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观影的日常:2024年观影总结暨年度十佳
作者 | 林宇东
从12月21日开始,学校将放两周的圣诞元旦假。这也就意味着,今年的课已经全部上完,2024年即将翻篇。这一年除开在泰国、香港和台湾旅游的那一个多月,我一直生活在德国,尤其是柏林。理所应当地,我大部分电影都是在柏林看的。
在前几天中国研究系的圣诞聚会上,一个老师得知我是个影迷(德语叫Cineast,也是他现场教我的),便说我来对了地方,柏林有非常多电影院,我一定会很享受在这里的生活。但现实不尽如此。德国的电影院非常热衷于放映德语配音的版本,哪怕这是英语电影。德国人的英语都非常的好,尤其是住在柏林的德国人,但在这里德配依然是主流。
至于难得安排的数场原声放映,也不一定提供英语字幕。更不用提如果是英语原声的电影,这里的电影院往往就不提供字幕了,我只能来一场原汁原味的裸听。圣诞聚会现场的另一个德国同学说很能理解我的困扰,她在找合适的场次时也要花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我这才觉得自己在电影天堂的柏林处处碰壁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海报墙上左边的两部电影标注的是“OmU”,最右的海报上标注的是“OmenglU”。这分别是“Originalversion mit Untertiteln”与“Originalversion mit englischen Untertiteln”的缩写。其中OmU是原声放映配德语字幕,只有OmeU才是专指的原生放映配英语字幕,也是我去看电影时最喜欢的版本。
尽管有着诸多限制,今年我还是努力看了一些好电影。年初的柏林电影节自不必说,当时我还没搬来柏林,所以只看了少数几部无论如何都要看到的,像《从今以后》和《黎明的一切》。明年的Berlinale开幕的时候我已经基本结课了,自然也不能错过。考虑到今年一直没回国,像《好东西》这样的国产片我能和国内的朋友们大体同步地看到,实属不易。此外,机缘巧合之下,在香港停留期间我又去百老汇电影中心看了好几场,和BC再续前缘,《枯叶》便是在那里看的。而在台北停留的时候撞上了台北电影节,所以也在那里看了不少,尤其是像《一夜风流》这样的好莱坞老片。这一年的生活对我而言总体上是忧郁的,幸好有电影,我才又苟且了一年。
或许也是心境上的转变,何时何地怀揣着怎样的心情看电影,已经越来越影响我对它的评价。今年选的这十部长片外加一部特别提及的纪录短片,口味和以前基本保持一致,但在具体的次序上,和以前相比大概偏好不尽相同。或许也和年岁渐长有关,这就无从考证了。
祝大家无论在何地,无论自由与否,都还能喜欢看电影,还能看到电影。
以下是我的2024年度十佳电影:
1. 一部未完成的电影 | An Unfinished Film
为了第一时间看到娄烨的这部据说和COVID-19疫情封控有关的新作,我专程飞了一趟巴黎。观影现场很多中国人,甚至在放映结束后有人在影厅里大声呼叫口号,尽管无人响应。
我在《发生了的,想要记住的,已经遗忘的:COVID-19题材中国电影小结》一文中已经评价过此片(豆瓣和公众号的读者们没能收到此文的推送,建议订阅我的Newsletter,不受限制地阅读,订阅链接见此处)。观影过程自然是不适甚至于痛苦的。在那些“抖音神曲”响起抑或是竖屏视频通话出现卡顿的时候,我在现场是如坐针毡。但我相信这些不适是必须的。而这些不适也尚未达到当时身处其中的人们所经历的万一。
不过也必须指出的是,电影中的所呈现的反对声音,和当时实际出现过的那些相比,还是相当温和的。换句话来说,娄烨所试图表达的始终是当时大部分中国人能够接受与认同的部分。更激烈的乃至更危险的那些表达,电影里都隐去了,后半段关于上海的部分尤甚。自然我理解娄烨为什么要这么处理,对他来说“最大公约数”,也就是大部分中国人能够认同的部分,才是他最关心以及想要反映的。
今年的年度最佳,给到这部在金马上同时拿到了BP和BD的中国电影。“电影会帮助我们记住,我们和我们的时代。”
2. Kuolleet lehdet | 枯叶
我的第一部Aki Kaurismäki。当时广州的票价放映组织过一次阿基的主题放映,但遗憾没能成行。这次的《枯叶》也是一直很想看的,但又拖着没看,一直到年中的时候在香港BC才看到了。
电影的色调、服化道以及人物的相处状态,给我一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感觉。而广播里播放的新闻,尤其是辨识度极高的俄乌战争快讯,又时刻提醒着观众这就是当下。已经在欧洲生活了一年的我,如今更能理解阿基试图在表达什么了。
在欧洲的特定区域,时间总是像凝固了一样,不仅外在看得见的家具、装饰、分类垃圾桶、影院、地铁是旧的,就连人们的相处方式也可以旧得不像是本世纪的人。自然有的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并习惯了这种方式,也有的人认为即便是旧的东西,还能用就没必要换掉。但对于《枯叶》里的几位干着基层工种的工人们来说,如果有得选,他们真的愿意活在如此“怀旧”的世界中吗?
