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的知名壽星】與神同行,Joan of Arc~

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的万華鏡。
·
·
IPFS
·
「我以上帝之名命令你們:『離開,否則我逼你們走!』」,發給英軍圍城指揮官的第一道信函。

「應當無所畏懼,因我『與神同行』!」

聖女貞德(Jeanne d'Arc / Joan of Arc,1412-1431),1月6日知名壽星。

獨一無二的女戰神,動漫界或藝文圈不可不提的改編與致敬人物,也是史冊裡勇敢愛國,敬虔愛主的摩羯女,貞德被譽為法蘭西民族史上最偉大的英雄之一,同時也是西元十五世紀初期,在歐洲大陸上宛如劃過彗星般耀眼的軍事家;

她誕生於法國棟雷米(Domrémy,現在為紀念貞德已改為「Domrémy-la-Pucelle」),出身一介農舍民女,透過上帝的啟示與引領,勇敢踏入戎馬之路,更在英法「百年戰爭」(Guerre de Cent Ans)裡,像曇花一樣的崛起與殞落,短暫的一生,沒有第二位勘之比擬,可說是處處充滿著傳奇。

不識字的她,傳說中是在13歲那年,某日遇見三位大天使的示現,並奉天主之諭命,登高一呼,決志收復被外侮英格蘭所佔去的法國領土;

西元1429年4月底,17歲的貞德僅用短短9天的時間即解除了英國對奧爾良的圍攻戰,這場史稱「奧爾良之圍」(Siege of Orléans)的關鍵攻防戰,她一人粉粹了英格蘭霸權亟欲插旗歐洲本土的野心。原本取得絕對優勢的英格蘭大軍,半年的布局跟調度竟毀於女孩正面迎戰的勇氣與果敢,除了扭轉當時法國呈現敗象的戰局,也成為當時近十五年間,法軍唯一難得的凱旋!當然,也讓貞德自己在歷史上留下了燦爛的標記…

「我以上帝之名命令你們:『離開,否則我逼你們走!』」
,貞德發給英軍圍城指揮官的第一道信函。

或許英雄的宿命都是一場獨白的悲劇吧?隔年5月,本為負責部隊斷後,貞德竟意外遇上了天殺又怕死的「豬隊友」,貢比涅城(Compiègne)的大門居然在法軍未全數撤退下驟然關閉,不幸的貞德遭到了英國盟友勃艮第公國(Duché de Bourgogne)士兵所俘,更在違反交付贖金即可放人的軍事慣例下,被轉賣給英國人;

緊接著,在天主教科雄(Pierre Cauchon)主教以政治凌駕正義的不公審判中,加上英國官方「特別關照」對與會神職人員的生命威脅,貞德後來被「宗教裁判所」以異端和女巫等12項罪名起訴,尤其在身為女性囚犯,未移送教會監獄由修女們照顧、看管下,差點就在一般普通監獄裡受到英格蘭暴徒的集體玷汙…

西元1431年5月30日,貞德在魯昂的老集市廣場(Place du Vieux-Marché)上,勇敢握著十架,在熊熊烈火之中,孤單地為上帝跟國家殉道,即使審判長亦是奉主之名裁決,但寶貴的青春年華就此斷送;

同時為了避免貞德的遺骸或骨灰成為支持者收藏、敬仰的對象,她的軀體甚至被劊子手焚燒兩次,所有殘餘灰燼全數被英國人狠狠丟入塞納河。

「我其實很害怕因為燒死愛主的聖女而被打入地獄!」
,當時負責點燃火柱的法國劊子手Geoffroy Thérage如此回憶著。

西元1452年,「百年戰爭」結束後,在貞德母親和宗教裁判所首席法官的雙雙請願下,由羅馬公教教宗重新授權下,展開了對貞德一系列的平反大審,更透過神學家與相關目擊者(共115位)的可靠證詞,貞德恢復了聖潔與清白;西元1456年7月7日,教會正式撤銷她任何有罪的紀錄,給予她真實、完璧且美善的身影,後人也開始加以傳頌與緬懷…巾幗猶勝鬚眉,英勇赴義的歷程,逐漸成為東、西方文化裡最常出現的冒險故事題材,更進一步被認為是近代「民族主義」的創始者與象徵!

擁有愛家衛國熱忱與虔誠宗教信仰的貞德,也於西元二十世紀時,以神聖殉教者姿態,在西元1920年時獲得羅馬天主教教宗本篤十五世正式列聖,並且將紀念主日設在5月30日...也就是為信念而死的受刑當天。

目前在羅馬天主教的教曆當中,聖女貞德被奉為全法國人民、殉道者、俘虜、士兵、因虔誠信仰而遭嘲笑的人、女軍人與參與緊急服役的自願婦女們的主保(守護神)!如同往昔她勇敢的英姿,在法蘭西大地或每個角落繼續活耀著!


尾聲:

審判長:

『妳是否覺得自己受到上帝的恩典?』

『如果沒有得到,希望上帝能賜予我;如果我已得到,希望上帝仍賜予我。』

,貞德的回答,讓人致上最高的敬意。


圖文來源、一併致謝: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an_of_Arc

https://world-today-news.com/no-joan-of-arc-was-not-from-lorraine/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的万華鏡。有歷史的世界是幸福的,否則風花雪月僅是虛無飄渺。流逝的時光,點滴拾遺,於悄然偶遇的空間現場,是悲歡離合,也是千古風流。在社畜禁錮裡掙扎如我,寫作是窗口也是救贖,手中的經緯,指引我向烏托邦邁進。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神之浪漫」拉赫曼尼諾夫(Sergei Vasilievich Rachmaninoff)

《戴家兄弟快上車》

《最後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