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关于电影的讨论比电影本身更有价值|言之无理TheEndOfWords 001
第一期节目,我们决定聊一聊最近的“救市之作”——《八佰》。当然这个“救市之作”的“市”不过是小小的电影市场。而在公共讨论空间日益被压缩的当下,尤其是“后疫情时代”的当下,这样一部本身就自带讨论度,自带舆论场的话题之作,必然会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关于《八佰》的讨论已经足够多,我仅仅是以我个人最私人的角度来聊我关注的电影内外的东西。在做这期节目,我几乎屏蔽了一切评论这部电影的内容,试图不被外界所打扰。
文字稿
今天要聊的主题是最近的“救市之作”的《八佰》——“拯救”的“救”,毕竟现在的电影院除了老片几乎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大片。本来为了蹭热度点映的时候我就去看了,而且特意一个人看的,没想到还是拖到现在都一周了才把节目弄出来。
当涉及到一丁点敏感事件,尤其是历史事件时,电影就不再是电影了,而成了人们站队的标尺。去年夏天上海电影节时,《八佰》被集体公车上书联名要求下架的歪屁股电影,去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这样一部拍摄抗日战争,但是抗日主力军却是国民党军的电影,显然在官方是不合时宜的,而在民间,民间向来是以官方为准。
去年6月“八佰事件”正盛时,我在流量仅次于八组的另一个八卦为主题的小组,全称是自由吃瓜基地,简称瓜组。我在瓜组刷到这样一个帖子,帖子标题是“共青团都指名道姓的科普了,怎么还一堆人替八佰叫屈呢”,内容这样写的:不说别的但凡上映了犹太人第一个不服吧。凭什么撤档了造谣洗白的电影就是滥用公权力?真是自由给的太多了。加一句,我从来没有说过国民党是纳粹,我说的是在中国洗白孙元良这个败类和在德国洗白纳粹是一样的性质。
去年上映前主要的舆论基本都是在质疑《八佰》的立场,大部分就我的观察来看都表示撤得好。很好笑的是,现在上映了,《八佰》已经成了红色电影的代表了,有多少群里在要求党员去看这部电影,看完电影还要写观后感。当媒体人、影评人,所谓圈内人以为这是部所谓特立独行,所谓抛开意识形态的战争片时,其实《八佰》和《我和我的祖国》的差别又在哪儿呢。「反派影评」的波米也做了一起关于《八佰》的节目,我还没听,看到最多的一句引用波米的评论是:「战争片的背后也是政治」,呼应的是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战争的背后是政治」。我想到生活里、网络上,大家批评明星,提醒身边的人,莫谈国事,可政治真的无处不在,无处逃离。
聊回电影本身。无论映前映后,很多人在批评八佰时提到了两个专业术语:「历史虚无主义」和「修正主义」。我想先弄清这两个词的含义。
维基百科上的「历史虚无主义」是这样解释的:
历史虚无主义,中国大陆语境中由哲学概念“虚无主义”衍生出的政治、历史术语。历史虚无主义最早指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全盘否定,与复古主义一道被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对立面批判;其后“历史虚无主义”逐渐意识形态化,并与“民族虚无主义”产生区分,专指对“英雄”人物、历史地位,以及唯物史观、社会主义制度等的否定。
「修正主义」是这样的:修正主义通常是指对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所提出的一系列学术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做出“修正”的一种思潮和流派。
修正主义一词的使用分布非常广泛,在苏联当局全盘否定苏共中央总书记斯大林并在政治上去斯大林化之后,中共当局认为此时的苏联是一个不折不扣修正主义国家。中国大陆也有部分毛主义者认为中国政府在进行了改革开放以后亦走上了修正主义道路。
很多人批评《八佰》,说其「历史虚无主义」。就说他打着还原历史,多么多么考究历史细节的旗号,但是以这样一部大制作的商业片,里面的主角却是国军,假借国军底层忠勇官兵来夹带私货,贩卖狗皮膏药的所谓电影,宣传的是国民党的英勇事迹。还举出导演管虎曾经在微博发了和“逃跑将军”孙元良的后代的合影来力证导演有多么“歪屁股”。但电影最终版本里都没有出现孙元良,而且上映时带领八佰壮士的谢晋元的后代还出现在了首映式上。
