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專案筆記 #33》研發或應用新技術前,請先想想「商業價值」- 數位產品功能這麼多,要怎樣安排時程?(4/4) — HeroMi未命名

HeroMi/Jason
·
·
IPFS
·

2023年可說是AI大爆發的一年,記得在去年的時候,和一位朋友吃飯聊天,當時這位朋友在工作上遇到一些瓶頸,想找我聊聊,當然,朋友有需要,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在過程中,這位朋友問我,接下來甚麼產業可能會有機會,區塊鏈有機會嗎?我就分享,其實區塊鏈的狀況,和數年前大家爭相討論的5G、AI、大數據一樣,都是很有前瞻性的技術,但是,有一個心理建設需要先建立,那就是「殺手級應用」必須出現,才會真的有爆發性的成長。

什麼是「殺手級應用」?

殺手級應用(Killer application)是指一個極具價值的電腦程式或服務,其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或必要性,而消費者願意為這個程式或服務購買特定硬體、軟體產品、作業系統產品或服務等。換言之,消費者購買了相關硬體,很可能只是為了執行這項應用,是故,殺手級應用能有效提高其所執行平台的銷量。
–《wiki 維基百科》

簡單舉個例子,

你覺得「網路」是殺手級應用嗎?

「網路」本身是一個技術,但是不屬於應用,而建構在網路上的「Google」就是一種殺手級應用,在「Google」上你可以找到任何你想找的資訊。

「觸控螢幕」也是一個技術,但是不屬於應用,而「iPhone」就是在觸控螢幕上的殺手級應用,觸控螢幕早在「iPhone」之前就已被使用在手機上,只是「iPhone」不只是一個觸控螢幕的手機,更結合了相機及mp3撥放器的功能,因此,「iPhone」就變成手機市場的殺手級應用,重新詮釋手機的樣貌。

那「區塊鏈」呢?

雖說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創新技術,但是,目前卻尚未出現真正的殺手級應用,這些年確實也產生出許多討論度很高的項目,例如:「虛擬貨幣」、「元宇宙」、「DeFi (去中心化金融)」、「NFT」...等,到現在來看,似乎都還無法真正普及。

回到一開始朋友問我的問題,「區塊鏈有機會嗎?」,區塊鏈這個新技術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需要思考的是,在「區塊鏈」上,怎樣的「應用」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即便是「虛擬貨幣」,真的有辦法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嗎?前幾年常聽到可以用「虛擬貨幣」來消費,可是有多少人真的會這樣使用,我需要先用新台幣去買虛擬貨幣,再用虛擬貨幣去商店消費,為什麼我不直接使用新台幣消費就好?

當然也會有人說,虛擬貨幣可以跨越國際,但是現在換匯其實非常的方便,所以如果想要透過虛擬貨幣去買美金,其實也不是那麼方便,銀行換匯會有手續費,但是透過虛擬貨幣交易也會有礦工費,加上你要做到買虛擬貨幣、和透過虛擬貨幣交易,你需要先具備交易所的帳戶、搞懂虛擬貨幣的冷錢包或熱錢包,再來就是認識一些區塊鏈的常見貨幣,例如:比特幣、乙太幣、USDT/USDC,了解什麼是穩定幣...等。

這些關於區塊鏈的知識,對於一般民眾太遠、也太不容易理解,要普及的難度太高。

今年大爆發的ChatGPT也是一樣,雖然年初討論度很高,但是事實上,只有在科技產業的我們,才有實際的感受,身邊不在科技業的朋友,基本上是無感的。

這個時候如果老闆跟我們說:「現在AI是最流行的主題,我們也要跟上AI的潮流,接下來請各位PM提出AI相關主題的開發計畫。」

請問,各位PM們,我們該怎麼辦?

首先就是要釐清「老闆說的AI是指什麼?」,「AI」其實是非常廣泛的主題,像是自動駕駛、AI繪圖、聊天機器人、人臉辨識...等,這些都是AI相關的發展。

對於「AI」這個領域來說,「ChatGPT」已經是一個「殺手級應用」,「ChatGPT」很直接地改變許多人的工作型態,也相當有效的對「Google」造成了威脅,於是AI在2023年上半年的進展,非常的快速,快的讓人感受到壓力。

因此老闆提到的「AI」,很有可能就是因為「ChatGPT」,畢竟2023上半年的討論度實在太高,雖然最近有點降溫,但是影響依然存在。這時候要先思考,老闆想的到底是「一個像是ChatGPT」的AI應用,還是「應用ChatGPT」的工具,這個就必須先釐清,因為這兩件事是截然不同的。

 過去我們在研發一個新產品的時候,常常都是先選主題,再開發產品,然後進入市場驗證,如下圖。由於不知道這個產品是不是真的有它的市場,而為了提升產品的成功率,花了很多的時間在做「選定主題」,因此有所謂的「商業分析」、「商業計劃書」、「市場調查與分析」、「人物誌」...等,事前做足了功課和準備,才會進入產品開發。

這時候有一個很常見的盲點,往往這個「主題」都是我們自己的主觀猜測,然後去找各種「看似客觀」的數據來佐證,說明「設定的主題真的有它的市場潛力」,讓老闆或是投資人相信確實有其「商業價值」。

如果依照傳統的專案開發方法,又需要產品經理或專案經理,提供盡可能清晰且完整的規格文件、需求文件、流程圖,於是在正式開發時又花了很多時間,近代就衍伸出「最小可行性產品 (MVP)」和「敏捷式開發」的方法論,希望讓產品盡快進入市場,快速取得回饋後修正,再進到市場驗證,逐步提高成功率。

