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 人物誌 @MaxJames 理性與感性的愛書人!姆斯的自媒體工作流

閱讀筆耕
·
·
IPFS
·
姆斯的自媒體工作流就像半導體封裝一樣:精準、踏實、篤定!
IMO 人物誌 @MaxJames 理性與感性的愛書人!姆斯的自媒體工作流

本次 Matters【創作者經濟 IMO】頻道到的嘉賓是「姆斯的閱讀空間」 站長 @MaxJames(以下簡稱姆斯),從事半導體科技業,下班後投入自媒體經營,以部落格為主力,之後衍生觸及至 Podcast、FB、IG、YT、電子報等等。

以下是主持人 @閱讀筆耕 兼紀錄員的文字速記,讓我們重溫一下是次語音活動的精華。


■ 開場自我介紹

若只能用上三個標籤,主持人想使用 #科技業、#閱讀、#寫作 等關鍵字來標記姆斯。


■ 姆斯的創作心路歷程訪談

1. 什麼樣的契機接觸到「閱讀」和「寫作」的?

閱讀習慣:自幼受到母親的薰陶

小學時期,受到母親「身教」的影響很大,會推坑姆斯閱讀一些文學作品,例如《孤雛淚》、《亞森羅頻全集》⋯⋯。

寫作習慣:別想太多,先開始寫

科技替代役服役期間,有充分而規律的時間閱讀,萌生了想要透過書寫的想法:一方面讓自己對這本書的理解更充分,也想分享這些感想/收穫給更多人知道:

  • 一開始在痞客邦寫,後來斷更/放棄了,自覺寫得不是挺好。

  • 書的力量
    讀完《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重燃熱情,想照著書中「生命設計」的方法實踐看看。

  • 人的鼓勵
    2020 年 5 月參加 @Waki瓦基 舉辦的「子彈筆記工作坊」課程,瓦基給姆斯的建議是「不用想這麼多,直接先開始寫」。

  • 好的開始
    2020 年 8 月 8 日,在方格子發布第一篇文章,是關於《如何閱讀一本書》的讀後感,在平台上以及讀書社群獲得的不錯的迴響,增添了持續下去的信心。


2. 姆斯原本是 Matters 和方格子都有經營,後來只留下方格子,想請問其中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基於自架站 SEO(搜尋引擎最佳化)的考量,方格子後台有整合網址(Canonical link)功能,但 Matters 無。

 
創作者在各大部落格平台張貼一樣的文章時,可以透過 Canonical link 功能來指定哪一個網址是主力,讓搜尋引擎知道「以誰為主」哪個網址是最重要的。這樣子有助於提高搜尋引擎的理解,避免重複內容對於網站(自架站)排名的負面影響。
 
方格子後台有整合網址(Canonical link)功能

另外一個原出自情感因素、紀念性質——姆斯重啟寫作之路後,第一篇文章就是發表在方格子上。


3. 請教姆斯為一本書「做筆記」的方法

數位工具:Evernote

姆斯使用的數位筆記工具是 Evernote。

在讀一本書前,習慣先將這本書的目錄大綱謄寫一份貼到 Evernote 裡面,方便閱讀過程中互相參照著看;採用「邊讀邊做」的筆記方式,除了 Evernote 中預設的黑體字是內容的整理外,也會插入紅體字寫下自己的想法、觀點。

實體工具:標籤紙

看到書中的金句、有趣的段落,姆斯會用「黃色」標籤紙把它貼起來;其他有感觸的素材,就找另外找顏色的標籤紙來標註。一本書只會用上兩種顏色的標籤紙。


4. 姆斯的文章動輒 2000~3000 字起跳,處理這麼大的文字量,是如何「從零到有」產出一篇長文的?

