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我采访过一个摄影记者,他拍了“敬礼男孩”

张家渝
·
·
IPFS

人啊 人啊 2023-05-11 21:40 发表于北京

 

    时光飞逝如电,人们也很容易遗忘,包括很多重要的灾难,以及人与事。
   我不相信“多难兴邦”,但坚信以人为本才是天道,这个人是指个体的人。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https://zh.wikipedia.org/wiki/汶川大地震)),还有多少人记得呢?8万多人去世啊!可是,我们能记住几个人的名字?
    翻看兄弟我当年做的新闻报道,有一条就是关于个人的故事。一个记者拍摄了一个获救男孩的故事。新闻是人学,就是要记录平凡的个人。可惜的是,这个摄影记者——杨卫华,在2015年因病去世。
    世间总是感伤累积,是我们不可抗力之痛。

   但是,我们仍然要爱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不是吗?

   


当年的报道:

儿童担架上敬礼照片风火流传

                  三岁郎铮一个礼 感动中国亿万人

       北京青年报 2008年5月20日(?)记者 张玉洪 编辑:邵延枫等



(工作中的杨卫华。由他本人提供。谨致谢忱)


八个身穿彩服的军人合力抬着一副担架,躺在担架上的小孩左臂因骨折被包扎着,但他却用稚嫩的右手向战士们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  

    杨卫华,绵阳晚报摄影部主任,在自己回首的一刹那,用手中的摄影机定格下这一瞬间。45岁的他不顾自己生病的儿子,从地震发生当天就冲到了第一线,把这个动人的瞬间传遍了华夏大地。

 这张名为《叔叔,请接受我的队礼》的照片通过网络、报纸和电视的刊载,感动了亿万中国人。有网友看了后留言说, “小宝贝,你好坚强,更重要的是你懂得了感恩!向你致敬了!”

  千载难逢的照片

一个感人瞬间是无法计划的。

昨日下午,绵阳晚报总编助理刘文定向记者回忆,“杨卫华是我点的将,因为他是摄影部主任,驾驶技术高超,所以和我一起第一时间到北川去的。”他和杨卫华13日清晨到达北川,身兼记者和救援者两职,“主要是救人”。后来两人分两路走,去救人。

杨卫华向记者回忆说,当时凌晨七点多,他一边拍摄,一边搜寻幸存者,突然在废墟里听到了一个孩子的哭声。他用手电向发出哭声的废墟中照去,大喊一声:“你能看到光了吗?”小孩没有回答,只是哭。杨卫华没有犹豫,立即和同来的几个解放军战士用手刨挖废墟,用劈柴刀砍钢筋,一直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到了上午10时左右,才把小孩救出来。

当杨卫华决定继续搜寻其他的幸存者时,一回头看了一下,看到了左臂骨折小孩子在了担架上突然抬起右手,把手放在了额头上敬了一个队礼!那瞬间让他“很震撼,就立即拿起相机,只有一两秒的时间,幸好我有良好的职业习惯,相机没关。”刘文定回忆,“杨卫华和我碰头时,就把相机的照片给我看了,他还说拍了个好东西。我一看到儿童敬礼的照片直呼‘太好了’”。

   刘文定说自己看到那张照片时,“心里颤动,当时眼泪就下来了。第一反应是要去找到这个孩子”。杨卫华则回忆,“当时我在那一瞬间眼泪也下来了,它感动了我。”他还特意加了一句,“画面特美”。刘文定把自己部下拍到的这张照片誉为“千载难逢,仅此一张”。值班的他立马决定15日见报,“当作了主打照片,占了第四版四分之一大,配了《叔叔,请接受我的队礼》这个标题。”

     经典瞬间持久感动

这张“儿童敬礼图”其实最早是与网友见面的。杨卫华13日就把这张照片传给了自己的一个好朋友、企业家“乌龙一品香”,“当时也没想这么多,我这个朋友喜欢写博客,就把事情经过跟他详细介绍了一下。”经记者查证,“乌龙一品香”当天晚上就在博文《刚从死亡线上走过(地震一)》刊载了这张照片,不过是放在文章的最下方。虽然该文的浏览量到昨晚才两百多人次,但照片却开始在网络上流传。还有网友为照片为这个小孩设立了贴吧,以关注动态,称“一个男孩一张照片一个瞬间,感动中国”。

