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满鲜国境的山岗上,重走溥仪之路

大鵝Stephen
·
·
IPFS
·
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Тихо вокруг,
Ветер туман унёс,
На сопках маньчжурских воины спят
И русских не слышат слёз.
Плачет, плачет мать родная,
Плачет молодая жена,
Плачут все, как один человек,
Злой рок и судьбу кляня.
Пусть гаолян
Сны навевает вам,
Спите, герои русской земли,
Отчизны родной сыны.

 ——<На сопках Маньчжурии>


四周寂静,狂风吹散浓雾
战士沉睡在满洲的山岗上
快听人们在哭诉
亲爱的妈妈在哭泣
年轻的妻子在哭泣
全俄罗斯都哭作一团
诅咒可恨的命运
让高粱,唤起你们的梦
睡吧,俄罗斯土地上的英雄们
祖国的孩子们...

——<在满洲的山岗上>[1]


1906年,日俄战争结束后的翌年,尚驻扎在满洲的沙俄Mokshansky步兵团(Мокшанский полк)管弦乐队的乐队指挥Ilya Shatrov,为纪念日俄战争中极为惨烈的奉天会战中死难战友,而写下了这首华尔兹:在满洲的山岗上[3]。

歌名的“在满洲的山岗上”于中文中大多被错误翻译为“在满洲里的山岗上”,“满洲里”与“满洲”于俄文中均为“Маньчжурия”,在指满洲里市时会在其前添加前缀如:“Г.Маньчжурия”满洲里市、“Ст.Маньчжурия”满洲里站等,因而没有添加前缀的歌名На сопках Маньчжурии亦宜翻译为满洲。且日俄战争爆发于南满,并未波及北满国境上的满洲里,更是不宜被译作“满洲里”云云,惟如今已难以知晓当时是翻译上的疏忽,抑或是为避讳而有意为之。

1904至1905年,争夺东北亚—朝鲜与满洲权益的日本与沙俄两国,各自动员超百万人在海上与陆地上爆发了日俄战争,激烈之甚而被后人一度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预演”[11]。战争以1904年初的旅顺海战开始,直至1905年中对马岛海战沙俄以决定性失败告终,两国在美国的斡旋下签订<朴次茅斯合约>,划定势力范围:日本占据朝鲜和南满洲,而沙俄退守至中东铁路长春以北一线的北满。

1904年5月,满洲和朝鲜的交界、鸭绿江入海口前的九连城,两国在这里爆发了战争中的第一次陆上战役[2]。黑木为桢大将率领的日军经过缜密的侦察,于俄军守备鸭绿江左岸的薄弱处,在江上架设数座临时桥梁,清晨的浓雾中经九连城跨过鸭绿江[14],大败俄军,俄军残部被迫沿凤城至奉天方向撤退,直至最后的奉天会战。

鸭绿江会战中日本骑兵穿过鸭绿江[15]

战役因爆发于鸭绿江畔而被称作“鸭绿江会战”,战后日军于战场旁的小山镇东山[12]山顶设置了“鸭绿江战绩”碑;沙俄则在与之相对、相距一公里的朱家山[13]山顶上建立了沙俄士兵墓地。时过百年,两座战争遗迹依旧矗立在原处,被当地居民称作“日本碑”与“俄国坟”[4],于鸭绿江畔的山丘上,面对着静静流淌的鸭绿江水。


在城子坦登上往丹东的高铁,我和Nondayca是这一站上车的唯三乘客之二,安检员摊坐在椅子上,直到我们走入候车厅才不情愿的站起来。从大连到丹东的一路都没有像样的都市,不似其他地方的高铁惟县级城市才设置车站,丹大高铁甚至每个镇都有一个车站:花园口、大孤山、杏树屯…

丹东站出站迎面便是朝向北京挥手、背对朝鲜的巨大毛雕像;今日的中朝、往昔的“满鲜”国境上安东,跨越鸭绿江通往异国的巨大桁架铁桥,一度是日满、日欧国际铁路连结的玄关。我们没有在丹东市区更多的停留,在车站旁搭上公交车,向北穿过鸭绿江畔长条形的丹东市,无法扩宽更多的街道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尾气,还好在缓缓离开城市。城市和乡村的分界倒是没有那么明晰,高楼矮楼再到断断续续的田野,透过道路远处的鸭绿江变成了即将汇入其的爱河。

公交车穿过了九连城,名字源自一座金代的古城,我们在关家沟村的村口下了车。眼前只有宽敞而荒无人烟的大路、路旁的草甸和农田,低矮的平房和远处簇新巨大的高楼,看了下地图,是位于“荒郊野岭”的振安区政府和振安区人民检察院,非常typical的中国城市设置。一条间或有沥青铺装的不宽的道路,从村中通往村北的镇东山山顶。

