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專案筆記 #31》六步驟,讓你在維護專案活下來 – 數位產品功能這麼多,要怎樣安排時程?(2/4) — HeroMi
在上一篇《如何進行專案時程規劃?》中,我們有聊到,當我們加入一個軟體的開發專案時,可能會有下列三種情況:
1. 維護舊產品
2. 開發新產品
3. 研發新技術
理想上,我會希望我可以先待在一個「正在開發中的新產品」,然後這個產品,有應用到目前最流行的「主題」,數年前是區塊鏈、或者是VR/AR,而現在就是「ChatGPT」或「AI」。然後這個團隊有一位資深的前輩,可以手把手的教我,跟我說整個系統架構、軟體開發會遇到的狀況。緊接著,完整經歷產品上線的過程,接下來學習產品營運,遇到的各種奇妙狀況,並解決他。
當有了完整的產品開發週期體驗後,安排去主導一個全新的專案,題材有趣、新穎,幻想著上線後取得巨大成就,成為知名的製作人、大PM或產品總監,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要發生這種狀況,可能上輩子累積了很多的福報...。
實際狀況應該會是這樣,
你加入了一個專案,而這個專案似乎需要常常加班,加班的理由常常都是有著許多「緊急插件」,也因為如此,導致工作量很多很雜,所以增加了一些缺額,希望可以降低加班的情況。往往加入新人後,加班的狀況並沒有改善。
過了一陣子你會發現,為什麼某位資深的員工突然消失了?原因當然有很多,而你也會意識到,自己好像是來「抓交替」的。但是,你好像不能就這樣離開,因為走了這個專案似乎就掛在自己的手上,基於一個「勇於承擔和負責任的心」,說甚麼也要抓下一個交替後再走...。不是,是讓他有個好結果後再離開。
而這通常會發生在哪一種專案?沒錯,就是「維護舊產品」的專案上。
因為,「開發新產品」和「研發新技術」的開發節奏,始終是慢慢的,不管這個世界運轉的速度多快,只要產品還沒上線,就不會有立即感受的壓力,也就不容易產生各種「緊急插件」,所以只要是軟體開發的同仁,很少不喜歡「開發新產品」和「研發新技術」的。然後,一旦產品上線維運後,就都會想急著下車...,修正,是挑戰下一個專案。
不過,這邊有一個矛盾又有趣的現象。
事實上,產品上線維運後,團隊需要更多有經驗的人才,不管是PM或是工程師,才有足夠的經驗應對緊急狀況。但是,公司還是需要開發其他產品,於是A產品上線後,很多時候都會把A產品的開發工程師,或是負責的PM,調去協助新產品B,反正工程師和PM都還在嘛,有事再問就好了。
於是,後續接手的團隊,就這樣開始了A產品的維護。
正當一切都還在美好的想像時,維護中的A產品開始受到一些駭客攻擊,或是來自老闆和客戶的需求需要處理,後續接手的團隊,在無法掌握整個系統架構或資料流程的狀況下,要處理這些問題,就會耗費更多的時間。接著,老闆或客戶就會開始執意,為什麼處理時間這麼慢?為什麼需要這麼久的時間?
就這樣,內部開始各種檢討會議,討論著要如何改善?客戶的需求要如何滿足?還有,各種的抱怨與不滿。
往往會得到一個答案,那就是「系統掌握度不夠」,接手的團隊對於原本的系統架構,常常是不清楚的,而且產品功能也不一定有人可以全盤掌握。追問下去後,也常常會發現兩個因素「交接不足」和「缺少文件」。
「交接不足」和「缺少文件」往往是一體兩面的。
在傳統的開發思維《瀑布式開發》下,多半有「詳盡的文件」後才開工,但是要先弄出「詳盡的文件」,可能需要花上大半年的時間在寫文件,這段時間又不能讓開發團隊閒置,於是邊開發邊寫文件。
※註:這邊的文件指的是產品的需求文件或是規格文件。
《衍生閱讀:搞懂規格書,讓你的團隊再也不用通靈》
那工程師的技術相關文件呢?不好意思,我普遍知道的工程師,都是不善於寫文件的。加上工程師寫程式都已經會花上許多時間,要讓工程師寫文件,那真的會要他們的命。如果專案過程中,把開發時間也納入工程師寫文件的時間,那可能會花上兩倍的時間...。
於是,《敏捷式開發》的出現,似乎讓工程師有了一個救贖,從此就可以不用寫文件了。但是,這是一個美麗的誤解,雖然《敏捷式開發》強調的是「可用的軟體重於詳盡的文件」,但是不代表就不用寫文件,而是寫「剛剛好的文件」,那什麼是「剛剛好的文件」呢?這就跟看食譜一樣,每次都寫「鹽少許」,什麼是「少許」?於是又多了很多的想像...。
總之,有各種原因,導致「剛剛好的文件」,始終難以產生。
當初始成員逐漸離開團隊,系統掌握度就從100%變80%,80%變60%...。
接著,回過頭來檢討,就又覺得「交接不足」。
但是,原始團隊成員都在其他專案,或已經離開公司,也無法接交。
最後,矛頭就指向「缺少文件」。
團隊就必須面臨「處理上線遇到的緊急狀況」、「開發老闆或客戶新需求」。
然後,還要補上「缺少的文件」,避免團隊每經歷一次調動,就失血一次...。
很不幸的,大多數我們加入的專案,往往都是這種狀況。
那身為一個涉世未深的小小PM,我們該怎麼辦?
