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與罰》#1

tiens
·
(修改过)
·
IPFS
·

就這麼開始了,我喜歡社群,但不善於社群。

就這麼開始了,因為一句『你要不要試試看寫部落格』於是開始了。

她一定知道我說的是她,我也知道她不會認出我,就如同我不認識她,

我們都只是為了自己書寫,有什麼話,現實世界再說吧!

我也想過要不要寫些前因後果,但話多如我,也就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來討論《罪與罰》裡面的一段情節吧

少年(主角拉斯科爾尼科夫)偶然在小酒館聽見了一位大學生和少年軍官的對話,居然是在談論那個放高利貸的老太婆阿廖娜,大學生情緒激昂地開始和軍官說起他的看法,杜氏在這裡寫了一句『他根本不認識也從未見過這個大學生』,不過這段話卻像講出少年的心聲一般。

大學生說:「一方面是一個愚蠢的、不中用的、卑微的、兇惡的和患病的老太婆,誰也不需要她,相反地,她對大家都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他為什麼活著,而且不久她會死掉的。你懂得我的意思嗎?懂嗎?」

「恩,我懂得,」軍官回答,一邊用心地凝視著這個情緒激昂的朋友。

接下來是我覺得道出少年心聲的一段話。

「另一方面是,年輕的新生力量因為得不到幫助而枯萎了,這樣的人成千上萬,到處皆是!成百成千件好事和提案可以利用老太婆往後捐助修道院的錢來舉辦和整頓!成千上萬的人都可以走上正路,幾十個家庭可以免於窮困、離散、死亡、墮落和染上花柳病。把她殺死,拿走她的錢,為的是往後利用她的錢來為全人類服務,為大眾謀福利。你覺得怎麼樣,一樁輕微的罪行不是成就了幾千件好事嗎?犧牲一條性命,就可以使幾千條性命免於疾病和離散。」

大學生形容這個老太婆不過是隻蝨子或蟑螂罷了,而且比他們還不如。

他說『死一個人,可以拯救數百條性命。』

「她當然不配活在世上,」軍官回答道。「可是要知道,這是天理。

談話的最後,軍官問大學生「現在你高談闊論,可是請你告訴我:你是不是親手去殺死這個老太婆?」

他回答「當然不是這樣!他是為了正義,但這不關他的事。」

軍官說:「既然你不敢去做,那就談不上什麼正義。」

第一次閱讀到這裡,讓我感到困惑的是最後軍官的回應,我先是問了自己幾個問題,

首先,什麼是正義?如果殺了一個人是為了正義,那這是否是一種罪?如果世俗價值殺人就是一種罪大惡極,那為什麼他們說是為了正義?

其實到現在我還是沒想明白這些問題,有一種原來被文學玩弄是這麼一回事啊!(笑)

但什麼是正義?短短幾個字卻沒有解答的問題,比數學還難對吧?!

這些問題我很不負責任的留給看到的人,先說,我也還在想辦法給這些問題一個交代。

不過其實我更想討論的,是重讀這段過後的想法。

你覺得,會不會這三個人都是一個人?

也就是在一旁聽著的少年、素未謀面的大學生、軍官,都是少年本身,而這酒吧就像一場公聽會,少年是準備下決定的人,大學生就像少年內心孩子氣的那方,而軍官則是相較理性的那方,

如果是,他聽見的這些對話會不會都只是他內心的對話?

至少在還算前期的這個部分,我覺得少年仍舊沒辦法“下定決心”,因此這裡大學生在高談闊論時,我會覺得那不只是少年再給自己的決定做說明,更像是一種說服。

有趣的是最後軍官先是贊同了又說「這是天理。」讓我覺得這是少年心中的理性。

反思自己,某些時候,我也會先給自己肯定的答案之後再開始反駁自己,和自己進行一場“辯論”。

你問我為什麼要有“肯定”嗎? 當然不是每一次

只是我覺得這個“肯定”就像是在給自己信心,因為對自己的想法沒有足夠的信心,因為淺在的知道還有疑慮,所以透過這個“過程”,讓自己看上去站得住腳,然後再提出別的看法。

簡單來說,就是自己給自己的溫柔。

不過這個回應,我想軍官(少年的理性)也是想藉此告訴他自己,「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閱讀《罪與罰》時可以看見不管在殺人前亦或殺人後,少年內心的理性和失控總是不斷在對抗,細嚼慢嚥這些對話總是饒富新意。

不管你認為是一段情節或是和我一樣覺得是他與自我的對話也好,

我想這都是讀文學的樂趣。

子曰:「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

也許就現在來看,少年就是犯了罪,無可厚非。

但道德判斷本來就需見其發自何心更不該輕易妄下判斷,我想孔子也會希望這個其實內心還有善的少年能被世界溫柔對待吧,成不了君子,至少在作品最後,我們也能看見少年身而為人不再與世界為敵的模樣。

最後,謝謝你看到這裡。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tiens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假去真來真勝假,無原有是有非無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田秘密|意識指涉對外和對內都是真實的存在

|田秘密|那些為了有所依有所靠的

|田心事|一氧化碳般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