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房地产 | 了解城市规划和历史建筑保护

WomenOverseas她乡论坛
·
·
IPFS
这一期的她说分享会我们请到了几位在城市规划及房地产开发行业里从事不同职位的姐妹,来为我们掀开行业的面纱。

她说房地产

城市规划及房地产开发

精选内容

“为什么我家房子不能随便扩建?”

“我可不可以在自家房开一个小商铺?”

 “我家的栅栏可以建多高?”

 “我的社区里有好多闲置空地,你们会怎么处理?”

 “为什么要交房产税,交了有什么用,迟交有什么后果?”

“新加坡也需要历史建筑保护工作?”

这一期的她说分享会我们请到了几位在城市规划及房地产开发行业里从事不同职位的姐妹,来为我们掀开行业的面纱。

精心编辑的文字稿将在公众号分篇发送,想了解活动全部详情欢迎在Youtube和B站搜索WomenOverseas找到我们的账号收听本次分享会的活动音频。

👇活动录音已经上线播客平台,长按收听

03. 房地产行业的生态系统

Q:刚才我们大致对各位的工作内容以及如何入行有了了解。接下来我想看看你们几位的职能在整个生态系统里面是如何互动的。在城市规划及房地产开发这个生态系统里面,主要和你打交道的都是什么职能?比方在今天的五位嘉宾当中,会和你常常打交道是谁?和你几乎没有重合又是谁?

竹子: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做房地产项目的常规流程:开发商想买一块地来开发造新的住宅,都会先找到我们建筑师做咨询,看这块地的前景怎么样,大概能盖多少个 unit, 是出租好还是是出售好,然后再去决定要不要买这块地。

还有一种情况是,开发商已经拥有这块地了,他们会直接把地块资料拿过来,让我们做个大致的体量设计 ,根据这个地区的 planning code 以及别的规范,计算大概能放几个 unit 或者能做出多大的出租/出售面积,然后客户会再考虑要不要委托我们。

签合同之后我们就会开始做初步设计,确定大致的envelop(可以理解成建筑的三维外壳)。主要根据是这块地的front setback 多少, backyard 得退多少。这样做完了之后,大致排一下 unit layout 就可以 submit to city.

先由 Planning Department 来审,他们只管建筑外面能看到的部分。比如,很多楼梯和电梯在屋顶上会多出一层penthouse,那这个结构是不是能从街上被看到?或者,邻居的房子有一个 lightwell (采光天井),我们的新楼就得抠一块75%大小的 lightwell 去匹配。

我们最讨厌两个部分,第一个是 historical review。三藩有很多维多利亚风格的街区,这就造成了碰到需要 historical review 的项目概率极大。我们要雇 historical consultant 去评估这块地的 historical level,但有时甲方自己雇的 historical consultant 会和 city 有关方面的工作人员观点有冲突。评定了 historical level 之后,才能决定我们外立面可以改动还是不可以改动,可以改多大的程度。第二个很烦人的审核内容是薛定谔的 design guidelines。相关部门发布了一个很长的文件说明某个街区的住宅“建议”要包含哪些设计元素,要运用哪些材质, 但看起来又不是 100% 强制。今天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必须要用这种材质;明天做另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们用了别的材质他们好像也不是很在意。总而言之,不到他们给出 review feedback 的时候,我们永远不知道结果会怎样。

这些工作都很花时间,我们提交上去的方案是十之八九会打回来重新做的。所以我们第一稿其实不会做得特别精细,因为反正之后都会改。以上是 planning review 的部分。

Planning department approve 之后就到 Building Department, 他们主要看内部,比如说逃生楼梯数量够不够,宽度够不够等涉及楼内安全和使用性的问题。三藩非常注重 ADA(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of 1990,即对无障碍设计的要求)。所有现在新建的住宅楼在超过一定数量的 unit 之后就必须要有无障碍措施。三藩的 lot 都特别小(通常25ft x 100ft,约等于7m x 30m),但有时候也得硬加个电梯,就是为了符合 ADA 规范。防火规范和ADA是 site permit 阶段 Building Department 审图的主要内容。