历史课本里尚且肯定了国军在抗日战争里的正面作用,为什么不允许一部电影来拍摄呢?有句俗语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么现在电影呢,电影都成了不能随意打扮的吗?我想真正背叛历史的才是历史虚无主义吧。
电影里那些国军也是中国人,也是和我们一样生长在这片土壤上的中国人,他们为了民族解放做出了牺牲,乃至生命的牺牲,为什么不可以拍这样一部电影歌颂他们呢?无论他们是什么党派,他们就是英雄。
关于「修正主义」的批评是这样的,电影中也明确告诉了观众,四行仓库这一战结局是必败,只是蒋介石为了获得欧美列强的同情而打的一场表演战,结局是必败,但八百壮士的牺牲是表演吗?我想是真实的吧,即使是一场表演战,当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唤醒了民众的觉醒,我想就是有意义的。有人批评说表演战这样屈辱的一场战争却来煽动爱国主义,很「修正主义」,恕我无法苟同。电影里民众的觉醒或许在艺术表现上过于浮夸,流于表面,但是如果不是民众的觉醒,我想抗日战争也不会胜利吧。
现在的历史难道只能歌颂胜利者吗?我想那些曾经失去姓名的,即使被政客们当作表演的底层士兵们,郑恺饰演的陈树生,他只有名字,连照片上都模糊不清,为他们拍一部电影不可以吗?歌颂的不是掌权者,是一个个为我们争取到现在和平生活的鲜活的普通人。
回到电影本身,从电影角度出发,缺陷太多。
先谈缺点。最大也是最笼统的缺点,管虎想要的太多了,导致看起来很完美实则经不起打量,以至于对于最后民众从冷血到被唤醒的转变显得突兀而虚假。
我看到孟大明白写的关于八佰的影评,她说《八佰》是个很难拍的电影,一起看电影的邦妮也说:“管虎一定体力很好,这片子一看就拍得非常累。”
我的感觉是,管虎想拍出的是最极致,或者说中国到现在为止最极致的战争片,也许是中国人传统那种“以大为美”的审美观的影响,这可能是一种从古至今深入骨髓里的想法,例如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就是这种“以大为美”的极致体现——在一个几个小时的时长里要囊括中国几千年历史,各种艺术形式、各种奇观都要浓缩进去。
可电影不是可以分割成一块一块的单独的表演,电影是一个在时间和表达上都有连贯性的艺术形式,你不能为了表达你需要的一个内容,而在电影里单独开辟出一块,这破坏了连贯性。
管虎自己也说这是他想了好多年的一个故事,而从筹备到制作整个周期长达四年,这戏的耗资,是他之前所有戏的总和都不止。他或许是抱着一种“我要拍出中国最极致的战争片”来拍《八佰》,可我认为在艺术创作上,当你抱着这样的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时就输了,或许可以拍出一部很优秀的电影,票房很成功,口碑也不错的电影,但很难,如果说的绝对一点的话,我认为是不能拍出最极致的电影的。从《八佰》的结果来看,我也觉得是这样。评价尚可,豆瓣上评分7.7分,以这部电影遭遇如此多的争议来看评价已经算很不错了,票房不错,正式上映一周已经突破15亿,我预测至少25亿吧。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但没人会觉得这是一部会名垂影史的电影。
从目的上来说不纯粹。从内容上说太臃肿,太多了。以摄影为例子,摄影指导是曹郁,可以说是中国现在非常好的摄影师了,之前凭借《南京!南京》和《可可西里》获得过金马的最佳摄影奖,《妖猫传》获得过金鸡奖和华表奖最佳摄影。我的感觉是:用最好的摄影师,用最多的摄影技巧,结果却是观众看得很累。整个镜头太多太满,各种机位,各个角度,都给你来一遍,就怕你看不出。最开始还有点新奇,第一天日军进攻时放了毒气,欧豪演的端午作为一个小喽啰被李晨塞了一个防毒面具,有个镜头是以他作为第一人称视角来拍摄,镜头都很模糊——模拟的是防毒面罩的感觉,配合他的呼吸声,更给观众一种战争的紧迫感,即使没有任何血腥的镜头,也很能调动观众的紧张情绪。
