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在食.葡式蛋撻】熱羅尼莫斯修道院之旅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
·
IPFS
·
對於葡萄牙文化,我們最熟悉的必定是葡撻了。

原文刊載於虛詞・無形

文|艾苦

里斯本是一座奇幻的城市。在一百年前,葡萄牙最有才華的詩人作家,費爾南多·佩索阿(Fernando Pessoa)最喜愛到一家叫巴西人咖啡館(A Brasileira)的地方喝著咖啡寫作。至今,咖啡館外還放有這位傳奇作家的銅像,賣人們喜愛吃的葡撻(pastel de nata)。

對於葡萄牙文化,我們最熟悉的必定是葡撻了。畢竟,葡萄牙人早於五百年前入侵香港屯門,其後又被擊退到澳門,算是早期把西洋文化傳到中國的國家之一。我們之所以吃蛋撻,也全因為葡萄牙於澳門的殖民史。但在來里斯本之前,我以為葡撻隨便也有上幾百年歷史,是自古便有。

不過歷史往往有很多巧合成分。葡撻最早出現於1800-1820年左右,里斯本貝倫區(Belém)的熱羅尼莫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所以葡撻其實是修士(也有一說是修女)所研發的,聽說是因為當時人們弄麵包只用蛋白,結果就剩了一堆蛋黃。既然如此,就只好創造一道以蛋黃為主的甜點,解決供應過剩的問題。另一個巧合是1833年葡萄牙教會決定停用修道院,自此葡撻變在附近的餅店開始向大眾出售。後來好事傳千里,除著葡萄牙的殖民地,出售到遙遠的東方(其實當年用來興建修道院的資金,也是與東方海運貿易得來的)。

如今修道院當年已經重新向大眾開放,不但如此,這還有幸參加他們的聖誕演奏會。這座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建築,其內部結構精緻而宏觀得讓人嘆為觀止,一座大風管琴顯然是為演奏聖樂而設的。音樂節目還沒有開始,這座修道院還在進行常規的宗教儀式,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已經一早進場等候了。不一會前來禮拜的人散去,我也找到了座位,音樂奏起,幾個修士抬着聖母瑪利亞進場。在進場的時候我們被告知,當音樂會開始,聖堂的大門便會關上,免得人們在中途離開。

在音樂會期間,穿著修士袍的人員也不忘用手機拍攝現場情況,這是我從未在其他教堂見過的。事實上,在音樂會展開前的幾個小時,修道院門外已站了好幾個會說多國語言的宗教人員,向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解釋當天的活動流程,叫人們先到附近的咖啡店,吃一份葡撻和喝一杯咖啡,一小時後回來享受音樂。在這裡,宗教和生活從來沒有嚴格的分離,不然葡式蛋撻就不會成為這裏的著名包點了。

在音樂會結束後,散去的人群很多並沒有馬上乘車離去,而是去了1837年開業,世上第一間葡撻專賣店,貝倫蛋撻店(Pastéis de Belém)。「最經典的葡撻就在這裏了。」天空還下着毛毛細雨,餅店內擠滿了人,人龍一直延伸至店外另一個街口。這些人決心很大,我當然也不例外了。畢竟一隻葡撻只不過是大概$10港幣,一口氣吃幾隻也並不過分。配上咖啡一流。

里斯本有佩索阿的身影,在微雨中,由這一條大街走到橫街小巷,都會讓人想起《惶然錄》中的文字。佩索阿喜歡東拉西扯,有時說著哲學,有時要告訴讀者一種奇特的觀察方式。但到過里斯本,會發現這些觀察是如此的理所當然。佩索阿這個名字,葡萄牙語是「人」的意思,因為作家也化作了城市中不同的人,開始書寫著各種内心的話語。

微雨很快變成了暴雨,政府還在訊息裏提醒人們,里斯本有水浸的危機。離開的航班因為風暴有所延遲,於是我便在機場內四處行逛,走到KFC前,便下意識地打探他們賣不賣葡撻。果然還只是一種東方人的情結。離開呢一刻,彷彿里斯本的形象已經所剩無幾了,腦袋裏只剩下葡撻的味道。

艾苦
正在書寫。


虛詞・無形網站
虛詞・無形Facebook
虛詞・無形YouTube
虛詞・無形Patreon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虛無中誕生︰探索文學邊界。香港文學館經營網上發表平台「虛詞」、實體紙本月刊《無形》。 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由一群香港作家及學者組成,並設立香港文學生活館。常與大學、藝術單位合作,策劃各種文藝活動及展覽。 linktr.ee/houseofhklit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不丹,並不簡單

話題》看完黑白大廚,來一盤黑白切:從台灣飲食書看美食與文化

為潮水所困的一代人。一隻腳在過去,一隻腳在未來。 「我覺得它跟過去我所有電影都不一樣的是,它在講一個文明轉化的歷史時期。」 ——專訪賈樟柯《風流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