客户拿到 site permit之后意味着他们这个楼可以合法建造了。但之后还有 Addendum Review, 有点像施工图审核,这个过程比较快,一般不会太刁难,也不会无限期地拖,全部走完流程之后,这个房子的设计才算完全合法,可以放心施工了。

总的来说,开发商是甲方爸爸,historical consultant 是有可能设置障碍的人,planner 是一定会设置障碍的人,我们做项目最大的阻碍之一。以至于我工作以来都没太感受到“甲方爸爸”的胡搅蛮缠,因为大多数甲方都把精力花在了对付city review方面:“球球city不要刁难我,让我的方案尽快通过”,没什么精力对我们设计方有太多过分要求。

Q:其他嘉宾听了竹子的强力输出都笑了。大家有没有 counter-argument,想和竹子“吵”一下?

阿奇:刚刚竹子说一些设计元素规定不是很详细,我觉得这要谈到一个东西叫 master plan (总体规划)。规划的话其实其实算很 privileged 的东西,一般是更发达的地方才会要雇佣我们。回到刚刚竹子提出的批评,也不能说 counter argument吧,我能理解她的 struggle,因为她代表、服务的是开发商,但对于我们来讲是要为居民服务,我们算是 public servant。

我们一开始会发布一个 general plan (全面规划),就是整个县从那个住房、用地还有经济发展等方面给一个展望。在这下面的话会根据立法机构出台的 zoning 对土地分区和使用目的给指导方针。刚刚竹子也有提到,决定了在一个地方要能够建多少个 unit (单元房) 因为开发商有可能会想越建越多(越密),为了盈利的最大化。问题是 zoning 会规定你按照给出的最大和最小的 floor area 能够建多少单元房。同时每个分区受到的限制会不一样,你能够建多高,也是要跟你拥有的这块地根据约束来进行一个比例计算的。这些是比较 technical 的问题。

我们规划师的话会要考虑到去推广一些城市规划的设计理念,比如说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在美国的话,大家都很依赖开车,那么我们就会希望把这个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在美国)带动进来,就会想怎么能够去引导。

当然我不得不站在竹子一方的一点是,我自己看那些 planning documents(规划文件) 也会觉得或许不全是说官话,但是非常模糊。在你计划开发方案时需要融入一些我们提倡的元素,拿到 planning board (规划委员会或者是这个规划局委员会),然后她们根据你们方案来审,看一下你能不能跟我们所要的展望一条一条的对得上,符合大方向。可能竹子在的地方比较严格,我觉得因为代表不同人的利益,所以不得不为各自的甲方来负责。我们的甲方是居民大众,但是居民大众可能对我们也有意见。

04. 关于zoning(土地使用分区)

Q: 在urban planning里,zoning(土地使用分区)是个很重要的概念。给我们简单地科普一下?

阿奇:我就用她乡来做个假想例子。首先恭喜她乡达到了 1 万的居民。现在她乡不止是论坛了,是一个城市了。大家想象一下。一开始我们可能只有 5000 个居民。5000个居民的时候大家还请不起规划局,但是大家会对自己住的地方有一个习惯和倾向。当居民越来越多之后,你们会要把规划局引来,然后发现一些分区已经形成了。

比如说我们有五个管理员,一号管理员穿堂风 supervise 的区是种地的比较多,是一个农业区,自然资源比较多,这块地方是要被保护起来的。不是任何开发商你都可以进去砍树建公园什么等等的。第二个管理员康康管辖的区是一个比较发达的商业区。Zoning 一般会规定商业区里的土地有百分之多少可以用来建设居民房,成为一个 Mix-used 一个土地多功能用的区。你可以住在 20 层的公寓楼,下楼买个咖啡,或者你公司就在家旁边。