慢生活可以是一个选择,但如果这就是唯一可以选择的,那么所有的old school与优雅,都不得不重新去思考,生活其中的人到底是怎样的心情。在欧洲一年,见识过真的这么活着的人后,再看《枯叶》真是百感丛生。也为了向我住了半年的那栋Altbau致敬,特将这部电影列为第二。
3. 好东西 | Her Story
邵艺辉执导的第二部剧情长片,拍成了彻头彻尾的“同温层电影”。除了核心的性别议题,在教育、养育、亲密关系、新闻业、疫情等方面,都有所提及。这样的喜剧此前有类似的,但从未做到如此成功,邵艺辉堪称开辟了一个中国电影的新路子。
但成也“同温层”,败也“同温层”。在中国所谓的“同温层”,从来都是一个混合的群体,彼此间其实在很多具体的事情上有着不同的主张。为了“团结大多数能团结的人”,扩大“同温层”的范围,更重要的,也是因为缺乏环境,很多时候内部无法对这些分歧进行充分且维持脉络地讨论继而有针对性地动员,导致很多时候“同温层”先天不良地只能收缩自己的主张,要进步而又不能那么进步。
瞄准着“同温层”观众且植根于“同温层”群体的《好东西》,自然避免不了这种原生的问题。对片中阶级呈现的批评尤为激烈,这些我都基本认同。但说到底,这样的电影有人做出来且放出来了,而且能获得票房与口碑的双重成功,那至少后COVID的中国,并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么黯淡无光。能让大家在这些本应沉重的话题下开怀大笑,何尝不是一种成就呢?
关于《好东西》的更多评论,详见《发生了的,想要记住的,已经遗忘的:COVID-19题材中国电影小结》。
4. 石门 | Stonewalling
在柏林NewGen影展上终于看上了这部上一年的金马BP。很难说这是一部多么优秀的电影,但其难能可贵在于,在鲜有人探索过的议题与领域上,黄骥和大冢龙治走得非常深非常远。我最欣赏的一点是,不只是有意还是无意,此片非常成功地把女性身处在过度城市化的中国城镇当中的处境给拍出来了。女性的身体自然是被商品化的,但女性是怎么被逼到这个处境上,过度城市化所带来的景观以及女性与城市中其他人乃至其他元素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鲜有人能犀利地道出。而《石门》做到了。光凭这一点,《石门》就值得一个十佳的席位。
5. 填词撚 | The Lyricist Wannabe
请允许我坚持使用《填词撚》来称呼这部电影,而不是正式上映时的《填词L》。
在柏林NewGen影展上不仅看到了这部港产片,而且还能见到黄绮琳导演本人,和她即时地交流这部电影,并且拿到了合影和签名。只能说这一年没白过啊。
电影本身也没有那么复杂,甚至可以说非常地普通。普通到了这几乎就是把黄绮琳目前为止的人生经历拍了出来而已。而填词的确又是极度边缘的一项工作,这种追梦却不断失败的人生就算观众想把它和某些特定的事件拿来一起共情,也不会那么熨帖。但不妨碍我看得很触动。或许我的人生也是如此地不断失败,尽管很难说我有过梦想;又或许在看似无尽的失败中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我和黄绮琳这个年纪的人已经会有的人生阅历,继而会在成败得失上有些许观念上的改变。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如果像《好东西》里的李铁梅那样会有女儿为她念她写过的报道,那像《填词撚》里的罗颖诗那样某一天在便利店里听到自己填词的歌,也不是不可能的是吧?