       5月16日,广州羊城晚报刊出了郎铮的照片,题为《获救小朋友向解放军战士行队礼》,作者标注为“网友供图”。由此可见该图片经过网络传播后影响力增大。5月17日南京现代快报则将其在头版刊出。此后,电视媒体和网络开始大量刊用这张照片。现在成千上万个网页传播着杨卫华拍摄的这个经典瞬间,在新浪网上,关于这张照片的评论就有接近三千条。一网友感慨地说:军人的坚实臂膀,扛起了共和国的灿烂未来;宝宝的仰天一礼,举起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早在5月15日,刊有这张照片的七、八万份绵阳晚报免费发放给灾民。刘文定说,“不少人打电话来问这个孩子在哪儿,甚至有美国的朋友打电话来想领养。所以我们17日又在报上登了寻人启事,医院联系上我们,这才知道这个三岁半的儿童叫郎铮,父母都健在,其父是北川县小坝派出所的所长。而郎铮是北川一幼儿园400人中幸存的几个人之一。”另外,由于北川县城不复存在,全国热心的读者或网友就把钱物寄到报社,不过郎铮都转交给了当地红十字会了。另外,为了能让郎铮好好治病,医院已经将他秘密转移。前日,绵阳市404医院为他做完手术,但还有待观察其他病症。

       因为这张照片,杨卫华的手机成了热线,“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家媒体采访过我,我十几分钟就有三十来个电话。其实他也是一个平凡人,“我十七岁的儿子病了,每天都要到医院看病,自地震一发生,我至今没和他见面。在十一天里我六进灾区,然后回绵阳发稿,往往处理完已经凌晨一两点了,在车上打打盹又开始上班了。”他说自己是军人的后代,“很想做一个战地记者。当我要到北川时,妻子说太危险了,别去了,但我还是去了,结果一到灾区,全在救人。”说这些话时,这个45岁的汉子有些哽咽。

    记者手记

    感恩之情 感动之源

      昨晚,杨卫华告诉记者,他拍的“儿童敬礼图”以《生命的敬礼》为名前天已经获得第九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纪实类金奖。不过,他却向记者表示,“我心里沉甸甸的。如果让我在获奖和不发生地震中选一项,我肯定选择后者。”他言语中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当生命将在瞬间消失时,虽然我是记者,但我不可能看着人死,还摁下快门。”

    正是由于对生命的礼赞,当危难之时,人们心里对勇士们充满感恩之情。由于人民战士不畏艰险,拯救困境中的生命,才有郎铮们的复生。而看似简简单单的一个队礼,却有着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感情。正如刘文定告诉记者的那样,“这张照片之所以那么打动人,一个原因是因为有时儿童对战士的表达比大人们更真切和准确”。

   常言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经历汶川大地震,我们应该在保持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外,当以感恩之情投入新的学习和工作中去。从这个角度上说,一个三岁的郎铮给不少人上了简朴的一课。

     文/ 张玉洪

    附:

   很遗憾,2015年,杨卫华因病去世了。


以下为光明日报的相关报道:

摄影记者杨卫华因病去世

作者:本报记者 危兆盖 练玉春 李晓东《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27日 09版)


杨卫华

本报绵阳2月26日电(记者危兆盖、练玉春、李晓东)在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中,一幅“敬礼娃娃”的照片,抓住了突发的一瞬,透射出灾区人民与救援部队官兵生死相托、深情相依的纯真感情,震撼和激励了无数国人。26日下午,现场抓拍了这张新闻照片的摄制者、《绵阳晚报》摄影记者杨卫华,因罹患肝癌去世,享年52岁。本报在2008年6月16日,曾以近一整版彩版的篇幅,在国内各类媒体中第一个独家报道了杨卫华摄制这张新闻图片的完整过程。

“汶川大地震”时,时任《绵阳晚报》摄影部主任的杨卫华第一时间进入重灾区北川,在地震发生后最初的六天里五进北川县城。他记录着最前线的抗震救灾情况,拍下了一个小孩子敬礼的画面。这张题为《生命的敬礼》的照片,在当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纪实类金奖,被誉为“灾难面前展示人性闪光点的经典之作”。而杨卫华将所有稿酬和奖金,捐赠给了汶川灾区。

2013年“4·20”芦山地震中,杨卫华又深入雅安芦山地震灾区,拍摄了大量的新闻摄影作品,引起强烈反响。获知杨卫华去世的消息,曾经参与抗震救灾的救援部队官兵、被拍摄者家庭、摄影同行们极度震惊与痛心。

据悉,杨卫华的追悼仪式将于2月28日上午在四川省绵阳市殡仪馆举行。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