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風雅有一種病態

Ignatius Lee
·
·
IPFS
·
中國人的風雅病

原文出處:ignatiusliterature.s...


基本上,中國古人幾乎從來沒在矯揉造作和野蠻習氣之間找到折中平衡。這種折中平衡就是天性坦率。即使以性靈著稱的公安三袁也不能免俗。袁宏道自嘲:遇上官則奴,候過客則妓,治錢谷則倉老人,諭百姓則保山婆。

這種伸縮自如的做法,說起來是自嘲,其實是受到中國人贊賞的。

黨進是個粗人,有一次他被宋太祖調去守邊疆,但臨行前非要來辭行。宋太祖知道他不會講話,本想推脫,但黨進執意要來。來就來吧,黨進跪在朝堂上,半天說出一句:臣聞上古其風朴略,願官家好將息。引得哄堂大笑。

想必這句話,黨進背了一晚上吧,但是沒有附庸成風雅,反而弄巧成拙,遺人笑柄。

至於陶谷,因為納了黨進府上一名家妓,還頗窮酸地顯擺取雪烹茶的風雅,以爲黨進家沒有這個吧?結果家妓說:彼粗人,安知此?但能於銷金帳中淺斟低唱,飲羊羔酒爾!

一下就刺中陶谷的窮酸和迂腐。

粗人學風雅貽笑大方,文人學風雅就不矯揉造作了?文人學風雅一套一套的。那種架勢很像現在人說的意識形態:他用附庸風雅來表明自己對禮教的臣服和從禮教中獲取的造詣。

不論是風花雪月,還是民間疾苦,要附庸風雅都有章法和套路可循。即使抨擊時政,也有擊鼓罵曹可以效仿。總之中國古人所認識的歷史,是摻雜道德說教和文人信仰的。他隨時都能找出可以效仿的先賢。一旦效仿起來,就覺得自己文雅起來了。

比如圯上納履的故事,看起來像是歷史,又像文人編造的故事,但本身有道德說教的意味。而中國古代歷史大都是這樣傳播起來的。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歷史在中國古代既是政治教科書,又是意識形態機器,還是文人附庸風雅的寶庫。也就是說,歷史無關乎事實,關係到的是禮教和情懷。這首先是對客觀精神的扭曲。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Ignatius Lee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人文社科写作。 Twitter:https://twitter.com/22HomoPoliticus Substack中英双语专栏:https://substack.com/@ignatiusdhlee?utm_source=user-menu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皇帝的金鋤頭:你真的知道什麼是紅色資本家嗎?榮氏家族與民間想象有所錯位

法國哲學家阿爾都塞傳記故事:人生最煩惱的是有身體,更糟糕的是還有性器官

當反日變成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