6. 从今以后 | All Shall Be Well
在今初的Berlinale上看的。杨曜恺数年前曾拍过《叔·叔》,讲的老年男同,而这部则掉过头来,将老年女同。更重要的是,《叔·叔》里两人未曾有机会能在一起很长的时间,而《从今以后》则是讲,如果两个人能在一起几十年,到了伴侣去世后,留下来的人要面对什么。“《叔·叔》Side B”由此得名。
和《叔·叔》相似,《从今以后》从日常生活切入到家庭伦理再带出法律/同运议题,同时情感上的着力也照顾得到。杨曜恺处理这个叙事模式比起《叔·叔》更娴熟了,当然也因此被批评毫无进步。
映后特意问了下杨曜恺,他说《从今以后》的构思是在拍完《叔·叔》以后才有的,田野也是后来重新做的。这也部分反映了为何全片拍得更狗血了,毕竟没有江绍祺的《男男正传:香港年长男同志口述史》这种级别的研究来打底了。
7. لا أرض أخرى | 唯一的家园
在德国看关于巴勒斯坦的纪录片,行为本身的意义可能比纪录片更大一点。德国有句话,叫“Die Geschichte wiederholt sich”。翻译成汉语,约等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在豆瓣短评区,总能看到有人期待纪录片导演为观众介绍巴以的来龙去脉,做成一部“新闻纪录片”。对此我的评价是,这种历史课请自己给自己上,巴以早就过了要由叙述者去解释为什么以色列在“拆迁”乃至杀人的时候了。当然,把以色列在西岸拆除巴勒斯坦人建的房屋、学校理解成“拆迁”,也是大多数观众的一大误解。
对我来说,出于“职业病”,每到过场的年份与月份一出来,我就在回忆当时COVID-19流行的是哪一个毒株,并比对影像中口罩的普及率。不出所料巴勒斯坦人戴口罩的一直不多,而且2020年时以军是最早普及口罩的。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8. 夜明けのすべて | 黎明的一切
在今初的Berlinale上看的,据称这场是在德国的首映。上一部看的三宅唱是《惠子,凝视》,很喜欢。这次的这部和《惠子,凝视》完全不同,也相当喜欢的。
在Berlinale这部片是OmeU,原声带英语字幕。即便如此由于涉及到大量病理学的专有名词,我看得还是很费劲。可能是因为来德国这段时间频繁用英语复诊,至少最关键的那些词是看得懂的,然后日语裸听再听懂一部分,勉强跟得上电影的叙事。
与很多讲精障的电影不同,全片的节奏基本保持在一个匀速的状态,发作、好转、互助、讲述、再发作,如同日夜与季节更替,也一如我的真实状态。而在我看到了已经很难再维持情绪稳定安然坐在椅子上看完整部电影时,三宅唱给我灌了个恰到好处的鸡汤。不过有点意外的是,欧洲观众的笑点相当奇怪,映后主创也谈到了这点。如且归因为“文化差异”吧。
9.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 |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年初在多特蒙德看的OmU,德语不太行的我自然不是靠德语字幕来看懂的,主要是靠的日语原声。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是我今年看的第一部电影。
真的挺佩服宫崎骏的,到了生涯最后一部作品了(这大概真的会是最后一部了吧?…),依然数十年如一日地刻画如此勇敢且善良的昭和少年。真人实在是太美好了,美好到不得不怀疑昭和年代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少年。
诚然整部电影过于意识流,也回应了太多宫崎骏以往的作品。但只要你对他足够熟悉,那么在那些混乱的符号下你必然能察觉到那条清晰的、属于宫崎骏的故事线。或许也是年纪大了,看到莫名熟悉的画面,沉浸在似是而非的故事里,不禁觉得自己或许也看懂了宫崎骏。只是离开了那个世界后,一切便仿佛未曾发生过,随着电影的落幕而消散。
10. Robot Dreams | 机器人之梦
十佳再加上特别提及里唯一一部在电脑上看的。其实当时在香港也有机会去BC看,很可惜时间不够档期合不来,便没看成。
看之前我就预想过,我可能不会那么喜欢这部电影,事实证明也是如此。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在某些特定的段落,我比自己设想过的更加喜欢这部电影。在大城市独自生活了快一年了,个中滋味已有所体会。纽约自然不是柏林,但大城市的孤独与陪伴,也并没有那么不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如萍水相逢,有时候看着很强韧,但如果散了,比断了线的风筝还要难找。
所以尽管我知道这部电影在人物关系设置上存在着致命缺陷,不应该将机器人与狗定为买卖关系,但我还是忍不住共情了。甚至看到浣熊带着被修好了的机器人去看洋基队的比赛时,我大受触动。大概我就是太寂寞了吧。
特别提及:备忘录 | Memo
在FSK Kino看的一个中国COVID相关纪录短片放映,里头就有这部。在观看时不难发现主创应当是搞当代艺术的,所以看到用随机数生成一篇本应狗屁不通的官样八股,然后将其录下来广播到社区,却没有泛起一点点波澜这一段时,既觉得很妙,也觉得理所当然。甚至于我怀疑那会儿我看过的一些类似的行为艺术短视频,有一些也出自他们的手。
真正让我惊叹的是主创人在封控中,却能通过不同网民用手机拍下来的视频结合卫星地图与相对方位来还原一场群体抗议的发生。这个做法和娄烨在《一部未完成的电影》中呈现媒介如何重塑我们认识世界不谋而合。在短视频中无始无终且难以查证的“假新闻”,就算有调查记者真的能去现场报道也未必能还原时间线。而《备忘录》主创完全颠覆了常规的想象,实现了一次非常完整的还原。金马最佳纪录短片当之无愧。
感谢你阅读到此处。再次推荐你订阅我的Newsletter,不受限制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