溥仪访问九连城[7]

康德十年(1943年)五月,“满洲国皇帝”溥仪巡狩安东(今丹东),到访刚落成不久的水丰水电站、安东市区的镇江山神社及安东造纸工厂等地,作为日俄战争重要遗迹的九连城战迹顺理成章被“安排”为巡狩的一部分。溥仪的行程自不似今日的我们,灰头土脸地乘坐公交车;皇帝与随员自安东的“御泊所出发”搭乘御用汽车“御进发”九连城。“通过御路、一尘不染、清洁幽丽”;“陛下于车中展望美丽春光及鸭绿江心、碧镜水色、帝心愉悦,沿途日满学童、青少年团及一般市县庶民奉迎,对此无上之佳日、莫不感激欣喜。”[7]

为了赶上不久后的高铁,我们没来得及寻找可以寄存的地方,即背负着足十五斤重的包、由NonDayca带路从林间的小路,沿着夏日长满杂草的山脊崎岖向上。草丛间的土地偶尔有向下凹陷的区域,这正是昔日甲午战争九连城战役中的清军、鸭绿江会战中沙俄军队防御阵地所在[11],与一旁的虎山主阵地相互呼应,战绩碑建立于这里的山顶也就不奇怪了。

鸭绿江战绩碑

即使知晓战绩碑就在山顶的不远处,但浓密的树林十足地阻挡着视线,直到即将抵达山顶前的瞬间,才依稀辨认出垂直石碑的痕迹。高达7米的战绩碑,由八边形地基、正方形碑座及四棱方尖的碑身三部分组成,为青花岗岩砌筑。正面有五块自上而下排列的方形石块凸起于表面,每块石上刻一字 “鸭緑江戦蹟”,其与同期于满洲设置的其他战绩碑形制相近[12]。碑背面镶嵌一块白色花岗岩石碑,由黑木为桢大将撰写碑文:

鸭緑江戦蹟碑

第一軍ハ初韓国西北部ニ行動シ明治三十七年四月下旬義州附近ニ開進シ鴨緑江右岸ノ敵攻撃ス軍艦摩耶宇治及水雷艇装砲汽舩各二隻龍巖浦ニ在リテ之二協力ス三十日第十二師團ハ水口鎮附近ヨリ第二師團及近衛師團ハ九里島附近ヨリ鴨緑江渡リ五月一日未明軍司令官黑木大将ハ九龍山ニ進ミ第十二師團右翼ニ近衛師團中央ニ第二師團左翼ニ配置シ靉河ヲ隔テテ展開ス尋テ梧桐林子附近ヨリ馬溝ヲ経テ九連城ニ至ル一帯ノ敵地ヲ攻略シ第十二及近衛師團ハ蛤蟆塘河一線ニ第二師團ハ安東縣ニ向ヒテ追撃シ敵ノ大部ハ鳳凰城方向ニ潰走ス実ニ明治三十七八年戦役二於ケル陸戦ノ第一回ナリ

陸軍大将伯爵黒木爲楨碑名ヲ書ス
大正五年十月
満洲戦蹟保存会

鸭绿江战绩碑碑文

译文:鸭绿江战绩碑

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四月下旬,第一军首先在朝鲜西北部进攻,并推进到义州附近,向鸭绿江右岸的敌人发起攻击。军舰摩耶号和宇治号以及两艘炮艇和两艘鱼雷艇在龙严浦配合进攻。三十日,第十二师团从水口镇附近出发,(与)第二师团和近卫师团从九里岛附近渡过鸭绿江,五月一日拂晓前,司令官黒木为桢将军(带领军队)向九龙山方向进军,将第十二师团部署在右翼、近卫师团部署在中央、第二师团部署在左翼,隔靉河(今爱河,于九连城下游汇入鸭绿江)展开。自梧桐林子附近经马沟向九连城一带的敌军发起进攻,第十二师团和第二师团沿蛤蟆塘河一线追击,第二师团向安东县方向追击,敌军大部向凤凰城方向溃走。这事实上也是明治三十七、三十八年战争(1904年、1905年,代指日俄战争)的第一次陆上战役。

陆军大将黑木为桢伯爵为本碑题字撰文大正五年(1916年)十月满洲战绩保存会

回看2016年的照片及卫星图[5、12],战绩碑附近的土地被重新以步道砖铺成。但这一次数年后的造访,少有人清理和造访的战绩碑附近,早被浓密的植物覆盖,想要找到一寸土地踏足都是难事。碑前原本可以望到不远处山下的鸭绿江与爱河,即曾经的会战战场,惟高企的杂草与灌木而难及。盛京时报于1943年5月6日中,刊登了一幅<皇帝陛下御临九连城战迹>图,溥仪与随员在碑背后站立就坐,由时关东军第一独立守备队队长的国分新七郎少将“恭敬进讲皇军战绩”;“皇帝陛下亲御双眼,望远镜远望鸭绿江”[7]。我们立于昔日溥仪曾站立过的地方,荒草及腰,颇有怀古伤今之感。