看到這種狀況,是不是都有種衝動,重新去開履歷了...。
坦白說,就算換到下一個團隊,狀況其實也是差不多,不如留下來好好觀察這個團隊到底發生什麼事。
■ 好好活下來第一步 - 專心聽,並謹言慎行
其實這一步蠻簡單的,就是「專心聽,並謹言慎行」。
但是要做到,不容易。
這是什麼意思?
因為身為一個PM,多半的時候都在「需求端」和「技術端」的中間,於是需求一直來,技術一直抱怨,越是混亂的團隊,需求越多,技術壓力越大,當然衝突也就越高。
在這種狀況下,
需求來,就好好地記錄下來,忍著,不要為了滿足需求方,就一直轉發需求單給技術。
當技術反映,也好好的記錄下來,依然忍著,不要拿著技術的回饋,直接拒絕需求方。
「忍」與「耐」,在這個階段是很重要的心理素質。
■ 好好活下來第二步 - 專心聽,拆解技術端抗拒的原因
還記得有一次,客戶希望在後台裡面,有一個頁面可以顯示用戶的「全部」資訊。
當時的需求會議裡,技術也有參與,當技術聽到這個需求時,臉色瞬間就沉重了起來。
然後表示說:「要顯示全部的資訊的話,到時候後台畫面會開不起來,會當掉喔。」
當然,客戶也就直接反應:「為什麼做不到?」
此時,技術就說:「因為!@#$%^&()(*^%*...所以做不到阿。」
客戶就更糊塗了,因為根本聽不懂技術在說什麼...。
會發生這個原因,通常都是需求端以為自己的「需求很簡單」,然後技術端以為自己的「說明很清楚」。
然後,
討論前,雙方都覺得「你應該聽得懂」,
討論後,雙方都覺得「你好難溝通喔」。
這個時候,提供一個工具,可以讓雙方快速對焦,方便說明執行的困難點,這個工具就是「循序圖」,又稱「時序圖」。
《衍生閱讀:搞懂系統功能流程,讓循序圖幫幫你》
個人很喜歡用「循序圖」來思考一個系統的流程,也可以請技術用「循序圖」來說明「困難點在哪裡?」只有先找出困難點,才有機會進一步地解決問題。
以上述提的例子「有一個頁面可以顯示用戶的全部資訊」。
困難點就是在「顯示全部資訊」,其實這個需求看起來很清楚,實際上是很模糊的。
所謂的「全部資訊」是指哪些?
是用戶創建帳號以來的全部資料嗎?
登入紀錄也要嗎?
如果是經營10年以上的大平台,那10年以前的資料也需要嗎?
如果要滿足客戶的需求,那技術就是要把全部的資料通通拉取出來,然後進行整理,才能顯示在畫面上。很常聽到的說法就是:「要顯示全部的資訊的話,到時候畫面會開不起來,會當掉喔。」
透過一個「嚴重的後果」,來讓客戶放棄。
有效,但是粗暴。
這時候要做的,其實是「拆解」技術上的難點,好好地跟客戶說明。
■ 好好活下來第三步 - 專心聽,挖掘需求端背後的真相
最近因為ChatGPT很紅,導致大家開始覺得「AI」萬能,於是開始各種天馬行空的想像。當然如果出得起錢,也願意投入時間,這個想像也許就不是想像,可惜,客戶常常給不起時間,也沒有足夠的預算。
前陣子有聽到一個需求,客戶希望可以拍一張照片,透過繪圖AI,可以生成各種不同角度的照片,這樣就可以大幅縮減拍攝、取材的時間,也不用之後還要去補拍。
舉例來說,就是拍了一張「滷肉飯」的照片,然後透過AI,生成各種不同角度的「滷肉飯」的照片。看起來好像不是太困難,難就難在「滷肉飯」只要一旋轉,飯粒、滷肉、醃蘿蔔的角度、位置、透視都會跟著改變。要實現,投入的成本可能不低。需要進一步確認的,是這樣需求背後的「目的」?
