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游民”适合大多数人吗?

林安
·
·
IPFS
我观察到一个现象:今年身边很多自由职业者的个人简介里,都多了一个“数字游民”的标签。以及很多去年离职开始去不同城市游动的朋友们,也开始自称“数字游民”了。另一方面,从前那些还在职场里,向往自由职业生活方式的人,今年纷纷开始向往“数字游民”。然而在大多数人都开始“跟风”数字游民的情况下,有多少人真的可以实现数字游民的生活方式呢?或者再退一步:到底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数字游民”呢?

今年数字游民的生活方式火了。我观察到一个现象:今年身边很多自由职业者的个人简介里,都多了一个“数字游民”的标签。以及很多去年离职开始去不同城市游动的朋友们,也开始自称“数字游民”了。

另一方面,从前那些还在职场里,向往自由职业生活方式的人,今年纷纷开始向往“数字游民”。

这种风向的转变,自然跟去年年底,国内的主流媒体们开始大力报道数字游民群体、线下空间有很大关系。

以前我认为在国内很难破圈的“数字游民”概念,似乎在疫情和多方因素综合影响下,提前破圈了。

然而在大多数人都开始“跟风”数字游民的情况下,有多少人真的可以实现数字游民的生活方式呢?或者再退一步:到底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数字游民”呢?

其实数字游民和自由职业一样,说到底是一种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固定的职业,所以厘清基础概念还挺重要的。

今天这篇文章,我就想聊聊这个话题。

我第一次接触“数字游民”这个概念是在2018年,那时候在豆瓣认识了艾莉森,通过她初步了解了数字游民这种生活方式。

那时候国内很多人第一次接触Digital Nomad的概念,而艾莉森则在大学期间就通过一个外国朋友知道了《每周工作4小时》这本书,以及数字游民这种生活方式。

我认为艾莉森算是在简中互联网圈里践行并普及数字游民生活方式比较早的传播者之一。

(2018年,我对艾莉森的采访:在7个国家的13座城市工作,她如何在路上养活自己?|100个不上班的人

什么是数字游民?

网络上的解释是:

“数字游民代表着远程办公领域的一个自然发展趋势”。只要在无线网络覆盖的范围内,他们想在哪儿办公,就在哪儿办公。

因此,在物美价廉、风景优美的城市一边旅居一边工作,成了数字游民们最钟爱的工作方式之一。

——这是我2018年搜集的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在“数字游民”概念大爆发的今年,我又问了一遍ChatGPT“什么是数字游民”,它的回答是:

以我对数字游民的理解,我觉得有几个关键词可以提炼出来:

1.依靠一台笔记本电脑就可以实现的远程办公:这里的远程办公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既要实现工作可以远程,也要实现“便携可移动”。

有些职业虽然可以线上远程,但由于工作场景里需要的专业设备太多或者存在一定的地域局限,所以游动不起来,比如一些需要专业台式设备工作的设计师和剪辑师等。

2.边旅行边工作:数字游民们去一座陌生城市是为了短暂地生活和工作,像游牧民族一样每隔一段时间去一个新的地方驻扎,随季节、生意模式的变化不定期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旅行对他们来说是体验,而非目的。

3.地理套利:很多数字游民追求的是让自己单位时间内赚取的金钱能发挥更大的效能,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

因此很多人会在线上赚取一线城市的薪水,在物价低廉的城市消费。因此大多数游民会选择东南亚或者欧洲一些物价比较低的城市生活。

以上几点,其实就已经筛选掉了大部分人。所以成为一名严格意义上的数字游民,门槛还是挺高的。

首先,你得有一份能够线上远程的工作或者技能、产品、服务。

其次,你要有非常强的平衡生活与工作,迅速融入陌生环境的社交能力,以及不定期更换生活地点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最后,想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起来,需要掌握至少2门通用语言

我觉得对大数人来说最难的部分是“如何脱离稳定的社会节奏和时钟”,进入一种不稳定的生活方式中。

自由职业以后就会发现,这个社会的基础保障体系如蜘蛛网般紧密关联,一环扣一环。

从社保、公积金到商业保险、购房资格、医疗教育政策、落户政策,再细节到注册公司、工作室,出国留学、护照签证办理,基本都是为主流职场体系内的人设计的。

脱离了主流体系后,如何得到基本政策的扶持和保障,整个社会都还在探索期。

基于上面的思考,我前阵子在社交媒体发了一段感想:

一直觉得自己以及绝大多数人是无法实现可持续数字游民生活方式的。也许可以体验一阵子,但很难持续。一直在路上漂泊的孤独感和一次又一次的分离焦虑,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以及频繁更换生活&工作地点带来的新鲜刺激和各种意外事件。

边工作边旅行其实一个比自由职业更hard的模式,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

我去年几次旅行办公的经历就是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办公,玩的心态也打了一半折扣。有时甚至在住处从早到晚工作一整天,即使窗外就是大海和美景,而这些美景看几天就腻了。反而是旅行和工作都不能做到很好。

今年我采取的策略是:把一年的工作拆解成非常忙碌、一般忙碌和不忙碌的三个阶段。

非常忙碌阶段就老实在固定的城市待着处理工作。一般忙碌阶段就偶尔来几次近郊的旅行轻办公。不忙碌的阶段就出去几个月长期旅居一阵子。

我觉得人有一个落脚点,以此展开半游民的状态是OK的。一直漂泊和一直稳定都容易让人厌倦。每年有一半时间定居在某个地方,一半时间去不同的城市旅居。这种方式相对大部分人来说,也许可实现性更高。

