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漫读(103):中庸之道 — 剪除个性以符合礼

江上小堂
·
·
IPFS

电子书:《论语漫读》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第六)。

孔子说:“中庸这种德道品质,到达了极致。但人们缺乏这种品德很久了。”

“中”是适中的意思,“庸”是平常的意思,就是说话做事要恰到好处,按惯常的方式来。

中庸是儒家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论语》中倒没有多少涉及。《论语》中,只此一处使用了中庸这个词语。可能还有些话体现了中庸思想,如“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第三)。

但儒家后来极为重视和推崇中庸。专门有篇名为《中庸》的文章,据说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写,收录在儒家经典《礼记》中。《中庸》对孔子的中庸思想大肆铺陈和演绎。到了宋朝,朱熹又对《中庸》作了详尽注解,他极为推崇中庸思想,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相当于“老四篇”了。以至于后来,包括《中庸》的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指定教材,对巩固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子思《中庸》在开头总揽全篇,对中庸思想进行提纲挈领的阐述。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子思认识到人的性情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是天生的。有的内向,有的外向;有的勇敢,有的胆怯;有的莽撞,有的谨慎。所以说“天命谓之性”。今天通过遗传学和人格心理学,我们知道人的性情确实主要取决于遗传,其次取决于幼年的成长经历。

“率性之谓道”。朱熹将“率”注解为依循,理解为依着自己的天性去做人做事,后人也都沿用他的说法。但与下文逻辑上不通,也违反儒家的一贯主张。儒家肯定不会主张人们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我以为,这里“率”理解为其本义通顺些。率的本义是捕鸟的丝网,“率,捕鸟毕也”(《说文解字》)。子思将人的天性喻为鸟,鸟当然想自由飞翔。但不能由着它,而要给它一个限制,用道来限制天性。所以“率性谓之道”。那么道由谁来制定呢?不言而喻,子思认为应该由圣人来制定,由圣人来“修道”进而教化天下。“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易经·观》,所以“修道谓之教”。

下面吧拉吧拉,总的意思是说,圣人之道片刻也不能偏离,君子即使独处,也要遵守,不可得意忘形。子思的思路是,如果独处的时候,你不遵守中庸之道,比如说一个人的时候就大吼大叫,大哭大笑,那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就可能失控。如果你独处时也能守道,那就万无一失了。就是说要让守道成为自觉自愿的事,“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子思这里的“中”是“内”的意思。“喜怒哀乐之未发”,就是将情绪和意见藏在心里面,不表露出来。这种情况,儒家是许可的;但并不是最好的情境,“和”才是更高的层次。儒家还是主张要表露出来,但必须得符合儒家的道,“发而皆中节”;而强烈反对激烈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和意见,或做出极端的举动。因为这往往会冒犯儒家礼的规范。“中”是天下的大本,如果人人都做到“中”,那天下就太平了;“和”是天下的大道,如果人人都做到了“和”,那天下就是和谐盛世。“中”只能求稳定,“和”才能即稳定又发展。不中又不和就不能求稳定。致中和,天地,引伸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才能各得其位各司其职,万物才得生生不息。

子思先扯出一个“中和”的概念,下面就直接跳到中庸。没有解释“中和”和“中庸”是什么关系。朱熹解释到,“文虽不属,而意实相承也。变和言庸者,游氏曰:‘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是也。’然中庸之中,实兼中和之义”。 他说中庸的“中”,包括了子思所说的“中和”。这个似乎解释得通。中庸等于在“中和”之上再加上个庸。庸强调“中和”实际上是一种平常的状态,是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的表现,通常和惯常就是如此。但总有少数人由于天性比较张狂,或者打小没受到教化,比较野,就会口出狂言,目无师长。儒家强调中庸,主要是针对这些桀骜不驯之徒而言的。

那为什么孔子又说,“中庸之为德也,民鲜久矣”呢?这跟孔子所处的时代有关。春秋之际,诸国为了富国强兵,法家当道,打破了原有的一些礼义规范,民众也就不那么安分,偏离了常态。而在儒家教化普遍施行的时代,中庸就是常态,少数个性张扬不服管教的就属于“系统偏差”。

归根结底,儒家推崇中庸,称之为“至德”,把中庸看成是一劳永逸的法宝,是为了将性情张扬又倔强的人纳入到礼的规范。儒家在推行礼的过程中,发现这种人最难搞。比如说,子路其实对儒家的礼有一种天然的排斥。个性比较散漫的人对儒家的礼也很反感,但不像个性张扬的人那样公然对抗。个性比较内向又拘谨的人,就比较容易接受与服从儒家的礼。为了让所有人都遵循礼,就得从人的性情入手,让他们从小就养成“懂礼貌守规矩”的习惯。大家都要一样的规规矩矩,不得搞特殊化,压制个性的发展。就像园丁打理苗圃,要将长得快的灌木,修剪得与其它灌木一样整齐。当然,这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中庸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变得平庸,不能让个人发挥出他的潜力和创造力,发展就陷入停滞。上千年的“中庸之道”,通过教化、筛选和传承,遗传上和文化上,就让中国人越来越安分和守旧,在思想上和科技上缺乏创新。

但也不能说中庸就一无是处。抛弃上尊下卑的等级意识,在人格平等基础之上,人与人的交往也要有一定的规范。现代个人修养也要求人能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这与中庸之道有相通之处。

2020年2月24日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江上小堂不一样的角度!关注现实,追究历史,探寻未來。微信公众号:江上小堂之长吟野望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儒家为何主导了法家打造的郡县制

长吟野望
31 篇作品

论语漫读(118):童子见,门人惑 — 孔子弟子疑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