原來,客戶希望的是要做到「量產影片」,所以需要大量類似的素材,不希望都用同一張照片,於是希望透過AI來協助產生大量的素材。那如果目的是「量產」的話,也許透過各種濾鏡、特效、素材,或是剪接方式,都可以達到類似的結果。
回到上一段提到的「顯示全部資訊」這個項目。
這邊分享兩個我最常用的兩句話:
1.請問你是遇到怎樣的問題,需要被解決,可否讓我們了解?
2.請問這個需求是想要達成怎樣的結果,可否讓我們知道?
通常問了這兩句話後,客戶才會開始去思考他遇到的困難,有些時候可能「工作流程改善」,就可以解決。
回到上一段提到的「顯示全部資訊」,這件事情上。
後來從客戶那邊了解後,其實是當他們發現可疑的用戶時,希望可以快速的查詢這位用戶的過往資訊,來初步判斷是正常用戶,還是「可疑用戶」,例如登入、儲值、各種操作...等,方便進行是否能進行「封鎖」的判斷。
也就是說,其實客戶的需求主要是針對「資訊安全」提出的需求,這樣的話,未必要提供一個「全部資訊的頁面」,反而重點是在各種操作的監控。
例如:
1. 從非經常性登入區域的IP進行登入
2. 連續輸入錯誤的帳密資訊達5次
3. 非平常習慣登入的時間
4. 連續儲值失敗次數達3次
於是這個頁面要顯示的資訊就可能如下所列:
1. 基本資訊 (帳號、暱稱、最近一次登入時間及IP…等)
2. 登入/登出紀錄 (時間、IP、裝置...等)
3. 儲值紀錄 (訂單編號、儲值時間、金額、IP、裝置...等)
其中顯示的資料也未必要全部,需要的是「有效資料」,也就是說顯示足以判斷的資料量即可,可能是7日、也可能是15日,甚至是30日的資料,再多,就未必是有效資料了。
如此一來,技術也不會因為要顯示過多的資料,而拚死反抗。
■ 好好活下來第四步 - 建立「需求追蹤表」,並定期追蹤
其實我們都知道「需求」需要被追蹤,但是,常常是「需求來自四面八方」,有老闆的、有大客戶的、有臨時被駭客攻擊的,我們要怎麼安排這些需求?
最常被拿來用的工具就是「時間四象限」,如下圖(A):
將事情分成四種組合「重要且緊急」、「重要但不緊急」、「不重要卻緊急」、「不重要且不緊急」。
確實,我自己在安排工作時,是很經常透過這樣的概念在安排。
只是這邊有一個地方要理解,如果這項工作是「自己可以全權決定的」,那使用這個概念安排工作是沒問題的。但是,如果這項工作是「要大家決定的」,那就不一定了。
因為我覺得的「重要」,你可能覺得「不重要」,而我覺得「不緊急」的,你卻覺得「緊急」。於是,團隊如果沒有對「重要」、「不重要」、「緊急」、「不緊急」,有一個判斷的基準的話,這個工具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會變成爭執的來源。
而我個人更喜歡用圖(B)的概念去思考,我自己命名為「價值四象限」,畢竟產品會被誕生出來,就是要取得「商業價值」,講白話就是「要賺錢」,怎樣的需求優先度是高的?當然是「做了會賺錢、不做會賠錢」,所以優先順序如下(建議):
1. 做了會賺錢、不做會賠錢
2. 做了不會賺錢、不做會賠錢
3. 做了會賺錢、不做不會賠錢
4. 做了不會賺錢、不做不會賠錢
當然,用「賺錢」和「賠錢」來思考,只是一種例子,目的是要界定出「什麼是重要?什麼是緊急?」
我們也可以用「老闆生氣程度」當X軸,「需求方講話分量程度」當Y軸,目的就是要找出「重要和緊急的標準」,並讓團隊有一個「共識」或「基準」。
注意,工具是死的,團隊是活的。
另外,這邊提供一個「需求追蹤表」的範本,如下表:
■ 好好活下來第五步 - 不是什麼需求都要寫到「需求追蹤表」,你還需要「事件處理紀錄表」
當我們知道要「追蹤需求」後,往往會發生一個令人困惑的點,那就是「PM要追蹤全部的需求嗎?」
因為在「維護舊產品」的專案上,需求的來源大多數都是「客戶」。而通常接收需求端的最前端,不一定是PM,反而是和客戶有較密切關係的「客服」,或要經營客戶關係的「商務」,如下圖。
要填入「需求追蹤表」的,大多是無法當下處理的需求,可能是「新功能」、「數據分析」,還有「修BUG」,當然也是有些嚴重的BUG是需要當下立即解決,不是所有的BUG都可以放個好幾天才處理。
另外,有一些需求,則是必須當下處理的,因為客戶的需求是24HR的,一款維運中的產品,也需要考量24小時的人力,但是,在這種狀況下,PM並無法24小時協助處理,於是有些「事件」就必須授權讓客服及維運工程師處理。例如:突然無法登入、畫面打不開、查無資料、畫面突然跑版...等。
而這些需求則會被填入一份叫做「事件處理紀錄表」中。一方面可以管理事件處理的效率,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來分析「都是哪種類型的事件」,經常性發生的問題,就需要提出改善計畫,安排後續的優化。
例如:如果無法登入的次數太過於高,需要專案討論發生的原因,是因為流程有問題,還是系統有問題?分析完之後,安排在後續的版本進行處理。而這種就是屬於「做了不會賺錢,但是不做會賠錢」的類型。
■ 好好活下來第六步 - 盡可能地了解你的產品
通常我們加入一個新的團隊,對於當下的產品,肯定是不熟悉的,前台有哪些功能、後台有哪些功能,掌握度也不會太高,突然有一個客戶,希望說可以在A頁面的B功能,擴充C選項,這個時候如實轉達這樣的需求,但是你連A頁面長怎樣都不知道,請問該怎麼辦?