曹郁自己也在采访里说要拍受限制的视角,不能像一个美国商业大片一样,特别炫、特别肆无忌惮地来满足观众的欣赏快感,所以,他用了多视点叙述的结构再现事件,为观众制造出仿佛置身于不同人群的角色参与感。恕我直言,还不如美国商业大片。以超级英雄片为例,除了时长过长的复仇者联盟大结局,其余评价尚可的超英片都很能知道如何让观众感到舒服,在如此多快速剪辑的碎镜头里让观众休息,《八佰》则缺失这一点,从摄影到配乐到煽情到隐喻,都做得太多太满太累了。打到后来观众已经失去感动的力气了,只想电影赶紧结束。
本身147分钟的时长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就是一种生理上的考验,再加上不断的战争场面,高强度的管弦乐轰炸,不停的煽情,多么受感染的观众,多么共情的观众也会感到疲倦的。
还有一个也是做得太多了,片中白马的出现次数我都数不清了,本身作为一种隐喻就要做得既给观众惊喜,但初看又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结果到了八佰里,白马最开始还给人有点惊喜的感觉,白马在废墟中奔跑真的想到疫情被封锁在家里时,很多新闻都报道高速公路上出现了各种野生动物。真的很好,结果被管虎亲手毁了。多次使用到我已经感到疲惫而且厌烦。
白马这种用法我想可以叫隐喻蒙太奇,在管虎对商业的考量里也变成了“明喻”蒙太奇。关于马和唱戏的段落都过于刻板以及明显,就好像是八股文里一定要插入的段落,用某种形而上的东西来隐喻某种主旨,马在这里的象征意味很明显,对自由的向往,对和平的向往,白马第一次冲出马厩,在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废墟里奔跑,小湖北和七月躲在仓库里,隐喻,隐喻,我认为隐才是这个词的重点,而管虎显然画蛇添足——生怕我们观众看不懂似的,非要给你整的明明白白的,也不知道是看不起观众的阅读水平是不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最有名的一部关于抗日战争的电影大概是姜文的《鬼子来了》,而其中的隐喻蒙太奇就很有意思,最开始看的时候不明所以,看两遍三遍甚至是拉片才能弄懂其中的含义。
姜文在《鬼子来了》里更为“低俗”的隐喻蒙太奇的方式显然更合适《八佰》的风格,更底层更真实。《鬼子来了》里有很多“低俗”的看起来莫名其妙的镜头,包括牲畜交配的镜头穿插在很重要的情节里。其中最大胆的一段是姜文饰演的农民送日本俘虏回日本军营,日军领头的人物有点儿懵了,因为送回来的俘虏他们半年前就以为他已经英勇就义,名字被刻在了靖国神社里。这时镜头切到姜文的驴子和一匹马,驴子骑在了日本皇军的马上。这个镜头不仅大胆,并且曾经被官方建议修改,理由就是“低俗”二字。
而按照管虎在《八佰》里刻画的底层士兵目不识丁的形象以及他们对女性的一种态度,他营造的士兵们的一种“低俗感”,这或许既是管虎一以贯之的“作者性”,参考《老炮儿》里对许晴饰演的话匣子的刻画,消费的就是许晴的中年少妇感、风韵犹存感。里面的女性也不过就是个符号,作为男性陪衬的符号。而管虎其他的几部比较有名的作品,黄渤获得金马影帝的《斗牛》,另两部《杀生》、《厨子戏子痞子》都有很强的“土俗感”,我不是在贬低或者带有讽刺意味。而这三部的主角刚好都是黄渤,黄渤无疑是管虎这种“土俗”或者说接地气风格最好的代言人,没有之一。
这里的“俗“是打引号的“俗”,我觉得是刻意为之的,不仅仅是管虎最擅长的那种风格的一种弱化,并且还有另一种考量。重点不在于“俗”,而是一种人在求生欲极为旺盛的状态里,在某种高压下,对最原始欲望的一种迸发——在电影里就是对女性的渴望。是一种美好、和平的象征,就好像和平女神,为什么没有和平男神呢?因为战争都是男的挑起来的,当不了和平男神,开玩笑哈。
白马确实足够拉风,但和《八佰》的现实主义风格,尤其是四行仓库那一边的现实主义尤为不搭,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设崩塌。而且使用频次过多,第一次出现是张译饰演的老算盘为了捡自己掉落的传家宝,偶然发现了一个马厩,白马从马厩中跑出来,众士兵害怕得纷纷躲开甚至试图开枪把马打死,这时农村娃七月跳出来吹了个口哨,白马就乖乖安静下来。第二次应该是战火纷飞的废墟上,白马穿行在其中,小湖北问七月为什么马会听他的,七月说自己以前放羊也是这么做的。第三次应该是郑恺饰演的陈树生当人肉炸弹的第一场大战,小湖北为了看白马把头伸出了窗口,七月过来问他不要命了吗干嘛把头伸出去,小湖北指了指白马,七月也向往地看着窗外,紧接着七月就中枪身亡了。还有一次我不记得具体位置了,白马在战场的北岸奔跑,南岸的吃瓜群众仿佛没见过马似的跟着追马。最重点的一次是最后撤退前谢晋元骑着白马和日本皇军的首领对谈。怎么说,就很魔幻现实主义。俩人还各带一个仆从。放了些狠话就拜拜了。
