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的格局
港股的表現多年以來強差人意,不少企業盈利增長卻伴隨股價下跌,大部份企業市值都低於資產淨值,在多年持續的低息環境下,恆生指數成份股平均股息率超過3%,港股平均股息率超過5%,遍地都是股價低殘但不乏盈利增長潛力的高息股。或許有人事後會用很多原因去解釋股價的差勁表現,以股價表現去評判企業的價值,當股價繼續向下時,理論便又得到正名,進一步加強其看法,同時又會影響週邊的人,因應股價變化的事後解釋就此渲染市場;間接引致資金只集中於少量備受關注的熱門股票,其中更不乏長期經營虧損的公司,但究竟何者孰優?長期盈利但股價表現強差人意的?還是股價會上漲的?
價值是抽象的
價格是隨機的
鷹認為,港股多年來的差勁表現有以下幾個主要成因:
一、港股供應增幅大於需求增幅:
按港交所資料,過去12年中有7年港交所集資額全球排名第一;再看存量,截至2020年底,港股證劵市場總市值約50萬億港元,而A股的總市值約為100萬億港元;意味著過去多十二年有大量的企業在港集資,目前香港市場已承載了三分一個中國的上市企業,若再計及港股估值明顯偏低的因素,這個比例還會更高。雖然過去多年全球的貨幣政策環境都偏鬆,有大量資金流入香港,同時香港是個開放式市場,但始終區內的人口不足千萬,在大型上市企業數量及集資額持續處於高位的情況下,流入港股市場的新增資金是相對不足的。
二、財技股與牛熊窩輪之禍:
市場總有些熱潮存在,港股過去十多年財技股、牛熊窩輪充斥市場,當熱門的投資品種充斥市場後,通常在書店便會看見相關提材的新書出現,然後相關的名詞便會不斷在生活周遭出現,異常洗腦。財技股嚴重打擊市場信譽,然而有幸於2017年開始得到香港證劵監管機構的正視及治理,目前財技股的熱度已於市場消退,但投資者對香港中小型股的信心早已大打折扣。而牛熊窩輪的發行及做市商(球證球員都是各大投行),在鷹的角度,有如市場吸血鬼,股民的錢都被其吸干了;我們可以從各大財經媒體渠道(包括電視台、電台、報章、雜誌等)每天看到投行投放的廣告、節目、所謂的分析及推介,塗毒股民,這是香港獨有的情況。在鷹看來,這不是金融業的經營,而是賭業,規模比澳門賭業更大,莊家優勢比21點、百家樂更大;但即使是澳門,對博彩業的宣傳也是有嚴格規管的。現時牛熊窩輪的日成交金額已超百億,佔「現貨」市場總成交金額比例超過一成,注意是現貨市場,這些衍生工具完全沒有市場區隔,鷹曾不止一次被朋友詢問,這個五個號碼的股票是做甚麼的?為甚麼今天沒有交易?鷹說:「這不是股票,沒有交易是因為已經完全沒有價值了。」很多買了牛熊窩輪的非專業投資者相當無辜,他們投資的是香港各大媒體每天都有人在推介的東西,交易的渠道是用了多年的股票帳戶,但也可以虧個不知所以然;明明股票期權市場早已存在,早已滿足衍生品交易需求,那麼為何還要在現貨市場搞這些性質類似的、發行商同時是做市商的產品塗毒百姓?當然是牛熊窩輪的利益鏈太深了,就像要澳門把所有賭場關停掉是政府也不願意的,沒有博彩稅怎麼辧?但至少要有區隔吧,澳門也會把興建賭場的區域集中在一起,早年亦已提高進入賭場的年齡限制;自願要賭的我們管不了,但至少要保護對這方面知識缺乏的人群吧!按港交所資料,香港市場的本地個人投資者按交易額計算的投資佔比由2008年的25.2%萎縮至2018年的10.25%,2019年稍有好轉回升至13.6%。
另一方面,牛熊窩輪充斥場內以來蠶食了大量風險資金,一些正當經營、市值較小的股票先受財技股打擊,令其無辜失去信譽,再受吸血鬼吸干風險資金,令其缺血,股價長年一蹶不振,更有甚者,一些中大型的行業龍頭企業亦因這樣的市況影響,市值萎縮,最終墮落成為無人問津的小型股。
三、市場區隔與資訊不對稱:
中國企業於港股的市值比率達八成,但畢竟內地居民要於香港開立證劵戶口及調入資金是有困難的,因此就造成掌握資訊的當地人難以投資於當地經營的上市企業股票,甚至不知道該公司有上市,而不瞭解相關企業的在港人仕對不熟識的自然亦不熱衷,這樣的市場區隔便造成了資訊不對稱,加上投資者的焦點受市場氛圍影響而集中在某幾個板塊的股票及牛熊窩輪上,趨勢並受價格表現自我強化,引導不少企業的股價表現與企業的盈利能力脫勾。當然港股通開通以來正逐步緩和這個問題,但因港股通一方面設有投資者進入門檻,另一方港股通可投資範圍亦設有其市值條件,眾多被嚴重低估的股票不在港股通可交易範圍,自然也未能扭轉命運。
總括來說,過去十多年,港股表現未如理想的原因在於,大量的集資活動抽干市場,財技股及牛熊窩輪打擊了股市信譽及吸干了股民的血,小的不好過大的也不會興盛,再加上市場區隔及資訊不對稱導致股價表現與企業盈利表現錯配;這就是鷹看到的港股市場格局,但面對這種格局又可如何應對呢?
回到起初的問題:長期盈利但股價表現強差人意的?還是股價會上漲的?
看著這樣的格局,大家會如何判斷未來的趨向,又會如何選擇呢?
交易是藝術的
每個人的財務、年齡、性格、經歷等等預設條件不同,可掌握及運用的投資工具也不同,看著同一景像後描繪出的圖像自然也不會一樣。有些人可能會在兩個選擇間進一步權衡利斃,有些人可能兩者皆選或兩者皆不選,有些人可能會從更大的格局上進行選擇,有些人根本不需要選擇......
投截道—鷹
於2021年3月21日 澳門
2021年5月刊登於澳門《CASH3》創富經濟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