这段话在网上引起了一部分人的讨论,其中数字游民Jarod的一段描述我觉得挺有意思的,给我带来了新的思考。

他是这样回复的:

我觉得你这个“不可持续”的结论的前提是“高频地移动”,例如在一个地方待几个月(甚至更短)就换地方,这样自然是很累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移动速度放慢一点,移动频率降低一点,很多你上面提到的问题自然会消失。

根据我的观察,很多数字游民到后期,无论是否置业,都会形成比较稳定的移动路线和base目的地组合,也会将移动频率限制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并在这个基础上构建稳定的社交关系。

最后依然要强调的是,数字游民的地理位置自由是一种消极自由,即不被强迫出现在某个让自己产生不适的地方的自由,至于要不要靠不停地频繁移动来行驶积极自由,反而是个见仁见智的选择。

Jarod也是中国人里比较早践行并普及数字游民生活方式的人之一,他对这个群体的观察更全面,见过的样本也更多。

我目前在国内看见的样本多是一些“初阶游民”,大家都处在刚进入这种状态的探索期,因此移动频率会高一些,很容易进入各种新旧生活模式的冲突之中。

中后期数字游民群体,会形成稳定的移动路线和base目的地组合,我提到的很多问题,诸如“频繁移动带来的倦怠感”、“不安全感”、“社交圈不稳定”等,就可以解决了。

这也许是一种参考方式。

最后想说一下离开职场体系6年来,我对于国内不坐班文化阶段性变迁的一些个人观察。

涉及几个基本概念:“斜杠青年”、“自由职业”、“远程办公”、“数字游民”。

第一个阶段:2017-2018年

大家还比较向往斜杠青年,无论在职的还是自由职业,都会给自己➕一个“斜杠青年”的标签,还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词的含义。

有零星的自由职业者在网上分享相关经历,但不多。大家对自由职业的概念理解还比较模糊,甚至很多自由职业者,并不会自称“自由职业”,更多说自己具体在做的事,比如独立导演、自由剪辑师、自由译者、个体户之类的。

那时已经有远程办公类创业项目和平台出现,但无论从个体端还是企业端来说,市场环境都没到位,我那时候知道的很多项目撑了几年黄了,或者不痛不痒生存着。

第二个阶段:2019-2020年

斜杠青年开始慢慢淡出大众视野,更多人开始向往自由职业。那时候“数字游民”的概念也开始在简中互联网被更多人知晓,但对大众来说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第三个阶段:2020年-2022年(疫情三年)

各种中大型企业批量化裁员,大批人员失业,很多互联网企业被迫进入远程工作状态,远程办公、自由职业进入蓬勃发展期,从个体到组织平台到主流媒体,越来越多人和机构在社媒分享自由职业类信息和采访。也开始有相对应的灵活就业政策、个税改革政策、学术论文研究、自由职业类创业项目和平台出现。

另一方面,平时游牧海外的数字游民群体开始在国内游牧并创办小型线下空间,举办线下活动、分享会,在小圈子内引起了一波“数字游民式”生活方式的传播。


第四个阶段:2022年末-2023年

国内第一批数字游民线下空间和社区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主流媒体作为流量杠杆,把数字游民概念进一步传播了出去。再加上年底的放开,国内外数字游民通道打开,过去三年定居国内的数字游民群体又恢复了活力。

从2023年开始,很多自由职业者和刚刚裸辞的人,只要不再在固定城市生活的,都开始说自己是“数字游民”了。数字游民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被大多数人向往的生活方式。

从斜杠青年到自由职业再到数字游民,不同概念的兴起、鼎盛和衰落曲线,背后可以牵扯出很多时代背景和社会事件,也许会在将来成为历史的一个切片。

这个观察还挺有意思的,希望可以成为这个过程中持续记录的一份子。

无论自由职业还是数字游民,都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向往这种生活方式的背后,是对传统上班制度的反思,更自由、高效、有价值感的生活方式的追求。

我觉得这都是好事,世界本就该是多元的,人生也不是线性的。世界因为更多人走出家门去探索而变得有趣,像一个大型游乐场,更多可能性和想象力也因此孕育。

你想成为“数字游民”吗?你理想的生活方式又是怎样的呢?期待和你线上交流👏

下期预告:

「100个不上班的人」采访专栏更新,采访了一个两次逃离大厂后,目前在巴厘岛旅居的数字游民新人夏萌人。

期待一下吧✨


林安,《只工作,不上班》作者/播客「逆行人生」主播/自由会客厅品牌主理人。

代表作「 100个不上班的人」,持续调研跟踪自由职业、数字游民、远程办公等生活方式。


微博/公众号/小红书/b站:林安的会客厅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林安写字者,长期观察自由职业领域,喜欢一切新鲜、有趣、多元的生活方式与文化。 活着是为了创造。希望能创作出一部留世作品,它可以是文字、影像或者照片。 大陆已出版《只工作,不上班》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放弃移民和买房,他用100多万完成现代版“清明上河图”

4月复盘 | 我们如何处理闲暇,就如何过一生

作为内容创作者,我们遭受过怎样的网络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