还有两次是出现在幻想中。第一次我忘了是欧豪演的端午还是他表弟小湖北,应该是端午在游过河南岸的民众对他和老算盘说“你们是英雄”那一晚之后的幻想。他幻想的场景里是一个没有面目的背影站在高台上,对面的底下站的是敌军千军万马,身骑白马。最后一次是端午牺牲后,出现在了表弟小湖北的幻想里,和之前的场景几乎一样,但是镜头由身骑白马的将军逐渐转向正脸,正脸是画着唱戏妆容的端午。表意大概是本来自己心中的英雄是没有面目的,当目睹了自己最亲近的人——自己的表哥为国牺牲后,从此梦中的英雄都有了面目,他身骑白马,就是带领着身后的人们走向自由迎来光明的新生活。并且第二段着重强调了戏装的端午,也是与多次出现的南岸戏班唱的京剧相呼应。
还有一个缺点也是和摄影类似,过分煽情。我的感觉就是把我摁在座位上哭,一次不哭是吧,我再给你搞个场景。现在的我长大了,我的感受是:让我哭的电影不等于好电影。我第一次忍不住流眼泪是在郑恺饰演的陈树生跳楼当人肉炸弹那一段。以那一段为例,我觉得有陈树生一个人跳下去就够了,还要安排李晨也准备跳,然后还要一个个报自己名字跳楼,是,确实很壮烈、很感动,但,第一,没有考虑到现实性,隔着条苏州河还有众多炮火声,南岸的冷血百姓真的能听见吗?第二,过犹不及,我想管虎一定忘了这四个字吧。
还有护旗段落真的使人感到厌烦,又是不断的煽情,不断的牺牲,我朋友看完就和我说真的有必要吗?护旗的意义也并没有表达到位,没有令观众信服,连这都不让人信服,那怎么和护旗的战士们共情呢?而之前不断的煽情已经让观众疲惫了。
再说南岸租界的问题。曹郁自己在采访时也说,真实情况下,租界那边首先确实没这么亮,上海租界区最繁华的位置也并不是在四行仓库对面。但他们最后是做了一定的假设,让四行仓库的对面,就正对着最繁华的地方。我觉得这可以,我也不是要多考究多真实,确实上海最繁华的地方就是有那么繁华。
我可以理解导演试图营造一种舞台感,所以把南岸租借拍摄得如此浮夸,但是理解是理解,我真的无法相信。最夸张的就是电影刚开始不久,难民们经过四行仓库要上桥去租界,灯光是从士兵们这边打向难民,我当时第一感觉是难民们穿得也太好了吧?女的全是旗袍,男的都衣冠楚楚。即使是咱大上海,倒也不必搞得如此精致吧——而且都这个时候了,再有钱也没空精致了吧,逃难诶。
但管虎的想法里,在观众的想法里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战争片,四行仓库那一方多惨烈、多血腥就有多真实的那种战争片,租界的浮夸之至让我的感觉是目的在讽刺我们这些看电影的观众不过是和隔岸观火的老百姓一样,就是那句古诗写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讽刺,当然可以,讽刺观众当然可以,而且我的猜想是,浮夸的租界、无知的民众是为了突出最后从富商到知识分子再到底层人民都被英勇的将士们所感动,被他们唤醒了,所以中国人最后才都站起来了。这都可以。但真的无法令观众信服。就有一种强行正能量的感觉。要不你就讽刺到底,要不就正能量到底吧,转变既然做不到就别强行转变了,真的很让观众莫名其妙。尤其是淡江大学的教授往楼下扔金首饰捐款,还有他翻出家里估计都长霉的枪打向日本人那边,真的都感到有种可笑的感觉,我的感觉真的是在嘲讽这个角色,而不是以他作为知识分子觉醒的代表,是一个正面人物。
说到转变,租界百姓的转变不能令我信服。但我很喜欢几个个体人物的转变——这也算是电影的优点吧,对个体小人物的刻画还不错。所以,“以大为美”可是可以,但真的很难做好也很难令观众相信。
像欧豪的转变就写得很好,从一个只想回家的逃兵,他的每一个转变,每个层次都是有不同的刻画、细节描写,到他最后的牺牲,观众就很能与之共情。至少我是吧,而且之前不太喜欢欧豪,看完的感觉是他至少撑起这个角色了,而且我之前就觉得他土了吧唧的,嗯,确实很适合电影里的种地小子。以他为里面小人物转变的代表,他一开始是一个只想着回家种地的农村小子,在第一次被长官逼迫着杀了一个同为底层士兵的日军后,他对战争里的杀伐的厌恶达到了他这个人物的顶峰,于是他试图偷偷游到对岸逃走,但是南岸的百姓却对他们说“你们是英雄”,在这种虚荣的情绪里他又回到了四行仓库,他开始带着是对对岸幸福生活的向往来对抗日军。接着在目睹了陈树生这样的底层士兵的英雄牺牲后,以及他很有亲切感的长官,电影里是李晨饰演的,不记得叫什么了,长官把一直带在身上的皮影戏的道具交给自己然后准备牺牲后,他问长官白天是不是真的准备跳下去,他的一开始的想法已经在慢慢松动了。然后唐艺昕饰演的角色游过河送旗帜,他更是亲眼目睹。在这些种种铺垫之后,他才完成了属于他的人物弧光——他愿意为了那些不认识的百姓为了国家自我牺牲。
