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活動|遠離焦慮】那份根本不屬於今生的焦慮。

熊太先森|NFT 社群研究
·
(修改过)
·
IPFS
·
「我只是因為愛你而感到害怕。」他斬釘截鐵地說。我聳肩,回道:「你愛我的話根本不用害怕,害怕是因為你曾經失去過,而那不是今生的事情,而是前世的事情。」

「你們怎樣看待情緒這回事?」
跟男友吵架後又和好如初的數天,男友問我這個問題,我頓時眨了眨眼,陷入思考。

男友總以神秘學來解釋我的解碎生活,我則告訴他解讀前世碎片是日常生活,因為前世碎片不但會影響人們的選擇、習慣,還會影響人們的情緒和健康。舉個例,一般的選擇困難、焦慮,甚至是抑鬱症、躁鬱症等常見的情緒病,一般都是被前世碎片所影響而生的情緒反應。

事實上,觸碎算是比較好的狀態,更壞的狀態是某些與自己的前世有關的存在,使用了自己的身體來進行各種假裝或扮演行為,導致人們認為那些想法、情緒是自己的。以一般人的角度來說,這情況就類近於「被鬼上身」。

聽起來十分異常,但世界已來到了二十一世紀,每個人所擁有的前世可不會只有一個,換言之自己的眾多輩子中,所積存的人際關係、私人因怨等都會令自己在出生前就被別人依附在身心上。例如:

B君的那一輩子喜歡了C,但因為C和D在一起,導致B君失戀等,B君就有可能因為懷恨在心,而一直纏繞C的後世或自己的後世,一方面讓C無法再次與D在一起,也會讓自己的後世繼續執着於C──

這算是比較容易處理的案例。

更糟糕的情況,是B君之所以纏繞自己的後世,是因為他想要自己的後世都承受跟自己一樣,無法與C在一起的痛苦。

因此,分辨出何種情緒、想法是屬於自己的,可說是接觸前世碎片的第一步。而對於仍然是初接觸解讀碎片的男友來說,這樣子的理論顯然違背了他的個人經驗。因為A事件而引發出A情緒,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怎麼一個人會擁有另一個存在的情緒?又,假如那些情緒不是屬於自己的,那情緒這回事到底有什麼用處?

「我會知道什麼情緒是自己的,什麼情緒是別人的。」於是,就着他的疑惑我回答道:「當那些存在用着你的身體時,你的情緒會出現強烈波動,即你口中的躁鬱症發作,這亦令你十分容易提出分手,但當他們離開時,你會說想要繼續在一起。」

「遇上不開心的事情時,會出現情緒波動是正常的。」他說。

「我知道你很傷心,但假如你因而動手,則不是一個正常的情緒波動。」我告訴他,想起了數天前,他的情緒波動導致家裡一片混亂的畫面,實在跟我所認識的他不太一樣,同時,這個畫面中的他,亦跟我被人使用自己的身體時的那種狀態十分類近。

而我很清楚那些想法和情緒不是屬於我的。

「假如那些想法和情緒真的是屬於我自己的呢?」他又問。

「那我們就需要找出那些想法和情緒的成因是什麼。」我答道:「舉個例,那個存在之所以能夠使用你的身體,是因為他妒忌你擁有幸福的生活,所以他想要破壞你現有的生活。那麼,現在我們讓這個存在離開你後,若果你仍然留有那些情緒和想法,就有可能是別的前世碎片正在影響你。例如你會突然害怕我會離開你之類的,顯然是被前世碎片影響。」

「我只是因為愛你而感到害怕。」他斬釘截鐵地說。

我聳肩。「你愛我的話根本不用害怕,害怕是因為你曾經失去過,而那不是今生的事情,而是前世的事情。這部分,我日後再幫你解決。」

他嘆了口氣。「那在解決之前,你要怎樣幫我遠離這份容易變成躁鬱的焦慮──」

我捧起他的臉,深深地吻了他。「我愛你。我就在這裡,深愛着你。」

他愣了愣,然後給我微笑,回吻,道:「我愛你。」

就像肚餓時,人們會去吃飯來解決饑餓一樣,若然那只是一份單純的渴求,別人又能給予滿足時,那不會形成焦慮甚至躁鬱,因為人們甚少會因為不曾發生過的事而重覆一種情緒。因此,當一個人因饑餓而生氣時,那份生氣有可能是前世碎片影響,有可能是被別的存在使用了自己的身體,又或這輩子,他已經經歷過一次因餓而產生的最糟糕的狀況──

後者,在我們這片解讀碎片的世界中,又稱為這是今輩子的碎片

「若然在發生某些事情時,想起了今輩子的某些回憶,那有可能是在提醒你必須要解開這塊只掉落了不久的碎片。」

「這時候要怎樣做?要怎樣解開這些小事件?」

運用肌肉測試,並跟自己說:『這些回憶導致了現在的狀況,這單純是一件事件』,即能解完這塊小碎片。例如……」說着,我活動自己的手指,因為當人說出事實時,肌肉會繃緊,反之會反鬆,所以若然自己說出口的是事實,那指尖將不會鬆開:「以往那段曾經吃了連續三個月、三餐都是公仔麵的日子,導致我現在不太喜歡吃公仔麵,這單純是一件事件,解讀完畢。」

男友聽後揚了揚眉,問:「那我們今晚可以吃公仔麵了嗎?」

我點頭。「不得不說的是,我確實有點想吃沙嗲牛麵。」

話落,我們便去了解決這個晚上的饑餓,以免這份饑餓會變成另一份根本不屬於今生的焦慮。


相關閱讀:
【廣告時間】數字推理|前世解讀 - ​​​​​​​深度靈魂解碼遙距諮詢
【社區活動|鬼月放馬過來】朋友
【靈魂個案研究】不是我不想,而是我做不到,因為我「觸碎」。
【靈魂個案研究】何謂詛咒與祝福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熊太先森|NFT 社群研究主修出版及印刷設計系,十年寫作經驗,曾入選 Mirror Spotlight,同時為 Penana 特約小說作者,將以人性、社群角度研究區塊鏈、Web3.0、NFT 等時事。合作、邀稿請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Matters Lab 夜聊預告|十年文字老兵的自白:你是出版社帝國的白兵,還是參與自媒體盟軍的反叛勢力?

NFT 企劃社群研究報告
5 篇作品
《W3展報》建設中心
4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