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和精神内耗--焦虑就是焦虑,不是精神内耗,不是自寻烦恼

江上小堂
·
·
IPFS

这两天,《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火了,引发了好多人的共鸣。面对汹涌而来的舆情,大多数人交口称赞。但也有少数清醒的人对视频持怀疑和批评的态度。认为这是歌颂苦难,而对苦难的原因缺乏反思。我非常赞同。

视频中,作者将重点放在描述二舅的苦难、歌颂他不自暴自弃,顽强挣扎和知足常乐精神,来反衬不言自喻拥有更好条件的我却陷入了“精神内耗”。通过三天与二舅朝夕相处,作者的心病就治愈了。作者暗示与他一样的都市年轻人,二舅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努力挣扎都不抱怨,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抱怨甚至索性“躺平”,“摆烂”呢?直击当下年轻人在内卷与躺平之间的犹豫心态,妥妥的正能量。

我感觉“精神内耗”这个词是视频的亮点,富有深意,具有暗示性和导向性,可以说道说道。

“精神内耗”是个心理学术语,通俗的说法就是想得太多、无中生有,妄念多疑,自寻烦恼。“精神内耗”会消耗大量的心理资源,导致精神疲惫。而无益于解决问题,是做无用功和做负功。

显然,作者这里的“精神内耗”是指当下无处不在的焦虑。勿需置言,观众和读者都心领神会。作者有意将焦虑转换成“精神内耗”,无外乎是说,人们的焦虑是焦虑者自身的原因,而不是来自外部的原因,是内耗而不是外耗。

但事实并非如此。都市人,特别是都市年轻人的焦虑是真实的,充满于人生的每个阶段,从童年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晚年;遍布于生活中的每个场景,学习和升学,择业与求职,攒钱与购房、婚恋与生育。职场中996的加班文化与内卷。人们无时不刻面临着各种的压力。还面临着不对等和过度的竞争,焦虑由此而生。对于大量的“小镇作题家”,由于地区的落差和在都市缺乏背景,在升学和求职过程中更加困难。长年累月大量机械式重复式的作题训练,千军万马考编制。童年青少年时代本应玩耍的快乐被剥夺,睡眠被剥夺,繁重的学业和工作透支了身体,而收入却低于付出。焦虑在家庭和社会中传递,相互影响,从而弥漫于整个社会。伴随着疲惫、低落、冷漠、无奈和愤懑等负面情绪。像夏天的桑拿天,潮湿而沉闷,笼罩着一切,无处可逃。

如果一个社会,大量年轻人付出了百般的努力,却不能够获得一份与其教育背景相当的工作和得到保障其基本生活和未来结婚生子的收入,那肯定不是自身的原因,而是社会结构和竞争机制不合理。大量螺丝钉被加工出来,精致的或粗糙的,但却没有安上这庞大机器的机会,闲置着,或作为备用,或将就着寻得一个位置。

作者觉察到了问题,但却回避了产生的原因,将产生焦虑的原因归于自身。于是提出的解决办法也引导到了错误的方向。暗示人们应反求诸己,像二舅那样认命和知足,来消除自身的焦虑。但他的二舅真的快乐吗?这非常值得怀疑。作者未免自作主张,将二舅的痛楚、无奈和麻木强作欢颜。

对于逃避问题,鲁迅早就有深刻的洞察。他在《论睁了眼看》中写道,“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今天读来,仍然触目惊心和感到悲哀。

那些被视频感动的人,也只是获得暂时的感动和安心。回到现实,焦虑又会重新袭来。回避问题既不能消除都市年轻人的焦虑,也不能改变广大农村中二舅们的命运。

视频最后倡导牺牲,这是最令人难以接受的。在和平年代,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所有人的付出都应当有相应的回报。大言炎炎鼓吹没有回报的付出就是别有用心,把人当傻子,为虎作伥。

总之,焦虑是真实的,无时无处不在。焦虑主要来自于外部有形和无形的压抑,来自于不对等和过度的竞争,来自于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剥夺,不是自寻烦恼,不是精神内耗。

2022年7月30日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