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 未來是如何被改變的:開放性歸因。
之前的文章「你使用的語言,決定了你的未來。」提到了一個「未來模型」:
語言 --> 思考 --> 行為 --> 習慣 --> 人生。
今天來補充一下這個模型的一個前置觸發元素「事件」。
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是由不同的連貫或非連貫的單一事件所組成,當這些事件發生時,我們的大腦變產生了「念頭」,即「內化的語言」。
例如:
觸發事件 :沒錢
不論你是一發完工資就「沒錢」,還是「月光族式沒錢」,當這個「事件(事實)」發生時,你的「內化的語言」系統就開始工作了。這時就形成了一個單一的行為:
例如:沒錢 > 工資太少 > 埋怨 > 獲得心理安慰 |
這裡關鍵的思維誤區是「事件歸因單一化」。
大腦到這裡的工作就結束了,因為它獲得了「安慰」。而這個模型中最大的問題,是將事件的歸因「單一化」,從而也限制了「未來的可能性」。
當下次同樣的事件再次發生時,大腦會選擇同樣的路徑。因為大腦工作的原則就是「能不動腦,就不動腦」。那麼這將會發生什麼呢?
沒錢 > 習慣性覺得工資太少 > 習慣性埋怨 = 既定的未來
轉化成通用模型,即:
事實 > 習慣性既定事實的歸因 > 習慣性行動 > 既定結果(未來)
習慣來自於「內化語言」的輸出,這也就是我為什麼說「語言」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讓我們再來看一個不一樣的路徑,同樣是「沒錢」:
沒錢 > 工資太少 > 提加薪 > 加薪成功或不成功
(既定事實)> (開放性歸因:觀念/念頭)> (可能的行動) > (結果反饋)
還可以是:
沒錢 > 工資太少 > 嘗試增加收入 > 成功或不成功
沒錢 > 工資太少 > 嘗試換工作 > 成功或不成功
沒錢 > 花銷太多 > 嘗試節省花銷 > 成功或不成功
最大的區別在於,「開放性歸因」豐富了「可能的行動」,讓你獲得了「選擇權」,也意味著「自由」。
我們無法改變事實,但可以改變對事實的看法。
其實阿德勒的心理學中,也有同樣的理論。
任何時候,都保持對事件的「開放性歸因」,是最重要的「習慣」。
祝大家都能戰勝懶惰的大腦,成為自己的主人。
關於我:
一隻生活在南半球的烤雞。
輸出學教練,ICF 認證資質
致力於推動「輸出」的思維體系,以「輸出」推動更多人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