主教堂巍然中立,方正雄伟,穹顶居其中。
这是一篇游记,但我想不出标题啦。
想要快速补一下前阵子某天的日记。不然就给忘了。
反景入古寺——宁波三日纪行
树比物老
景德镇的里与外
义乌前身,朝廷飞地,宇宙中心。
信仰的经济基础
所有的人都要生存。不管你是贩夫走卒还是高僧活佛都要吃穿住行,如何解决生计问题是生存的基础。以下记录了我进藏区的所见所闻所思,对宗教信仰不做评判。在藏区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藏区缺氧但不缺信仰,藏民们都是有信仰的”。基于专业直觉,我很好奇有信仰的人是如何解决生计问题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寺庙如何解决生计问题的。
今夏终章|过京都往滋贺,水秀山青人和
回忆短暂地改变了“出走”,雕刻一些意想不到的出门的美好。不断来日本旅行、还要继续日本旅行,感受最深的部分,和旅行无关。风景中真正的魅力在于“令人和”,如果认真欣赏、认真端详,日本的美有一种超越自然风光的精致、易逝与气和。天空之城再美,也是飘渺的。
夏日短歌|路人游天地 日月换行李
到达成田的那天,非常顺利,在机场办好全部手续,至拿在留卡、行李,约20分钟。时隔四年,又来到了这里,未知的开心盘旋在脑海,很多不真实感与难以言说的心情都撤回了心里。毕竟,和“人生中崭新的一天”相遇,是互相的等待。我应该好好感谢自己!
印度大家庭中的“以色列人”
印度社会主张一种基于种姓和社会功能强大的男子气概——开车耍刀枪,空手打流氓;嘴上能说会道:既能登上英语的殿堂,也能下得了本地的厨房。但我们小山村里除了出家人还充斥着各种以色列等国来的白人嬉皮 以及藏族难民。他们的历史与身份不入主流 却也被当地人包容着。
像个水手登上陌生的码头一样旅行 | 杂志专题
本文是我为《GQ》杂志2023年7月刊特辑“旅行的必要性”撰写
一个叫新和的无人知晓的小镇|广西游记(三)
夜里非常安静,打开阳台的门会有点儿害怕,河边茂密的林木以及湿热的空气,让人想起《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那个电影很难懂,但我记住了泰国湿热雨林里的鬼猴,他有着一双炬火般的眼睛,他趁夜潜回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