报道的结尾:“御展望终了”。

溥仪及随从于战绩碑前[8]

沿着溥仪与随从们登上镇东山的道路下山回到村中,沿着另一条路向南的岔路方才是去往“俄国坟”所在的朱家山的道路,道路的尽头亦是曾经日俄战争的沟堑,两侧生长着桃树与栗子树。桃树尚可看出人为照料的痕迹,铁丝网将众多桃树围起、新生长的桃子上套有纸套;而栗子树似乎无人问津,青绿带刺的尖刺壳斗散落于地面,宛若柔软的铁蒺藜用以护卫着沙俄士兵的坟墓。

墓地附近则杂草更高,直至人的手臂附近,墓地四周用雕琢白花岗岩条石砌筑成正方形的石垣,仅一侧建有铁栅制的墓门。墓地内中央由青花岗岩垒砌为一座大墓,墓座由不规则青花岗岩石块砌筑而成。墓顶树立汉白玉正教会十字架,十字架正面顶端浮雕圣母头像[13],其下文字为:

Да будет воля твоя
1904-1905
Вечная память

愿你的国降临*
1904-1905
永垂不朽

*出自圣经马太福音6:10[6]

墓丘中间处亦嵌有长二尺宽一尺的汉白玉一块,上雕的俄文墓志已斑驳不清,大墓旁则有数座小墓围绕;大墓十字架的形制与尚存于旅顺、沈阳的俄军墓地十字架相近,仅规模较小。溥仪访问九连城时,虽未访问此地但“帝意垂注是役俄军无名战士”,派遣侍从武官张海鹏前往进行“致祭、拜奉”[7] 。由当年的报纸不难看出,时日满当局对于对手俄国的遗迹亦带有敬重,如盛京时报1941年6月24日的报道中,提到为“祝日苏中立条约成立,由(安东)市观光协会主催之下,日鲜满俄市民五十余名,一同对九连城俄墓举行佛式慰灵祭“[15]。

访问九连城后,溥仪于翌日绕经朝鲜访问水丰水电站,并与小矶国昭朝鲜总督会面。返回安东后,沿安奉线(安东-奉天,今丹东-沈阳)及连京线(大连-新京)经由通远堡、本溪湖、奉天,返回国都新京(今长春)[17]。这也是溥仪于1945年战败后逃向临江大栗子前的最后一次离京巡幸。


鸭绿江会战中,日军死亡1036人、俄军死亡2172人。在两年的日俄战争中,日军共死亡88429人、俄军共死亡81210人[16]。

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Matthew6:10[6]


参考引用:

[1]网易云音乐<На сопках Маньчжурии/在满洲的山岗上>
[2]国立公文書館<日露戦争特别展·鸭緑江の戦い>
[3]Wikipedia<На сопках Маньчжурии>
[4]中日新聞<中国・丹東 避けがたい記憶風化>
[5]<丹東·鴨緑江戦績-日露戦争初の本格的陸上戦の地>
[6]matthew 6:10现代标点和合本
[7]<盛京时报>康德十年(1943年)5月5日第3版
[8]<盛京时报>康德十年(1943年)5月6日第9版
[9]<明治三十七八年海戦史 第2巻>
[10]John W. Steinberg<The Russo-Japanese War in Global Perspective>
[11]丹东档案信息网<43.九连城日俄战争阵地遗址>
[12]丹东档案信息网<44.鸭绿江战绩碑>
[13]丹东档案信息网<45.朱家沟俄国坟>
[14]R. M. Connaughton <The war of the rising sun and tumbling bear>
[15]<盛京时报>康德八年(1941年)6月24日第4版
[16]Wikipedia<Battle of the Yalu River (1904)>
[17]新潮社<日本鉄道旅行地図帳 歴史編成満洲樺太>

致谢:

探访丹东九连城战绩时,得到了NonDayca老师的莫大帮助;本文写作中,俄文翻译得到了宫竹心兄协助、日文翻译得到了朱莉老师、胡老师的协助,在此深表感谢!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大鵝Stephen在澳满洲人/WHV 从满洲出发,到世界的角落 交通运输/满洲史/旅行 Instagram: Gooseyeong Email: [email protected] Newsletter: groundtour.substack.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Manchuria
28 篇作品

邓丽君的《又见炊烟》,与日本战败后殖民地的引扬者们

三十年代的上海,异国事物的转译如何改变了母亲喂养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