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旅行史的變遷,啟發你未來的旅行

蔡凱西
·
·
IPFS
·
本文由實踐大學諮商中心《微風尋語》電子報邀請撰文,刊登於2024年6月號。

我們生活在一個拉起行李箱,幾乎能隨時能夠「說走就走」的旅行年代。

網路上大量圖文影音旅遊攻略,通過關鍵字搜尋即可獲得;以手機APP,預訂食宿票券,方便迅速;打開Google Map,在迷途中輔助導航;而發布打卡影像或限動,作為炫耀文,早已是旅行時習常的舉措。此外,在「背包客棧」或各類文字影音平台,註冊帳號,分享動靜態的圖文遊記或食宿教學,如今也蔚為一種流行。

藉由各式3C數位工具,所提供既方便且快速取得的資訊,外加一顆想飛的初心,即能開啟一趟從無到有的旅行,往返之間,留下數位世界裡的足跡,這是你我再熟悉不過的日常。

若回到一百多年前,旅人們又是利用哪些主客觀條件,走向更廣更遠的世界呢?


日幣萬元大鈔上的思想家福澤諭吉,對經常赴日旅遊的台灣人台說,一定不陌生歷史人物。1860年代,福澤曾以江戶幕府使團成員的身分,三次遊歷歐美。與此同時,清帝國治下的台灣,則進入開港通商的時代,外交官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洋行職員必麒麟(William Alexander Pickering)等西方人,就是在此背景下來台從事商貿與探險等活動,他們不但是2021年,由公視所製播的電視劇《斯卡羅》的劇中人物,亦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旅人。此外,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著名的女性旅行作家伊莎貝拉博兒(Isabella Bird),亦從19世紀末以迄20世紀初,先後在日本與亞洲大陸,展開數次探險與調查之旅。

近代工業革命的興起,導入蒸氣動力的船隻與火車運輸,曾是百年前的旅人們,往返海陸的主流交通工具。福澤諭吉在其所撰寫的旅行史南裡,將蒸汽船稱之為「飛腳船」,意欲向當時的日本人,傳達一種世界航線便捷通達的印象。1870年代,首次抵達日本的博兒,也曾利用過東京與橫濱之間剛開業的鐵道移動往返,購置長途旅行的所需裝備。

百年間,交通工具的漸次改良,伴隨海陸航線的持續變遷,使旅人在國際間的移動裡,所需的時間與跨越的空間,也逐步短縮。曾在詩作裡詠嘆「數大便是美」的民國詩人徐志摩,1925年搭乘了聯絡亞歐的新興交通線,也就是西伯利亞鐵道,解鎖了大旅行的成就,抵達莫斯科只需一周的時間。

比徐志摩稍晚一些,台灣日治時代,被後世稱為「第一公民」的林獻堂,1927年則從基隆出發,展開環球之旅。當他抵達埃及,搭上從開羅北上地中海的火車,遠眺鐵道沿線渺如細小溝渠蘇伊士運河,曾在遊記裡讚嘆,運河開通半世紀之後,已成為最便利與繁忙的亞歐海上航道。

飛機與電氣化仍未問世,更別說網路無遠弗屆的年代,從福澤諭吉、博兒,到徐志摩、林獻堂等人,以當時堪稱風馳電掣的舟車交通,行旅於新開拓的偉大的航道,與不斷延伸的鐵道上,走向世界。


百年旅行史的發展,一方面是由各種工具,造就不同時代行旅便利的客觀環境;而另一方面,旅人們基於複雜不一的動機或目的,展開每一段旅程的出發與回歸,則屬個人主觀的選擇。此外,旅人們所遭遇的異地風景、人事,與各自內心的對話、交流、體悟,往往會啟發往後,利己或利他的各種可能性。

在家世永遠大過個人才能,且出國仍普遍被視為畏途的封建階級社會裡,福澤諭吉努力爭取機會,加入幕府的出洋使團,尋找個人生涯的突破口。歐美之旅的文明洗禮,成為府則日後著書立說,以新知啟蒙日本人,也思索國家未來往何處去的思想資源。

博兒基於療癒脊椎病痛的初衷,出走蘇格蘭的原鄉,足跡遍及南北半球仍少有人涉足的秘境,從事異國風土人情的調查與見聞書寫,她筆耕不綴寫作與出版,作品的暢銷與演說的邀約不斷,為其確立了女性探險家與旅行作家的頭銜,1890年代,更成為首位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的女性會員。

徐志摩在仍然資訊稀缺的情況下,先行取道西伯利亞赴歐,他為報社副刊所撰寫的西伯利亞遊記裡,既敘景抒情,亦介紹行李攜帶、購票、車廂乘客百態等第一手體驗,既開鐵道大旅行的風氣之先,也為後來啟程的旅人,消除西伯利亞危機四伏的迷思,此後促使許多民國旅人,將西伯利亞視為通往歐洲文明的捷徑。

至於林獻堂,當年力排蔣渭水等友人的勸阻,毅然決定付出可觀的經費,展開為期378日的歐美壯遊,他沿途寫作《環球遊記》,記述歐美各國的政經現況與民情,登載於《台灣民報》,筆觸間寄寓了殖民統治與台灣民主之路的思考,為日治時期的台灣知識人,開啟一扇政治與文化啟蒙之窗。


2000年代初,智慧仍非手機的主流配備,且網路通訊更不如今日便利即時。當時國際漫遊很昂貴,提供有線網路的旅館,還得自備網路線,無線網路仍未普及機場或旅宿等設施。離線的紙本地圖,或列印的行程表,是筆者旅行時習常仰賴的工具。

在離線的旅途,走到連線的轉變中,觸發了筆者開始思索與研究人類的旅行史,究竟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此後完成了一本以旅行史為主題的博論,現在則筆耕於旅行相關的歷史普及書寫。

無論百年前後,旅行的客觀環境,總是變動不居,但是,每個人通過所能獲得的已知,藉此踏出家門,探索未知的世界,並找尋屬於自己的旅行意義,則是古今旅行史裡,永遠不變的課題。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蔡凱西Cathy Tsai | 蔡凱西 台北人 / 不專業旅人 / 流浪中的學術人 / 研究旅行史與旅行文化的不良歷史學徒/《後綴》假掰文青誌編輯群 在出門旅行、閱讀,與作古的旅記文本中持續穿越 佛系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travelhistorystory 合作邀約:[email protected]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2024年度問卷】略有小成的一年(吧?)

來共此一連憂夢吧:那些年我們看過的瓊瑤究竟有多恐怖

鴉片煙霧吞吐間的王道樂土:我看漫畫《滿州鴉片小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