还有一个小细节我很喜欢,张译饰演的老算盘从始至终就是一个贪生怕死的小人物,欧豪都已经拿上枪对抗日本人了,他还是老样子,准备偷了记者的衣服逃跑,被欧豪发现之后,他一直求饶,他说自己手受伤了都扣不了板机,欧豪学着长官的样子拿枪指着张译,前面的片段里有拍过长官直接朝逃跑的底层士兵开枪,而欧豪最终却选择了放下枪。我不太能说出来我为什么喜欢的原因,但我觉得挺好的吧,这一段。
《八佰》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方言的问题,尤其是以杜淳饰演的谢晋元为代表,一口假的不能再假的港普,何必呢?找个不会说普通话的香港明星来演不挺合适的的?既不要配音,也很真实。好几个朋友都和我说看到杜淳就出戏,魏晨的方言也略微有这样的感觉。还是王千源、姜武俩人在这方面做得最好,不论他们本身的家乡是不是角色所需要的方言。
还有一个是电影本身的陈旧,是观念上的,而不是技术上的,技术上虽然多、虽然满,但我的感觉是已经和《1917》这样2020年奥斯卡系的电影差不太多吧。观念上却还是有手撕鬼子的感觉,比《鬼子来了》差远了,无论有多少大场面也弥补不了。有一段被删减的内容,还可以弥补这种观念上的陈旧、迂腐。大概是阮经天饰演的是一名记者,他一直在租界呼吁抗日,但最后被发现他却是日本人,于是他被群众打死了。这一段完全被删掉,阮经天直接看不到了。本身这一段还可以提升一点这个电影的境界,被删之后真的就沦为手撕鬼子了。
里面日军的形象还是和几十年前,和现在抗日剧里一模一样。我不是在说要与日军共情。而是这种方式,就真的很无趣吧。大概电影里某一段就很能说明我的这个观点,在抓到日军俘虏时,军阶高一些的士兵逼迫那些逃兵开枪打死俘虏,已经这个时候了,还要拍这样一个镜头:一个日本兵被双手反绑还要挺直身板大喊“打死我吧,我不怕死”之类的话,我真的感到厌烦。都到了2020年,号称要拍最好的战争片的电影,还是这样,还是和电视上那些被嘲讽的手撕鬼子的批量生产的抗日剧一样。日军就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叫嚷着要弄死中国人的符号而已。还有一处是,欧豪和张译还有一个逃兵准备偷偷从仓库的水道里准备逃走时,几个日军也准备从这个水道偷袭进入仓库,那几个日本兵就是一副黑社会相扑选手的感觉,很壮,还打着赤膊,我寻思水里也很冷吧,非要秀出来大花臂吗?这是山口组啊还是皇军啊,有必要这么浮夸吗?我当然不是说战争不能有立场,但我认为作为战争片需要的最重要的立场就是反战——让人厌恶战争,而不是被煽动着要成为一名战士。战争是有正义的一方、非正义的一方,以抗日战争来看,中国显然是被侵略的、无辜的一方,日本是侵略者,是非正义的。可每一个日本人就都是坏人吗?每一个日本兵,都是抱着要占领中国的意图吗?我想,不是吧。具体到某一个个体,我觉得不应该是八佰里这样简单的、非黑即白的形象。既然里面国军的底层士兵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认知,那相应的,日军也是。像电影里只是当作一个毫无人性、只想杀中国人的战争机器,我觉得就是在艺术处理上是失败的,是肤浅的。
还有一个点是片中的女性观,诚然作为一部战争片,确实是以男性作为主角,我能理解。而且之前聊过了管虎一直以来就是这种直男导演,也不能太过苛求。像唐艺昕那个童子军的角色安排,本来很好。虽然这个角色具体经过的描写也不是原创,是来自1975年台湾导演拍摄的名为《八百壮士》里林青霞饰演的同名角色,但是送旗这一事件是真实的,并非杜撰。唐艺昕作为八佰电影里几乎是唯一有所刻画的女性形象,本来挺好的,但是在她解开身上绑着的旗帜时,非要弄的很香艳的感觉,而且这不是我的感觉哦,电影里是被看作小孩的小湖北,也就是欧豪的表弟,欧豪还特意问小湖北,问唐艺昕演的角色香不香。我真的就觉得有点猥琐了。而且三番五次提摸女人是什么感觉,并且在最后已经即将面临牺牲时的最后的交谈,姜武还在和王千源聊这些事,我看是管虎在抹黑底层士兵吧,他的眼里底层士兵就只知道女人,临死了还在想女人。我试图换个角度看,或许女性就是管虎这类导演里幸福生活的象征,不过是一个符号吧。可是女性被客体化、被符号化,正是女权主义者们所反对的,女性是有感觉的,是这个世界上数量占了一半的非少数群体。那么对这部电影里女性观的批评也是有必要的,有意义的,我和我的朋友们,包括互联网上的观众们都感到不舒服,那说明确实是存在一定问题的。既然导演要保持他这样的作者性,那么一定程度上就会受到批评。