再有一个区是工业区由管理员 Sophie 治理。工业区的话一般在 Zoning 里是不能有任何或者说很多居民住在这里的。不过你可能会有一些疑惑,好像有些地方旁边它明明就有居民区呀?那在美国可能就是一个黑历史,这个话题(碍于时间)就不先展开了。

简单来讲是说当时一些弱势族裔群体居住的地方,不被关心重视,工业区给划分在这里,但是他们已经住在那里了。要是他们没有足够资源就没法搬家,那没有办法,只好 stuck in where they are (i.e., mobility is a privilege)。Zoning 大概可以这么理解。

大框架制定好之后,我们再想象一下,比如说杜杜,你是一位新来的居民,你有一个 4000 平方米的地,你这么一大块地你要干什么呢?应用 Zoning 的时候,还有一个概念叫 subdivision,就是分割土地,分出多少个 parcel。但你可能想我 4000 平方米这么大,我要建 4000 个 1 平方米一个小 unit, 那肯定是不行的。比例我们是规定好的,所以你要按照规定来,然后我们就帮你分好,根据这百分比,你可以大概有 100 个 parcel 然后 parcel 根据你要建多少个 unit 然后你就可以建几个楼。

刚刚竹子谈到了一个叫 setback 的概念。你在设计 parcel 的时候,我们规划局不会仔细地看你这个建筑用什么材料,那个是 department of building 房屋部门的职责。我们是要看,首先你这个 parcel 有 1000 平方米,你不能全部把它占满,会变成房屋的门直接贴着大马路了,隔这么近是不行的,建筑的范围要退后一点。退多少我们也有规定。因为你这块地方比如说我作为一个居民要经过你家,然后你就直接把这些行人走路的地方(right-of-way)占着了,那我就只能在马路上跑了。Zoning 一般会应用在这些场合。再详细的话就要看每一个地方的具体规定了。

我在国内没有特别接触过城市规划,我是在美国学的,所以我懂的都跟美国有关系。在美国,每个当地政府有更大的权力去制定自己管辖区的土地分区法案。你芝加哥的政策和我在马里兰可能会差得很多。

实际生活中真的运用起 Zoning 时,就像刚刚别的嘉宾提到的,每一个开发方法我们会需要仔细审查这些条例,再交由委员会来决定是否批准。

天仔:我学习的时候也学到zoning是非常严格的。我们老师就在讲如果你要想改要有多么的麻烦,给我们讲了很多各种不同的途径,比如说 ULURP (Uniform Land Use Review Procedure) 这样的途径,审批就需要 7 个月,就会很麻烦。但是实际上在我工作时候发现:啊?连这也能改!就是这样。

甲方为了能够多盈利就会去做很多对于zoning的去修改,会争取各种不同的 variance,比如说我们有一个项目是在机场旁边,对限高有要求,然后就去找了好多 consultants 去计算,证明这个项目我们再建高多少尺,对于飞机飞行是没有危险的,然后就一起去争取更高的高度,最后争取成功了,这样对于房地产开发商的盈利有非常大的促进效果。

有一个我接触到的项目,特别有意思的点就是 air rights 的转移,我觉得这个是zoning里面感觉比较有意思的部分,我们有一个项目是跟教堂合作的,这个教堂在 zoning 出现之前就已经在那里了。所以教堂的上空有没有使用完的开发权,比如说教堂本来这块地被划了容积率是 7 倍,但是教堂只用了两倍,剩下的 5 倍就能被开发商从它的相邻地块上去转买走,然后转移到别的地块上之后,导致那个本来的地块,比如只能建 5 倍,然后买了邻居的未使用的开发权之后,它可以建的容积率就变多了。很多纽约的超高层的项目都是这样建起来的,它并不需要特殊的批准,而是通过这种一系列的极限操作,一直去合并地块,并且去收购旁边的建筑的 air rights 把它给盖起来,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

Q(来自论坛姐妹bubbletea):如何鉴定一块地皮/独立屋以后rezoning的可能性?