當你理解A頁面的B功能後,想要擴充C選項,於是你問了甲工程師,甲工程師說他是前端工程師,這個要乙後端工程師負責,於是你去問了乙後端工程師後,乙後端工程師回說,這個要去找丙資料庫管理師(DBA)處理。
後來你找到了丙,結果丙跟你說他只負責執行,所以要擴充什麼東西需要有人告訴他。好吧,到這邊你可能心想,「煩死了,怎麼這麼麻煩,都推來推去的。」
於是請客服再次和客戶確認,想要擴充的C選項的具體內容。再次和丙討論,也確認好要擴充的項目。再次跟乙後端工程師確認,乙後端工程師也說沒問題。緊接著,和甲前端工程師確認後,也說沒問題。
到了驗收的那一天,突然發現出問題...。
什麼問題呢?擴充的C選項,不支援多國語言,也就是切換成英文時,還是顯示中文。
於是,被客戶退件,請問你該怎麼辦?更重要的是,下次該怎麼辦?
其實很多時候是這樣,我們接手別人的產品,對於產品的結構、系統架構、資料流程、資料結構都很不清楚,這時候又有很多需求和BUG一直迎面而來,又有時程壓力,如果沒有軟體架構的概念,真的會很想死。
而「軟體架構的概念」,也不是看一本書,隔天就能應用,需要的是思維的轉換,更要換成工程師的思維,我們卻常常不知道要轉換,反倒是覺得工程師的思維很奇怪...。
在這個階段,建議盡可能的「研究產品」並嘗試畫出「系統架構圖」,畫系統架構圖並不是專屬於技術的工作,反而是了解一個產品結構最快的方式,在接觸一款產品時,我第一時間會執行的,都是畫出「系統架構圖」,透過畫系統架構圖的過程,讓自己了解整個系統,和技術討論才不會雞同鴨講。
《衍生閱讀:搞懂系統架構,讓你知道工程師在說什麼!!》
■ 結論
其實在「維護舊產品」的專案上,最麻煩的就是「需求」、「修BUG」和「緊急事件」同時來。剛加入這種專案的年輕PM,最常的困擾就是「沒有方法」面對這樣的狀況,搞得壓力爆棚,只能找同為PM的朋友,一起取暖。
站在老闆立場,總是希望產品穩定、滿足客戶、盡快交件,這樣才能有穩定的收益。在談擴大客群之前,先求的應該是穩定。不過現在大家心裡想的,應該是「老闆就是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老闆就是想要「需求」、「修BUG」和「緊急事件」都可以瞬間搞定。
但是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在「需求」、「修BUG」和「緊急事件」持續湧來的狀況下,透過上面提到的六招方法,好好的排出你的「優先順序」,讓老闆知道「需求持續在解決」,盡而讓老闆心安。只要老闆心安,很多問題就都不是問題。
某天我們從長輩那邊接手一台15年的二手老爺車,請問你接手的時候是希望「可以跑很快,但是常維修」,還是「可以穩穩開,不要常維修」,哪一種?重點應該會先放在「維修」,對吧?總是希望開出去兜風的時候,不會突然卡在路邊。你什麼時候覺得這輛二手老爺車可以讓你安心,那老闆期待的,就是這個專案什麼時候可以讓他安心。
—
大家好,我是 數位產品開發教練 – 陳俊聖/廣三/HeroMi
17年數位產品開發經驗。經手至少80個大小專案。
擅長解決與工程師的溝通問題,幫你建構工程思維。
如果有任何想法,歡迎留言或發信給我,希望可以幫到你
我的信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LINE OA:@hero-mi
歡迎加入粉絲團:數位產品開發教練 – 陳俊聖/廣三/HeroMi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但是歡迎按讚、訂閱、分享。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