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的第一本书:《车诺比的声音》
在这两年,我读完了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三本书,分别是《二手时代》、《锌皮娃娃兵》和《车诺比之声》。
因为害怕简体中文版无处不在的删节,我买的都是台版书。
阿列克谢耶维奇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只眼睛,她不会去指导读者,也不会去试图呈现什么,就像你的眼睛,它只会呈现给你它接收到的光影,如何解读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在2023年年底我读完了《二手时代》,2024年5月我读完了《锌皮娃娃兵》,我回想起当时阅读这两本书的时间和心态都特别有意思。2023年年底正是中国人迷茫的时候:疫情爆发之前那繁华似火的盛世,为什么随着疫情结束却迟迟不肯回来?而2024年,随着中台局势日趋紧张,俄乌战争的结束遥遥无期,“战争”这个词汇在我心目中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遥不可及了。
在这些时刻,我就会去找她的书来读。苏联的过去就是我们的现在,苏联人的痛苦与悲哀也是中国人的痛苦与悲哀,我读她的书像是在给自己做安乐死,明白这件事是怎么回事儿,对我能产生一种镇定作用。
但这本《车诺比的声音》是我当初并不想去读的,因为之前我曾经听过一些对这本书的介绍,觉得这本书实在太“惨”了,我很担心自己万一读到什么太过血腥的场面承受不来。但我认为在这个惨烈的当下,拒绝面对现实是一种罪过,也不合逻辑。
毕竟我们已经默许一场又一场的灾难发生在自己身上了,不是吗?
于是我硬着头皮翻开了书本,开篇就是一位消防员的遗孀对自己丈夫的思念,很动人,但也很疯狂,特别是这爱情的代价极端沉重,我很不愿意用“疯狂”这个词来形容这种情感,但我也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汇。
之后就是各种各样的声音涌入,我有时看一两篇,有时一看就是一下午。太熟悉了,真的太熟悉了,人性的各种层面都被体现得很自然。
有人会觉得阿列克谢耶维奇不应该得诺贝尔文学奖,因为她的工作更接近记者而非作家,但我认为,文学的本质是“拉近视角”,使我们能够跳脱刻板印象和传统偏见。而对于苏联解体和车诺比核灾这种类型的事件,其传统偏见与刻板印象之深厚,已经不是传统文学虚构所能解除的了,因此她的记录其实更能完成传统文学无法完成的事业。
在她笔下,去救援核灾的士兵同时是只身潜入反应炉挖掘高危物质的勇士,也是麻木愚昧到认为喝伏特加就可以”中和“辐射的笨蛋;共产党员既会秉持“稳定压倒一切”的传统思维,不准媒体发布真实消息指引民众避灾,又会对自己的亲人罹患癌症而感到痛苦,普通人也一样,既自豪于苏联拯救了欧洲,又对外界投放的同情感到困扰……
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承认,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并不单纯,我有意识地将这场灾难与新冠疫情相对比,也许是我太擅长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也有可能是这两件事就是非常相似吧。我找出了这些共同点:
两边都有一个颟顸、迟钝的官僚机器,对灾难的反应极端迟缓;
两边都曾经瞒报、谎报过消息,甚至两边都曾经在灾难还在发生的时刻故意组织大规模集会以致于灾难规模扩大
两边都用战争思维来处理灾情,民众对于灾情的理解与对战争的理解完全一致
两边对于事故的追究,尤其是对高层官员的追究都不了了之
两边都散布过“这是西方国家的阴谋”的谣言
两边都以不惜人命的态度驱使士兵或医疗工作者超负荷工作来应对灾情
两边的普通民众都对受灾者抱有歧视的态度
……
书中有一个观点曾经反复出现过:车诺比让我们认清了我们是什么人。甚至有一位书卷气十足的历史学家对此展开了详细的分析:苏联人生活在一种苦役犯的文化之中,对于各种肮脏恶劣的语言和思维并没有任何排斥,但就是这样的社会文化,这样的民族心理,却偏偏声称自己可以征服自然,凌驾于地球甚至科学规律之上。
我想同样的句式也可以套用到新冠疫情之上:我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一个能在无数场疯狂的政治运动中活下来的民族,到底秉持着什么样的传统和作风?我们真的像自己所说的那样高贵和勇敢吗?我们真的有世界上最好的政府吗?如果有的话,为什么我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居民会挨饿受冻?会连自己的门都出不去?会花天文数字的金钱去修建完全没有作用的方舱医院,而不是给每个民众好好打疫苗?
书中还有一些质问甚至让我觉得很亲切,当时甚至看得笑了出来。比如,有人问,我们报纸上的标题都是军事术语,“一定要战胜核灾”,我们赢了,但我们赢了什么?原子?
这同样也是在疫情期间饱受“战疫”宣传洗礼的我特别想问的问题:那么大的一个共和国真的要和小到肉眼不可见的病毒作战吗?
不过回想过去,我们的政府好像也是在和无数不可见甚至不可接触的事物作战:心灵、传统文化、生活作风、反革命分子、叛徒、敌对者、“美帝国主义”……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看一个苏联人写的书会觉得熟悉,因为同样作为马克思主义实验室里造出来的另类,我能理解当年这些苏联人的困惑,因为我自己也曾困惑过。
苏联倒台了,中国共产党似乎依然健在,依然保有最初的那个战天斗地的灵魂,但中国的公民到底有多少能认识到有些事物并不是人类能与之战斗的?我不清楚。但我想,即便不是为了在政治上取得成就,只是为了活得像一个正常的人,对过去的思维和生活方式进行彻底地反思就是很有必要的,比起“我们支持谁”和“我们反对谁”更重要的是“我们到底是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车诺比之声》无疑是一面真实的镜子。多照一照,虽然痛苦,但总是有点好处的。
这些文字不一定是「作品」,但您的支持一定是「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