阿奇:不知道这位提问的姐妹是不是在美国。在美国分别有 upzoning 和 downzoning 两种说法。前者修改 zoning 是为了更多 density(一块土地上可容许的开发增加),反之后者是为了降低开发密度。现在美国,尤其因为拜登政府刚出台了一个 infrastructure bill (议案),其中一个目标是解决 affordable housing crisis。大概意思是“很多人买不起房;房屋供给也跟不上;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途径之一便是 upzoning。在有些发达的地方,比如我所在的县,还没被开放的空地不是很多,已经饱和了。剩下的空间可以在 Zoning 上做一些手脚。那这位姐妹担心的事情就可能会发生。

至于市民要如何跟进,首先可以去看一下当地新闻,了解下房地产开发趋势和新法案提案。要注意的是,至少在美国,修改法案前,政府需要去通知居民、收集意见,和召开会议的(i.e., public hearing)。你可能会觉得政府是在走程序,那你要抓住这个程序呀,去了解你社区里面都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要是不满意的话,就可以来 testify(举证) 来提意见。因为程序上我们都要有 public hearing 然后要发告示。其实真的要改这个法令的话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我记得之前我们嘉宾讨论的时候,Ludan举了纽约那边的例子,一个叫长岛的工业区。长岛市工业区变成住宅去,花了有十几年。所以大家也不用这么担心。

问题是你不能说法令不改就没事了,因为其实有别的操作空间。比如说有些规定不是很死,允许 conditional use(附带条件用途)或者 exceptional use (特例条件用途),所以我觉得可以关注一下这个你们地区的 planning board meeting,虽然很枯燥,但你可以按照会议章程,找到你社区里发生的、你关心的事情。然后你要是实在不满意,在美国的话还有一个途径,你可以去起诉有很多案例。

竹子:我补充一下,阿奇谈的是政府 Zoning 那个方面的,但是如果说你附近要盖一个新的大项目,这个有时候可能也会影响到房子的价值,比如说前面盖了一栋高的住宅,挡住了你的阳光。我不知道其他地区的做法,但是在三藩, planning review 阶段,业主就必须得先给周围一定范围之内的邻居发信件,通知他们在某地某时开 community meeting。这是每一个新项目申 permit 都必须经历的过程。

如果附近的住户觉得这块地盖的房子会影响到你,就可以去参加这个 meeting 看一下他们的初步设计。这个设计可能跟最后盖出来的不太一样,但是可以大概看下建筑的体量,会不会对你有影响;如果你对某些方面有疑虑,你可以跟他们交涉。如果你的要求合理,建筑师一般会给你做出一定让步。你也可以去 planning department 通过某种程序来反对,有时候可能就会真的起到作用,可能会拖得这个项目干不下去。

当然我们也遇到过恶意操作的邻居,她的要求已经被驳回的情况下,继续申诉,因为一共有三次反对机会,她每次都拖到反对期的最后几天去申诉,把这个项目多拖了一年。从我们建筑师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规定有两面性。但对于普通业主,可以了解一下这种维护自己权利的渠道。

05. 关于 historic conservation(历史建筑保护)

Q:谢谢阿奇和天仔给我们科普zoning(土地使用分区)的概念。现在我想把目光转向新加坡这边,和可凡聊聊。作为conservation consultant,你提到自己常常听到的问题是“新加坡还有历史建筑”?那请你给大家说说看新加坡有哪些历史建筑,你平时经手过的建筑都有哪些。

可凡:首先会比较多的是宗教建筑,例如教堂、清真寺和天后宫,还有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一些建筑,比如说市政厅、法院和图书馆。此外还有民居建筑。其实新加坡大部分是华人,大都是中国南方下南洋过来的,就会有很多类似于广东的骑楼建筑,这边叫作 shophouse 这样的建筑形式,也就是一层是店铺,二层及以上是居住功能。另外新加坡之前是一个类似于香港的港口,就会有很多工业建筑,比如说造船场、工厂和仓库,主要是这些。

Q:关于历史建筑,通常来说可以改造的部分有哪些,不能改造的有哪些?Guidelines是什么?

