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香佳譯|師爺放飛自我?香港莫名其妙的街道翻譯(下)
上回講到,香港很多街道都因為各種原因被師爺誤譯,但其實有些街道名稱雖然看起來像是亂譯(笑),但其實暗藏巧思。
【1】詩歌舞街
詩歌舞街的命名故事應該已經耳熟能詳,簡單來說就是街道本來以植物無花果(Sycamore)命名,不過無花果在中文意頭不好,於是就根據發音雅譯成「詩歌舞街」,與《詩經・毛詩序》中的「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有所呼應。董啟章就曾在《地圖集》中以此為基礎,重新發想「詩歌舞街」的歷史和名稱由來。
【2】必發道
同樣位於大角咀,必發道是區內工業區的主要街道,英文名稱「Bedford Road」來源自東英格蘭的小郡貝德福,不過翻譯時沒有直接採用郡名譯法,反而使用「必發」兩字,讀起來較為簡潔響亮之餘,也符合了華人對好意頭的執著。對當時在大角咀開設廠房的生意人來說,應該也是一件美事。
【3】結志街
結志街位於中環半山自動扶手電梯西邊,英文「Gage Street」原指抵押品,估計是以當時街道的大押當舖命名,不過「Gage」直譯成中文不知是否不太優雅,於是師爺選擇音譯。不說不知,結志街也是孫中山等人策劃興中會反清起義期間,楊衢雲創立香港革命基地輔仁文社的所在之處,為「結志」兩字增上一層深意。
事實上,香港街道名的翻譯準則一直捉摸不定。以用行業命名的街道為例,中環的「Finance Street 金融街」是意譯,九龍城的「Carpenter Road」卻非「木匠道」,而是音譯的「賈炳達道」。回歸前後幾十年間,有更多街道先以中文命名,再以英文音譯,即便中文名本身有直接對應英文的街道亦不例外。例如大角咀的「鐵樹街」是「Tit Shu Street」(這個還可以理解是因為「鐵樹」的英文名稱不好記),將軍澳的環保大道是「Wan Po Road」。雖然看似比較統一,但在不諳中文的人看來,或許就失卻了街道的記憶點(反正所有街道都是外星名字)。
大家又覺得街道名稱應該統一音譯,還是像以前一樣「看情況(aka師爺心情)」呢?
==========
人二譯社|InBetween Translators’ Collaborative 🏠👯♀️
Translation | Transcription|Proofreading|Reviewing | Copyediting|Copywriting | Typesetting
.
Enquiries ✉️: [email protected]
Follow us on Instagram ✨: @inbetween.trans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