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旅行文學時,我在讀什麼?|讀《失落的衛星》

Motonokia
·
·
IPFS
·
一切如離軌的衛星

我對《失落的衛星》並無好話。

它應該是這幾年來,中文世界裡最熱的一本旅行書寫,甚至出版社還引進了台灣繁體市場。依台灣人對中國作者的排他性,除了禁書,能在島上出這麼一本中國現代作者的旅行文學,旅行地點還是台灣人一般不相往來的中亞五國,也實在少見。

我可以看出作者下了極大的工夫,基本吃透了旅行所在地的歷史及地理。書裡大量梳理中世紀至今中亞的歷史進程,甚至連近代文學家托爾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俄國革命家托洛斯基與中亞之間的故事都一一提及。台灣讀者可能對這些俄國姓名一知半解,但這方面卻恰好是中國大陸的強項:在傳統蘇聯地區下的近現代歷史書寫。

但也僅此於此。書中大量歷史堆疊讓人昏昏欲睡,感覺是在湊字數;作為後記,哈薩克與中國間霍爾果斯口岸的自貿區書寫強行推送了一波一帶一路,聊勝於無,像是被強迫下不得不寫的歌功頌德;但讓我最為疑惑的是,書中充斥著不夠完整的敘事鏈及欲言又止的個人觀察,不知是作者眼光僅此而已,還是出版審查讓他有難言之隱。

我會這樣想是有原因的:在書中,所有蘇聯解體後的事件幾乎一件沒提,或幾乎只囿於一國內的有限情況。但事實上,在蘇聯解體後的這三十幾年間,圍繞國界線及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中亞爆發了各種流血衝突。作為一個作者,那幾乎是不可也不能忽視的。

會不會是離現代太近了?我一直忍不住想,是不是近年一帶一路之後,北京一直想營造一種維護中亞和平的氣氛,讓作家有所顧忌,畢竟中亞是重點區域,各式油氣及運輸管道穿梭其間。

很可惜啊,那麼好的題材,卻被迫在歷史的幽靈裡打轉,只能流於表面,看不見更深的地方。在這古老地區,曾經發生那麼多近代中亞族群衝突,但那些當代人民的痛苦及掙扎之處、以及當地人們的心靈寄託及安放之所,在此書中要不是沒有,就是太淺。

以上這是在說外在事物。但還有另一件重要事,那就是,旅行是非常私人的、是對內觀察的、是時常帶著對自我的疑惑出發,試圖在旅程中尋找內心對話的。所以就我觀點而言,旅行文學中的作者不應單純以客觀之眼凝視旅程—換句話說,這不該是平舖直述的報導。但本書中,作者力求以記者的中立視角觀看事物,讓文字充滿了新聞的冷調及自我隔離,就缺乏了內心活動。那些內心衝突、掙扎及比較、和旅行中零零散散的瑣碎事物,我在本書裡是看不到的。而這些,反而是旅行書寫中,最讓人能心生共鳴之處。

旅行文學之所以冠以「文學」之名,代表它必須是文學一種,既然是文學,那它就必須符合文學之條件。如果以藝術的觀點來看文學,首要條件必是「文學能拓展情緒的邊界」。如果一篇文字洋洋灑灑,卻不能帶給讀者帶給感動,那不算好的文學作品。

我認為,本書最好的地方,在於取了個好名字。


我找了幾篇Matters上關於旅行中亞的文章,發現,阿,寫得真有趣、真深入、真能激起情緒。以下這些文章也許曾在熱門榜上,但附上連結強行再安麗一波,希望這些文章流傳更久,能被更多人看見。

国境重开后的旅行|流动、战争和异乡人

哭泣的草原:1930年代哈薩克大饑荒與血腥遷徙史

哈萨克斯坦之旅Ⅰ前言 一路向西的自我流放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