可凡:像新加坡这边平时开发商可以接触到的项目,我们会更多地保留它的立面。平面布局上,历史建筑一般都会没有现在的建筑那么宽阔,为了适应新的空间功能的需要,平面格局大部分都是会被改动的。新加坡这边会有一个叫作 URA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市区重建局)的政府部门,它会对所有的历史建筑进行定级(National Monument 国家古迹,和 Conserved Building 一级二级保护建筑)。对于每一个有定级的建筑的立面,它都会有非常细致的指导手册(Specific Facade Restoration Guideline)来告诉业主什么元素是需要被保留下来的,比如说屋顶的 V 形瓦片不能用其他的设计代替,原始的屋顶坡度不可以改变,红砖墙不可以被覆盖等等,它都会很详细地列出来。我们作为顾问参与到项目中时就会写一个报告来记录这些元素的现状,也会进行一些建议,例如有的元素没有进入这个文件中但我们认为它很重要,我们就会建议把这个元素也编辑进这个官方文档中。

我们历史建筑保护咨询顾问的角色会比较矛盾一点,像竹子刚刚提到的,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是被业主雇佣进入项目,业主一般会希望做出更多的改动以适应之后的用途,他也希望用更少的钱去实现这个目标。但是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我们还是希望能够保留更多的历史价值,中间就会有一个矛盾。有时候我们就会争取 planner 的支持,把我们希望达到的保留程度写进去那个文档,以达到一个平衡。

Q:在conversation里,adaptive use似乎是个很重要的概念。能给我们科普一下吗?

可凡:新加坡有非常多 adaptive reuse例子,比如说新加坡现在的国家美术馆 National Gallery 就是两栋相邻的殖民建筑:最高法院和市政厅。它是在两栋相邻建筑的中间加了一个玻璃顶的中庭,加上空调作为室内空间使用。这两栋殖民建筑的外表都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为了满足美术馆内部空间的需求,建筑师在设计时还增加了两层地下空间。

Q:一般工作中接触到的甲方是谁,以及当地居民的意见会多大程度被考虑和让其参与进来?

可凡:我觉得当地居民的意见可能是在 urban planning 方面会更加多地去考虑。因为我们是私人公司,我们的甲方一般是开放商或者甚至会是施工方。我们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帮施工方把关各个环节,确保他们做的各个工序对我们的历史建筑不会造成伤害。

06. 关于行业性别失衡

Q:谢谢可凡为我们科普历史建筑保护。接下来我想要把目光转回北美,和天仔及 Ludan 聊一聊房地产开发行业里面的多样性。在咱们两个聊天的时候,你提到了一下建筑开发行业里面的性别失衡现状,能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情况吗?

天仔:我觉得这个行业整体来说不管在哪个国家都非常的所谓的“直男”。大部分从业者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以及年纪比较小但是已经有一种行业气质的白人男性,old white guy dominated,而且这个行业犹太人特别的多,为什么我说我前段时间很闲呢,因为 Jewish Holidays 导致我的 VP 还有我们合作的律师全部都在放假。

整个感觉这个行业比较单一,作为一个亚裔女性外国人,其实发展空间特别小,我之前去找我们学校 career service 的时候,老师就直接建议我直接回国找工作,因为听了我的签证的状态什么的,但是我还是努力的苟了下来。之前我的朋友在把我介绍给她其他朋友的时候,那个朋友问我是做什么的,我说我是做房地产开发的,对方立刻问:你家里人是做这一行的吗?我说不是。对方就说那如果想来这一行闯出一番作为,如果家里不是做这个的,可能会确实比较难。我也确实能感受到 network 非常重要。行业整个都非常的传统。