《延伸閱讀:開發新產品,請試試「最小可行性產品(MVP)」
《延伸閱讀:搞懂敏捷式開發,避免掉進導入陷阱

這樣的方法很好,但是,還是會遇到一些困難,其實就是「錢」,開發需要資金,市場驗證也要費用。前期的市場調研需要投入時間與人力,等到收集好相關數據並進行分析,可能就已經過1-2個月,接著進行開發,如果要開發出一個可運行的產品,最少也要預估4-6個月,光是產品需求確認、開發環境與底層建置,就需要1-2個月,再花2-4個月開發,已經是很順利的狀況,預估也要準備200萬左右,這還是以非常省錢的方式預估,還不保證可以回收。

那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同樣以「AI」為主題,甚至收斂為「應用ChatGPT的工具」,這時候先不急著找「產品主題」,而是著手尋找「業務痛點」,也就是去尋找「可以透過ChatGPT解決的痛點」,最好是身旁有朋友提出工作流程上的抱怨,這樣的抱怨很高機會就是「痛點」。

如果單純透過ChatGPT就可以改善,那還不足以成為「產品」,因為直接使用ChatGPT就可以了。真正要尋找的,是可以透過「應用ChatGPT的數位工具」來協助改善業務流程的「痛點」

這樣講,有點玄。

舉個例,以往我們做會議紀錄的時候,是不是都需要一位專門寫會議紀錄的助理,搭配一支錄音筆,在會議的過程中邊錄音、邊做紀錄,等到會議結束後,整理一下會議紀錄後再寄送給與會的成員及相關利害關係人。

但是,現在如果有一個工具,他可以解析錄音的內容,產生文字稿並整理重點資訊,接著自動生成一篇會議紀錄的Email,這樣是不是可以大幅減少撰寫會議紀錄的時間。

這個工具的關鍵就在於三個步驟:

1.語音轉文字
2.重點整理資訊
3.撰寫Email

而在這三個步驟中,盡可能思考是不是有「現成的技術」可以解決,如果有的話,則先手動利用現成的技術去實現先前的設定「解析錄音的內容,產生文字稿並整理重點資訊,接著自動生成一篇會議紀錄的Email」,在實踐的過程中,挖掘流程不足的部分,並記錄下來。

接著會發現,手動執行的過程還是很花費時間,也就是說「單靠ChatGPT並無法改善流程」,需要其他技術的整合,而這個整合多個技術的工具,才是我們要開發的「產品」。

當這樣的產品確實可以滿足部分人的需求時,接著要思考的是「市場規模」,畢竟可以解決部份業務的需求,未必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以剛剛的「會議記錄產生工具」來說,應該沒有不開會的公司,甚至有很多公司的會議多到不可思議,而開會本身就是一件很高成本的事情,如果可以從本來花3小時整理會議紀錄,變成30分鐘就可以搞定,那確實有機會打進許多公司。

如果評估下來,「會議記錄產生工具」確實有他的商業價值與市場規模時,接著要考慮的是「怎麼收費」,這樣的工具是開放在網路上讓用戶免費使用,但是掛很多廣告收取廣告費?還是,限制錄音檔的長度,免費使用只能上傳30秒,付費會員可上傳15分鐘,VIP會員可以上傳2小時?或是,免費會員一日只能使用一次,付費會員可以每日使用三次,VIP會員每日可無限次使用?

不同的設定,將會影響到未來產品的功能、以及銷售的方法,是要提供一個B2B的企業用工具,還是B2C的個人輔助工具?都必須好好思考。

最後才是真正進入開發的階段,整理流程如下圖。

過往很多專案都花了太多時間與成本在「開發」,花太少時間在「前期驗證業務痛點」,重點在於「驗證痛點」,而不是貿然開發。透過這樣的方法,讓目前的團隊,在有限的資源下,快速驗證業務痛點,如果當下的業務痛點只需要透過流程改善,那就不需要開發;如果不具備市場規模,那就果斷放棄;如果沒有明確的商業模式,那就先擱置一邊。

就這樣,今年三月啟動的專案,經過四個月的努力已經開始有現金流,甚至都還沒正式投入開發,就已經創造收益,未來的價值,相當讓人期待。

開發產品,只是實現產品價值的方式之一。
在開發之前,需要先證明產品價值;不是開發之後,再說服老闆或投資人,我的產品很有價值。

《歡迎加我好友,幫你成為一位TPM》


大家好,我是 數位產品開發教練 - 陳俊聖/廣三/HeroMi
17年數位產品開發經驗。經手至少80個大小專案。
擅長解決與工程師的溝通問題,幫你建構工程思維。

如果有任何想法,歡迎留言或發信給我,希望可以幫到你
我的信箱:
[email protected]
我的LINE OA:@hero-mi
歡迎加入粉絲團:數位產品開發教練 – 陳俊聖/廣三/HeroMi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但是歡迎按讚、訂閱、分享。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HeroMi/Jason大家好,我是 數位產品開發教練 – HeroMi/Jason 17年數位產品開發經驗。經手至少80個大小專案。 擅長解決與工程師的溝通問題,幫你建構工程思維。 如果有任何想法,歡迎留言或發信給我,希望可以幫到你 我的信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BLOG:https://hero-mi.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我的專案筆記 #35》軟體產品全生命週期:從商業分析到專案實現

《我的專案筆記 #34》身處軟體外包公司的PM,又該怎麼辦?- 數位產品功能這麼多,要怎樣安排時程?(補充) — HeroMi

《我的專案筆記 #32》開發新產品,請試試「最小可行性產品(MVP)」 – 數位產品功能這麼多,要怎樣安排時程?(3/4) — HeroMi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