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股市,內心風平浪靜
關於投資相關的經典書籍,我讀過《股票作手回憶錄》(Jesse Livermore)、《征服股海》(Peter Lynch)、《金融煉金術》(George Soros),還有《窮查理的普通常識》(Charlie Munger),這些著作個人認為很適合在股市有一段經驗的人,回頭反覆閱讀。
《股票作手回憶錄》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Jesse Livermore經歷過數次的破產,但是卻能透過對股票的精準操作幾度變成富豪。從他的回憶來看,最大的錯誤就是去碰期貨。姑且不提影響期貨商品的複雜性,即便看好某個品項也會因為與時間做對,而可能等不到豐收的那天就被迫平倉。根據他的經驗、其他人的經驗,以及自己過去好奇曾拿幾萬元(台幣)在虛擬幣期貨市場小試身手的經驗,這輩子大概是不會碰期貨、選擇權、權證等不跟時間做朋友的衍生性商品。
《征服股海》的話算是我建立投資組合的啟蒙書籍之一。大部分的人都推崇指數型ETF投資,但是其實分散到一定數量以後,仍存在一定的系統性風險,並且過度分散也會影響到整體績效。因此,個股投資個人最多只分散到10家公司,並且盡量都是選績效好具成長性、成熟穩定配息,或者只是因為外在因素經營意外失足長期看好的股票。
《金融煉金術》的作者對哲學有濃厚興趣,並且在他後來投資有成後將自己的反身性理論運用在投資學的主張。他的論點值得人們反思的地方是股票市場並非理性,市場的動態性是具有情緒和偏見,無法靠任何投資模型去預測或完全解釋。不確定性和錯誤在決策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學會不斷的反思、調整策略與風險管理。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的作者與巴菲特是合作夥伴。其實我從未仔細拜讀過巴菲特的書(像是給股東的信或滾雪球之類),但是他平常在網路上盛傳的各種經句,某種程度也是值得認同。像是別把雞蛋放在同個籃子、平庸的投資者就買大盤ETF、別人恐懼我貪婪、股市是將錢從沒耐心的人手上轉到有耐心的人的工具。總之,Charlie Munger的著作更像是一本學習如何以正確心態投資的書籍。包含,了解自己的視野有限、好奇心的重要性、如何有把握集中投資、如何看待決策的偏誤等等。更重要的是投資需要打好基礎功(如讀懂財報和年報與深入了解自己的公司),如此才能在被低估的市場中買進優秀的公司。
台灣的投資書籍也讀過不少像是《自組ETF》、《只買4支股票,年賺18%》、《投資的底氣》、《巨人思維》等相對內容比較鮮明有自己獨到見解的書,另外也在書局看過「內容大同小異,換句話說」的網紅投資書籍。大體來講,讀了許多投資書籍除了擴展自己的視野外,同時也是將知識內化建立屬於自己的投資風格。
目前的配置有單純的一面,固定買市值型與高配息ETF各一檔,如此可以涵蓋百家不同產業的企業。至於個股方面,個人偏好科技股,因為人們的進步、創新、發展和需求,相比其他產業科技股更具有未來性與夢想。不過,即便如此還是有大概3成左右部位是放在相對穩定配息,符合民生內需、娛樂或運動的傳產公司。
如果問說為何月初帳面跌不慌亂,一個原因是大多數個股都在1月創歷史新高;二來則是相比於2022年底的持股市值,總資產已經成長65%左右(大部分報酬率來自科技股的波段價差,反而ETF是近年才開始布局);再來則是目前的配置預估的每月配息,大概和我每月工作薪水的投資/儲蓄部位差不多。
不過主要原因是個人的投資哲學。個股只挑台灣市值品牌前幾名,並且是自己喜歡的公司。此外,大部分的人會說,不要跟股票談戀愛,但是我會說,選股就像選對象,一個自己都不熟悉的對象是沒辦法在面對大風大浪時仍有自信抱住它,甚至在被低估時加碼。
另一個原因則是我把股票當成是買其他人的時間。個人從事學術工作的薪資天花板大概就是50-60K,但是當我去購買有成長性與未來性的科技公司股票時,就相當於買了這些科技人的工作時間與成果。因此,只要我有閒錢就是會加碼個股或ETF,因為我相信這可以讓自己的勞動所得的既有價值隨著時間複利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