从 financing 的这个角度,也非常传统依赖于传统的银行。我毕业之后去参加一次我们项目的 conference ,有一个小的 pane它的主题是少数群体在房地产行业之中的困境。当时讲者是一位黑人男性,他说 people of color 、女性和移民,是缺乏接触到资本的途径的。比如说你是一个黑人,他们用一个区域内的 zip code 和贷款的利率,做了一些数据上的研究:如果是黑人去找银行借钱去做开发,他会遇到hard lenders,可能给他的各种条件都非常的苛刻,必须要比同样水平的白人做得很好,才会得到一个好的贷款 terms 。我听这个 panel 的时候,还有说纽约市EDC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出了一个叫做 Emerging Developer Loan Fund,专门去支持少数群体去做开发。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向,能够让更多的人从事到这个行业里面去。

Ludan:确实非常不平衡。我接触的开发商还挺多的,基本上就是犹太人和华人男性,几乎没有例外。女性的开发商很少。做房地产开发,有一个 track record 非常重要,你把第一个项目做成了,有一个熟悉的 lender 开始 build out 你的 team,接下来就会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很好的 deal。有时候对方有一块地想要卖掉,如果急着脱手的话为什么要给你一个少数族裔?相对来讲,少数族裔得到这种机会非常少。

07. 书籍推荐 

Q(论坛vcai的提问):各位分享嘉宾能否推荐一本城市或社区、规划或建筑方面的对你印象比较深的书?

阿奇:首先我想打个广告。她乡论坛有一位非常有志向的女生叫耶仔,她组织了一个叫 Read Feminism+ 的读书会我有参与。

读书会 11 月份的主题是“女性的私人和公共空间”。我们书目里有一本叫 Feminist City: A Field Guide (Leslie Kern)。书的作者是一位在加拿大的女性地理学家,这本书写得非常亲民,没有很学术。大家可能听说过这些事情:作为女性你在公司工作的时候,空调温度会比较低,同时女性职场穿的衣服比起男性又较少较薄。还有一个例子是宇航服等等的物品设计上会发现都是以男性作为模板。我举这些例子,再回到这本书上,意思是“你在的城市在打造居住条件和环境时,可以发现女性还有别的少数群体都没有被当作理想的使用者”。

书里有一个例子我印象深刻。作者问:“女生会想在什么样的公共空间里玩耍”。作者提到(面向男生的)篮球场却很多。我觉得作者没有“女生不打篮球”的意思,她更多可能是想表达,“你在设计这些公共场所设施的时候,你可能是在服务于一个刻板印象的需求”,一般都是在服务男性的需求。那女性呢?

在书里,作者提到你要是去问女孩子的话,反馈是“我会需要一个能够面对面,我们好好聊天的地方”。像公园或者是图书馆之类可以满足这个需求,但是会不会有更加开放一点的场所给设计出来呢?像之前别的嘉宾有提到,她们提出开发方案要给委员会申请批准;委员会要去检查方案主题是不是符合我们对管辖区的展望。我觉得这些展望里要加一条以女性需求为导向,现在这条并没有被广泛应用,但我觉得很有必要,因为我们女性的需求可能会不一样,比如说孕妇或者妈妈。现在社会有更多父亲也参与进来抚养孩子,但不能否认的是肯定母亲在这其中承担责任更多。母亲要去买菜还要接孩子,那是不是可以加宽人行道、降低坡道高度方便推车、婴儿车?书里还有一个例子提到,母亲在城市里开车不方便,只好坐公交车,那么你要先去买菜,然后再去工作,下班了要去接孩子,一天来来回回这个过程中你要付几次公交车钱呢?女性为什么要背负这么多?一个男性下班了就走了或者喝个酒什么的。这些例子反应了女性的需求没有被考虑到,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在整个城市规划里也作为一个展望主题被提出来,更好服务到被忽略的群体。

