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解讀】現在的香港已容不下的玩味

熊太先森|NFT 社群研究
·
·
IPFS
·
懷念女皇,願安息。本熊很少寫關於英國皇室的文章,但還是曾經寫過有一點關係的短文,分享給大家,女皇登基四十周年時的英女皇。


自從加入 Web 3.0 的圈子後,本熊寫的文章類型從以往只有故事,慢慢地發展出短篇故事和論文,寫作的主題亦由單一的奇幻推理故事,再增添了傾向現實的社群研究、靈砂紀錄研究、人性解讀等領域,種類的多樣令本熊也有點困擾,不知道應該要如何簡單地向大家介紹自己。

不過,細心一想其實本熊所寫的文章,全都跟歷史有密切關係:奇幻推理故事總是基於一些現實時事或經典傳說寫成;社群研究的觀察力來自於被歷史和生活經歷浸淫的時光;解讀靈砂紀錄每每在拆解不同人的前世個人歷史;人性轉化總需要歷史紀錄下的故事才能夠比較;區塊鏈的世界在歷史之上慢慢地建立,逐漸成為新的歷史……

本熊敢肯定自己寫的所有文章,都跟歷史有關。


事實上,雖然本熊出生於九十年代,只能剛好與那個光輝時代沾上邊,無法在那時候起把喜歡的事物都收藏起來,但恰巧自己的伴侶也喜歡去搜羅各種香港古董,亦跟本熊一樣是歷史愛好者及歷史物品收藏者,讓本熊的收藏也愈漸豐富:明信片、硬幣、紙幣、紀念章、香港製作的各種產品等。

其中,郵票算是本熊的收藏品中最多及豐富的,例如基本的香港 1992 至 1997 年香港通用郵票結日封及郵票,少不了經典的「女皇頭」:

1986 年的英女皇訪紀念封及郵票:

1985 年的香港歷史建築物首日封及郵票:

這些郵票都訴說著一些歷史,亦經常地以令香港人驕傲的事物為中心,展現出香港在那光輝歷史中,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自信一面。

不但如此,港英時期的香港郵票設計,亦總有一份令人喜悅的玩味在其中,這是現在香港郵票中再也見不到的,例如 1992 年的女皇登基四十周年首日封及郵票,當中的設計把英女皇的各種表情與香港的景色結合,算是最常見的設計,但左下角的那張可以被稱為「女皇表情多面睇」的郵票,即使現在再次觀賞,還是覺得十分有趣:

那個年代的香港,有一種自嘲與認真結合的幽默感,還真不知道是不是被英國人的那種自嘲文化感染而得來的有趣現象。但可以肯定的是,主權移交後的香港人在面對中國高官、政治時的那種態度,確實比以往更為無趣了。

也許,主權移交後的持權者,始終其教育環境、生活環境,甚至是對「基本生活標準」的想法也不一樣,他們不受那些年的西式玩味,也不是無法理解的。不過,他們的「無法理解」,顯然跟普遍香港人的「無法理解」有不同解讀就是了。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五周年的紀念郵票宣傳圖

隨著時間的洗禮,香港文化亦被迫慢慢改變,但本熊想「香港精神」這回事,除了絕對跟網民所說的「無精神」無緣之外,還會一直留存下去:只要在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仍然活著,就不會消失。


本文章首發於方格子,將同時於 MirrorMattersPotato Media 及 Penana 刊載。

Discord 社群 |TwitterPotato Media插畫排版委託Ko-fiPaypal 打賞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熊太先森|NFT 社群研究主修出版及印刷設計系,十年寫作經驗,曾入選 Mirror Spotlight,同時為 Penana 特約小說作者,將以人性、社群角度研究區塊鏈、Web3.0、NFT 等時事。合作、邀稿請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Matters Lab 夜聊預告|十年文字老兵的自白:你是出版社帝國的白兵,還是參與自媒體盟軍的反叛勢力?

NFT 企劃社群研究報告
5 篇作品
《W3展報》建設中心
4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