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性和随机性,哪一个对“成功”的帮助更大?| 自由职业4周年Q&A

林安
·
·
IPFS
关于随机性和规划性哪个重要这个问题之上,是不是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热情和使命,我们的内在动机到底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林安。今年5月,我正式进入了自由职业的第5年。

这阵子一直在感慨人的际遇真的很奇妙。4年前一个试试看的决定,一试就是4年。

读书时说毕业后要去南方小城定居的我,毕业后一直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努力着。

刚毕业时说我不想做职场女强人,不想管别人也不想被人管,那时候只想做自己擅长喜欢的工作,业余时间谈谈恋爱,遇见一个人在30岁左右结婚成家,过囿于厨房、昼夜与爱的小日子。

没想到4年后的今天我创立了自己的“一人公司”,开始搭团队创业了。

这种人生走向,20岁出头的我怎么也想不到。

5月初,我在公众号征集了一波4周年的读者提问,收到了非常多有意思的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是:

我把这个问题抛到「厅友俱乐部」的会员群里,没想到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有的人认为规划不可控,随机性更重要;

有的人认为认真做规划帮助自己完成了很多目标,一旦随机就容易“废掉”。

在大家的讨论中,厅友Mandy的观点很有意思:

我在想,关于随机性和规划性哪个重要这个问题之上,是不是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热情和使命,我们的内在动机到底是什么?

随机或规划,可能更多是硬币的两面,在自我规划或与适应外界变化之间的一个平衡。 

之所以会想到这一点,是因为想到最近很火的刘畊宏的例子。按照他自己的规划,PlanA可能是做歌手当演员,各种原因没能长红;PlanB可能是做服装生意,四年也是惨败负债;之后也唱歌演戏还参加综艺,他也早就有抖音账号,发视频做带货直播,仍然没多少火花。

而在PlanA和PlanB之外,无论顺境逆境,他最大的坚持和爱好就是健身。不仅是自己健身,还要带动家人,明星朋友,上减肥综艺,甚至朋友家的狗都能被他遛出腱子肉。但那也许就是在小范围为人熟知罢了。 

然后这次疫情来了,他就火了。这是他活到50岁不曾预料到的PlanC,似乎是毫无规划又仿佛是各种规划。至少他现在是要每周规划直播,给大家设计跳操了哈哈。

那么,如果没有这次爆火,他会不会继续健身并且尽力影响更多人健身呢?也一定会的。

所以,无论是在随机中锚定方向,确认方向之后的规划,变化之后的再启程,还是过程中的规划管理和灵活调节。

如果我们能有一个愿意在不被看见、不被评价的状态下,找到自己能长期深耕的领域,热情和使命,就是一种幸福了。

这让我想起了乔布斯在一次斯坦福大学的毕业演讲中留下的一段著名观点「把点连成线」。

“We canno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ord,but we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ords”

未来不可知,我们却可以追溯过去。在追溯的过程中,也许会发现所有那些看似随机性的选择,虽然在那时那刻是一个又一个散落在各处孤独的“点”,今时今日却连成了一条“线”。

每一个选择都有迹可循,每一次曾经他人眼中无用的浪费,都在几年后显露出了它的“有用”。

人们喜欢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我想再补充一个前提:跟随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做选择,跟随自己与生俱来的兴趣做选择。这样走出来的路,才每一步都算数。

所以每次有人问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怎么办?感兴趣的事情做了一段时间发现不感兴趣了怎么办?

我都会说:那就再去尝试别的,尝试多了,总会找你喜欢的事情。也许当下它不能给你带来直接的回报,但是几年后是否会“点连成线”,谁知道呢?

上一次有人这样问我时,我举了之前的一个采访对象Oce的例子。

不做上班奴,她潜进深海,找回了生而为人的自由|100个不上班的人

我采访她的时候,她已经尝试了好几种不同的职业了:瑜伽老师、刺青师、自由潜水教练。

每一个职业都是因为发自内心喜欢才做的,但也确实在把它们变成职业的过程中丧失过热情。

于是她开始了新的职业探索。去年我发现她再次转变身份,变成了一个呼吸教练和抗焦虑自媒体博主(小红书/b站:国大海)。

Oce不是一个会严格做职业规划的人,她做的这些职业看上去也没什么相关性。但如果你仔细去想,会发现这其中的某些共通性。

瑜伽教练-刺青师-自由潜水教练-呼吸教练-抗焦虑知识型博主,这些职业培养和锻炼的是什么能力?