而且电影还隐约流露出一种中年直男的自我陶醉感,这个问题和前面我说的女性观的问题或许是一脉相承的。不过这或许就是管虎、冯小刚甚至还有姜文这类中年直男导演的某种共通的“作者性”吧。最佳的段落代表就是,姜武的角色在临死前都要唱京戏,真的很自我感动,并且令本女性很无法理解。
最后谈一点是“舞台感”的营造,一种抽离,一种将现实中观众观看战争片与电影里南岸观众观看一场表演战的“互文”。我想这是导演在艺术上的考量,我理解他的意图,但还是之前说的,不能要的太多,要的太多的结果就是“得不偿失”,本来很有现实感的战争场景,很能煽动,这里的煽动不是贬义词,煽动观众流泪、同情。但过度强调的“舞台感”削弱了这种煽情,导致的就是一种矛盾,一种不能自圆其说的感觉。一种撕裂感,不过这种撕裂感与我们当下社会的撕裂感也很是契合了。
总之,这是一部看得出导演很用心、摄影很用心、表演很用心,结果也还不错的商业电影,但从电影历史看,这就是一部平平无奇的战争片。或许当下围绕电影的讨论比电影本身更有意义,也更能反映当下的社会情绪。
主播
纨芙
节目中提到的内容
电影 -《八佰》/导演:管虎
电影 -《老炮儿》/导演:管虎
电影 -《鬼子来了》/导演:姜文
电影 -《八百壮士》/导演:丁善玺
参考内容
词条「历史虚无主义」- 维基百科
词条「修正主义」- 维基百科
音乐
片头 - 天涯歌女/汤唯/出自电影《色·戒》
片尾 - Epilogu/Misérables Cas/出自 Les Misérables: The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Deluxe (电影版悲惨世界)
视觉设计
路迢遥
后期制作
纨芙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蜻蜓FM、荔枝FM 、轻芒小程序,以及Apple Podcasts 、Castro、Pocket Casts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上找到我们,订阅收听「言之无理TheEndOfWords」(复制rss feed:http://theendofwords.fireside.fm 可手动添加节目)。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 - 言之无理TheEndOfWords
微博 @言之无理TheEndOfWords
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关于「言之无理TheEndOfWords 」
「言之无理TheEndOfWords」是一档个人独立制作的中文播客,内容不定,不定时更新。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言之无理TheEndOfWords」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https://theendofwords.fireside.fm/,你也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轻芒小程序,以及Apple Podcasts、Castro、Pocket Casts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上找到我们,订阅收听「言之无理TheEndOfWords」(复制rss feed:https://feeds.fireside.fm/theendofwords/rss 可手动添加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支付宝(账户[email protected])给我们打赏。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