不是一次寫完,給自己「後退一步」的視野

  • Day 1
    用心智圖軟體(Coggle)梳理文章大綱 H2、H3。多數情況下,文章大概會有五至六段(開頭、中間三至四段、結尾)。

  • Day 2~Day 4
    下班後時間,每天固定先寫一個小時左右,每天大約可以推進ㄧ至兩段。

  • Day 4~Day 5
    初版完成。

  • Day 6~Day 7
    利用這段 CD 冷卻時間,自己得到了「退後一步」比較大局觀的視野,再次重新檢視這篇文章的修訂;於週日晚上發布文章。


5. 姆斯經營的平台蠻多元的(部落格、FB、IG、YT、Podcast⋯⋯),如何兼顧,工作流程是怎樣的?

一魚多吃,素材再利用

  • 部落格文章:週日晚上發布最新的一篇文章 A。

  • Podcast:週一晚上發布 Podcast。

每天寫完一部分文章後,就開始錄製一些音檔,也採取「不是一次錄完」的方式;Podcast 素材不是取當週的最新一篇文章 A,而是從更早前的已發布文章中打撈,大約與 A 有間隔兩至三週的落差。

  • YouTube:內容和 Podcast 同步。因為使用了 YT 授權音樂的關係,因應使用條款中規定創作者要把內容上傳於 YT 的要求。

  • FB、IG:圖文包形式。從文章 A 取材,週五發布。

  • 電子報:定調為推播部落格最新文章內容,週六發布。


6. 接觸過這麼多自媒體平台的心得、感觸?如果有一個新手想要踏入自媒體經營,你會給他什麼建議?

先鎖定一個平台作為主力,每一個平台都有它獨特的價值(特色)。

接下來,首要之務是「維持穩定更新頻率」(產出量不一定要很大量很密集,但是每次更新的間隔天數要是固定的),站穩習慣後,再往其他平台做延伸。


7. 姆斯看的書籍種類還蠻廣泛的,你是怎麼樣選篩選一本書,決定要讀它的?

最主要也是最依賴的篩選方式,是「定期逛書店」現場翻一翻書、試讀一下、感受這本書究竟適不適合自己。

其他輔助方式包括了:所關注 KOL 的推書、國外書評網站(如果是外文翻譯書的話)。


8. 今年的閱讀,截至目前為止最喜歡的一本書?

非文學類作品最愛《晶片戰爭》,很淺顯又精彩地描述了半導體產業的前世今生。

偏文學類作品推薦《移工怎麼都在直播》,觸及了我們平時難以體驗到的各種人生境遇和文化衝突。


9. 萬年論戰「讀文學書有用/無用」你怎麼看?

姆斯認為,「有用/沒用」其實很難輕易地去分辨、界定。

很多的感觸、感動的價值並不是「實用」可以去框架的。有些實用書籍乍看很有用,但效果未必有你以為的大;許多文學書乍看不知何用,但有時候反而能帶給你更大的影響。

「我一直相信閱讀是有很多面向的,如果只追求實用會錯過很多有意思的風景。」姆斯說道。

@閱讀筆耕 🙋 響應

的確,對於同一本書,每個人心中感受程度都不同,或許不用這麼執著地用二分法來描繪這件事情。

故事,是價值觀的投射,剛讀完的當下,看似(非即戰力)在生活起不到多大作用;但若拉長時間的尺度,其實它會潛在地影響我們對事物的判斷,也就是滲透到潛意識裡了,我是這麼想的。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閱讀筆耕從 2020 年 8 月開始寫字 https://linktr.ee/penfarming 金融職人|文案編輯|雜食性閱讀者|Heptabase 愛用者 🌐 區塊鏈教育平台【鏈習生】團隊成員 🗞️ 電子報【創作者經濟IMO】主編 👤 臉書專頁【閱讀筆耕】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卡片盒筆記 ze7|靈感不是偶然,而是可以設計的系統:播種子與巡田水

創作者經濟 IMO 📣 週報 #79|不是做自媒體,是做自己「有興趣且能掌控的事」

閱讀筆耕|送你錢 SOLV 空投!幣安 Megadrop 積分任務手把手圖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