专注力。

瑜伽需要观呼吸,刺青需要连续几小时高度集中注意力,自由潜在上升出水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心无杂念,这关乎生命安全。呼吸教练也是需要静下来关注呼吸的职业。

Oce这么多年的职业探索,也许在外人眼中有点“不务正业”,但是多年后,这些点连成了线。

而在画这条线的过程中,她并没有做规划,而是在跟随本心做选择

Oce也是今年厅友俱乐部的嘉宾之一

回想我这几年的职业变化,又何尝不是如此。虽然很多人眼里的我自律、擅长自我管理、精力旺盛。

但其实我是一个天性极其散漫又不受约束的人。我脑子里总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和点子,讨厌规章制度、也不喜欢被管束。

但同时,我又是一个做事特别“审慎”的人(在盖洛普优势测评中,我的审慎才干排名第四)。

所以我成年之后做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在排除最坏结果之后的随机选择。那些看上去精心设计的规划,都只是遵循本心罢了。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很多时候,我觉得遵循本心就是最好的规划。

我遵循本心的方式就是感受做每件事情的愉悦程度,如果一件事情让我持续的陷入痛苦、自我怀疑甚至抑郁的状态中,我就会想办法做出改变。

我毕业后的每一次跳槽,都是在感受到“持续不开心”后做出的选择。

我选择自由职业,与其说有多么精细的规划,不如说是痛苦到极点之后的必然结果。

谁痛苦,谁改变。如果一件痛苦的事情无法让你做出改变,一定是因为“维持现状”对你仍有好处。

自由职业几年后我选择创业,也是一样的原因。要知道,几年前我是非常排斥创业的。

所以如果说规划和随机性,哪一个让走到了今天。规划大概占30%,剩下70%都是随着生活的河流漂流罢了。

漂流到今天再回过头看,意外发现过去在河两岸无心洒下的一颗颗种子,居然已开出了一片花海。

“我的点也连成线了”。

所以,希望你也别着急,今天在你的人生地图上画一个点,未来的某天回头看,它们会不会连成线呢?

关于「随机性」与「规划」,你的看法是什么?欢迎留言互动~

我决定开一个「自由职业4周年」问答专栏,每次回答1-2个读者提问。

希望能在5月结束之前回答完这些问题。

(我也录了系列视频回答这些问题,喜欢看视频版本的,可以关注我的视频号「林安的会客厅」,我会在这里定期更新。)

另外,我会在今年新开的「厅友俱乐部」知识星球里,深度拆解20+种不同自由职业的成功转型案例,提炼转型方法。

第一期拆解我自己,已经更新了2篇,明天更新第3篇。

加入星球可查看完整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厅友俱乐部」知识星球

和270+自由人一起开启「只工作,不上班」的不设限人生

这个月,我还会拆解女性职业咨询规划师娜里跑,她也是《用一年时间重生》的作者。

后面我会把深度、信息密度高的自由职业一手采访资料、转型案例拆解和思考观察放在知识星球上。

我也会在「厅友俱乐部」社群定期出现,与大家交流自由职业/创业过程中的有趣见闻。

期待在「厅友俱乐部」见到你👏


林安,《只工作,不上班》作者/播客「逆行人生」主播/自由会客厅品牌主理人。

代表作「 100个不上班的人」,持续调研跟踪自由职业、数字游民、远程办公等生活方式。


微博/公众号/小红书/b站:林安的会客厅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林安写字者,长期观察自由职业领域,喜欢一切新鲜、有趣、多元的生活方式与文化。 活着是为了创造。希望能创作出一部留世作品,它可以是文字、影像或者照片。 大陆已出版《只工作,不上班》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放弃移民和买房,他用100多万完成现代版“清明上河图”

4月复盘 | 我们如何处理闲暇,就如何过一生

作为内容创作者,我们遭受过怎样的网络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