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圣经(七)|士师记

阿布拉赫
·
·
IPFS
上篇《约书亚记》编号错误,应该是(六)才对。

士师是个职位,按我理解,仍是类似摩西、约书亚的以色列领导人,或者说统帅,可能放到现在,应该叫总统是不是准确点?摩西和约书亚的时代,以色列人还在建国的路上,相当于一支义军,只有过了约旦河,杀了所有的人,入主了王城,才算成就建国大业,也才有一个国家的建制,以及相应的官职。所以,摩西和约书亚虽然劳苦功高,却不是士师,只能叫摩西,和约书亚。

士师记里总共出现了十二位士师,不知是否分别出自以色列的十二支派,我不求甚解,也没有花功夫去考证,就偷个懒,如果有人知道答案的话,麻烦留言告诉我一下,先行谢过。十二位士师的名字分别是俄陀聂、以笏、珊迦、底波拉、基甸、陀拉、睚珥、耶弗他、以比赞、以伦、押顿、和参孙。


  • 参孙

没错,这位参孙,便是大名鼎鼎的“力士参孙”。我听过他的传说,只记得力大无穷。以为是北欧或者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没想到会在圣经里看到他。这位力士是士师中的最后一位,也是故事最为传奇及曲折的一位。这人想必除了力大,还很多情,可惜总是遇人不淑。耶和华虽然中意于他,几次“大大地感动”他,让他逢凶化吉,但不知道为什么,却并不使他“情场得意”。

参孙的第一任妻子是非力士人。那时候,以色列人正被非力士人压迫。但参孙就是看上非力士人的女儿,非要娶她为妻。求婚路上遇见狮子攻击,参孙徒手撕碎狮子,抛尸路边。几天后又经过那条路,发现尸身里竟然有蜂和蜜,就挖来吃了。这经历成了参孙创作的灵感,他后来给妻子的族人们出了个谜语,“吃的从吃者出来,甜的从甜者出来”,谜底便是狮子和蜂蜜。猜中谜语的人,会有厚礼相赠。相反,如果他们猜不中,也要反赠同样的礼物。然而非力士人的女儿对参孙看来并无情义,不过迫于淫威。她百般试探,终于问出谜底,透露给母国非力士人,参孙因而输了赌局,负气出走。但其实这赌局有什么要紧,《士师记》里并未说明,我也不知道。

参孙出走到撒迦,看上一位妓女。撒迦人在城门外埋伏,参孙半夜拆下城门的门扇、门框和门闩,扛在肩上跑了。这个故事虎头蛇尾,拆门的意义何在,我也没明白。

后来参孙又在梭烈谷看上大利拉,这大利拉和参孙的原配一样,三番五次向他打探破解他力大无穷法门的秘密,他不胜其扰,最后告知实情,说他的力量来自于自己的头发。于是,她趁他熟睡,剃了他的头发,使他丧失了力量源泉,落入非力士人手中。非力士人挖了他的眼睛,将他囚禁起来。后来他被剃的头发渐渐长出来,也渐渐恢复了力气。一次非力士人聚会,把它召来取乐,他用双手撼动两根梁柱,大殿倒塌,他和非力士人同归于尽。

参孙的死法,不可说不悲壮,不英雄。然而这整个故事细节写得不好,让他看上去有点儿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明显美人就是渣女,对他并无真心,但他却仍旧爱美人不爱江山,两次栽在同一条沟里。


  • 耶弗他

另一位想说的士师,是耶弗他。那时,以色列人的敌人是亚扪人。耶弗他向耶和华许愿说,如果你将亚们人交付于我,等我回去的时候,无论什么人第一个从我家出来迎接我,我都将他献给你。不料,第一个出来迎接他的,是他的独生女。他很痛苦,但向耶和华违誓的后果毕竟太可怕了,他最终还是遵从了他的誓言。这个故事出现在《旧约》里,可能就是为了强调耶弗他这个人对于耶和华的忠诚,但是在一个非信众的我看来,就很像个小粉红遭遇铁拳的故事。


耶弗他和参孙的故事,都是莎士比亚级别的,不知道莎翁后来的写作,是否真的以此为鉴。


  • 底波拉

参孙和耶弗他之外,还有一位士师值得提一笔,那便是底波拉。她是12位士师中唯一的女性。这个感觉很奇怪,就像看《隋唐演义》时,在一堆男性皇帝里,冷不丁冒出一个武则天。看明清历史,女性缠小脚的时代,还能有个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她们好像都和那个时代的性别政治格格不入。如果他们的脱颖而出不是已然发生的事实的话,那么后来的性别议题学者,怕是打死也不敢在那样的时代想象那样的事。只能说,总有些人和事,会在夹缝中顽强生长,不屈服、不妥协。这是人类的伟大之处,是难以被消灭的星星之火。

底波拉当士师的时候,以色列人和迦南人为敌。迦南王的将军西西拉,也是死于一位女性雅亿之手,从而让以色列人最终灭了迦南。西西拉的死亡方式,也是传奇故事的写法。雅亿趁他熟睡,用固定帐篷的楔子,钉入了西西拉的太阳穴。

十二位士师里,只有底波拉有歌谣传世。她确实当得如此。


  • 耶和华的惩罚

以圣经的文本,十二位士师,完全是耶和华钦点来拯救以色列人出苦海的。而以色列人之所以会身在苦海,是因为约书亚死后,以色列人渐渐忘了出埃及记那段历史,进而忘了耶和华的大能,忠诚度日渐稀薄,甚至转而信奉别的神,比如巴力和亚斯他路,惹恼了耶和华,降罪于以色列人,隔三岔五要将他们交与别国之手,假手他人以敲打以色列。

但耶和华又始终是爱以色列人的,所以略施惩戒,最终还是要挽救他们,所以总有士师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总而言之,《士师记》中的士师们有可能是历史真实人物,但《旧约》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历史,目的无非是告诉以色列人:你看,你们一定要忠诚于耶和华,不然,以色列人就会一直被这样折腾,永世不得安宁。

我猜一些人对于以色列人近现代苦难历史的解读,可能也正基于此:就算是希特勒那样的狂魔,肯定也是耶和华派来的,究其原因还是以色列人不虔敬,他们是咎由自取。

作为故事,《士师记》是很好看的,我觉得它的一些讲故事方式,开始有了后来欧美文学的雏形。它还让我想起中国的《封神演义》、《隋唐演义》等古代小说。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阿布拉赫来自中国,很喜欢记录,不光写字,用APP记帐都一记十年。中国很大,但对一些人来讲,它又小到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于是,在动荡的2019年,我怀揣着对世界的好奇来到Matters,从此很多扇大门渐次敞开。我很珍惜这里,希望继续记录生活,也记录时代,有时候发发牢骚,讲一些刺耳的话。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乡村日记(七)

乡村日记(六)

乡村日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