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步亦趨|從「就是7」到「就。很。破」:蘋果體的翻譯修養
每次蘋果推出新手機,大家關心的不只是產品功能,還有廣告文案的翻譯。新品發佈會後討論(恥笑)各版本翻譯,已經成為中港台網民的例行公事。是以iPhone 13 面世之後,大家都對標語「Oh. So. Pro.」的翻譯議論紛紛。港譯「非常。Pro。」,中譯正常發揮「強得很。」,台譯則交出了讓網民玩得樂不可支的「就。很。Pro。」。「Oh. So. Pro.」由三個pregnant pause 組成,頗有drama queen 誇張感嘆的感覺,也有人説標語是「Also Pro」的雙關,暗示蘋果將延續之前型號走的專業路線。在三地翻譯當中,港譯算是最能平衡原文形式和意思傳遞,「非常」除了是形容詞,更是雙關,形容iPhone 13 非比尋常,與別不同。中譯貫徹一貫風格,直白到不能再直白,沒有任何修辭可言,大家明白就好。至於台譯,「Pro」字國語音似「破」,正好形容譯文的句子結構,成為一眾網民的笑柄,更引來不少品牌二次創作,一不小心做到了曲線營銷。
蘋果廣告本身就難以翻譯,經典的「蘋果體」語句如「5G Speed OMGGGGG」、「Messages. Actually LOL. OL.」,以至香港人看到就不住大笑的「This is 7」都巧妙利用英文語言特色撰寫,難以透過翻譯複製。但正因如此,才能看到譯者如何花盡心思,將原句化為譯文讀者有共鳴,而且不會尷尬的廣告標語。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This is 7」。中、台譯者把原文翻譯為「7,在此」和「就是7」時,應該萬萬沒有想過這樣寫有甚麼問題,不過香港譯者顯然察覺到關公災難的氣息(怎麼樣也不能説自己的產品「7」吧),沒有讓「7」字獨自上場,而是以「鄺體」累贅地表明「這,就是iPhone 7。」以敏銳的語言觸覺令蘋果避開了像隔壁公司「Note 7」一樣的下場。
除了粗口文化,蘋果文案的翻譯也能讓人一窺中港台三地消費者的性格和需求。香港人生活節奏急促,求快狠準,也求「同聲同氣」,因此tagline不時使用廣東話。例如「玻璃,點比(Kicks glass)」、「夜一夜,照拍 (Bring on the night)」,簡潔精準之餘,也顧及廣東話的節奏感,讀起來比任何一個版本的中文翻譯都來得短促響亮;中譯受眾頗廣,文案用字以淺白直譯為主,因此會出現「強得很」和「嗨,來得真快(Hi, Speed.)」這樣不像廣告標語的翻譯。不過,當中也偶有佳作,如「攝影界大咖,C位有請 (Camerus maximus)」化用流行用語,頗有心思,只是譯者也會莫名其妙地失手就是了(H2OK (防水性能)= 專治水逆???)。相比起香港的快和中國的粗,台譯則非常符合台灣人婉轉溫柔的個性,翻譯選擇偏向文雅甚至矯情(「就。很。Pro。」)。如「Kicks glass」譯作「玻璃面板,麻煩後邊站」(好有禮貌 ( ̄▽ ̄)),「Bring on the night」則是「暗瞑,沒在怕」(欺負人家中文學不好╮( ̄▽ ̄"")╭))。
蘋果文案的翻譯,正正論證「香港中文」、「台灣中文」和「中國中文」的分別絕不止於簡繁字體。語文的運用與民情多少有點關係,如果撇開翻譯優劣不論,細心觀察文案翻譯,往往會有很多有趣的發現。
==========
人二譯社|InBetween Translators’ Collaborative 🏠👯♀️
Translation | Transcription|Proofreading|Reviewing | Copyediting|Copywriting | Typesetting
.
Enquiries ✉️: [email protected]
Follow us on Instagram ✨: @inbetween.trans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