可凡:我想推荐一下读库的建筑史诗系列,其中有一本《木骨禅心》。我之前在论坛上也有提到过,这本书介绍了各个时代日本古建筑对中国古建筑的学习和发展。在读这本书之前我确实有听到过很多“中国古建筑在日本”的说法,就会很好奇日本古建筑跟中国古建筑之间的关系。这本书里面有非常多的实例和图解,对没有建筑相关背景的朋友也很友好。

Ludan:我个人觉得写得非常好的一本关于房地产开发的书,它里面讲了很多 decision maker 他们需要知道的事情叫做 The Real Estate Game: The Intelligent Guide To Decisionmaking And Investment。我觉得可能这个天仔可能读过,因为我是一个在哥大读房地产系的朋友推荐,觉得这个写得非常好,我可以强烈推荐,因为房地产开发其实就是金钱的游戏,很多时候没有月亮,只有六便士。

天仔:后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库哈斯的《癫狂的纽约》。很可能很多学建筑的朋友并不是很喜欢他,但是我觉得这本书给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他的个人的风格非常明显,他之前是写剧本的,后来去做建筑了,辞藻非常华丽。因为他的词汇非常生僻,导致我看了好久才把这本书看完。它有很多插图,如果对于曼哈顿城建史感兴趣的同学就可以读一下。然后我还看到提问题的姐妹提到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我就想起来有个电影叫做 Motherless Brookyn,可能跟城市规划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但是它里面那个角色有 Robert Moses 还有 Jane Jacobs,很明显就能看到它那个角色对应着那些历史人物,其实还蛮有意思。如果是对城市规划的话题感兴趣的话,我觉得还是可以看一下。

竹子:我本科的时候对古建筑很着迷,也想推荐一本古建筑相关书籍,《不只中国木建筑》。我当时在台北的诚品书店来来回回看了好几次,总算下定决心买回来了。这本书很适合普通爱好者随便看看,从文字到插图和排版都趣味十足,内容也不高深,很容易看。对里面一句话印象很深:“传统好像一条路,每一次回头,都会看到我们是从什么地方出发,打算往什么方向走下去。无论如何弯弯曲曲,都是路。”

作为一个学渣,我在学校也很少读理论书籍。很多理论书籍抽象难懂的程度堪比哲学书,读完了两眼一抹黑,啥也没理解没记住。我上学时候大量的时间都花在看大师作品集上,建筑学院的图书馆一般都很舍得花钱买大开本的全彩页印刷的建筑作品合集。普通爱好者可以去诚品书店、方所或者本地图书馆翻翻这样的书,看看图片就好了,权当培养审美,了解一下“公认的好的建筑都长什么样”。

另外推荐一本非专业人士写的建筑类散文集,我很喜欢,叫《幸福的建筑》,作者从一个文人的角度对建筑、城市和美学的见解让我觉得很有启发,文字平实但很有道理。也许他是旁观者清。

【附录】

嘉宾推荐书目和电影:


   🌐 关于WomenOverseas她乡:

WomenOverseas她乡是一个属于华人女性和非二元性别者的全球性社区,我们一直致力于提供一个自由表达、相互支持、共同成长的平台。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们共同组织了近三十场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包括分享会、交流活动,以及通过公众号、小红书和播客等平台分享了大量优质内容。从北美博士成功求职的经验,到把兴趣爱好转化为生活重心的人生故事,再到在异国他乡做职业篮球运动员的奇妙经历,我们一直试图通过各种生活故事,呈现出更广阔的世界和更多样的人生选择。WomenOverseas她乡不仅是一个分享平台,也是一个女性交友社区,帮助很多女性在异国他乡找到知心好友,构建了情感支持体系。最近,我们还创立了女性艺术家俱乐部,鼓励和帮助有艺术爱好的女性将兴趣转化为商业机会。我们甚至把一部分她乡艺术家的作品带到了旧金山本地最大的艺术集市展示出售

🙌 如何加入WomenOverseas她乡论坛:

访问 www.womenoverseas.co...,按照提示认真回答问题,申请加入她乡论坛。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