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以後》映後座談:香港同性伴侶與「幸福美滿」的一步之遙

G點電視
·
(修改过)
·
IPFS
·
由香港導演楊曜愷執導、榮獲第74届柏林影展泰迪熊獎的《從今以後》,最近終於在本地上映。電影名稱取自婚姻誓言,加上英文片名All Shall Be Well,驟眼看以為是一個幸福美滿的故事;可惜,對於香港現行法律上無名無份的同性伴侶而言,「幸福美滿」總有一步之遙,片名似是寄望,卻是諷刺。繼呈現年長男同志情慾的前作《叔‧叔》後,Ray這次透過本地年長女同志的故事探討同志遺產權益,同時詰問何謂「家人」?
製圖:Mo


撰文:chs
攝影:阿日
文字編輯:麥子
網站編輯:Natalie

由香港導演楊曜愷(Ray)執導、榮獲第74届柏林影展泰迪熊獎的《從今以後》,最近終於在本地上映。電影名稱取自婚姻誓言,加上英文片名All Shall Be Well,驟眼看以為是一個幸福美滿的故事;可惜,對於香港現行法律上無名無份的同性伴侶而言,「幸福美滿」總有一步之遙,片名似是寄望,卻是諷刺。繼呈現年長男同志情慾的前作《叔‧叔》後,Ray這次透過本地年長女同志的故事探討同志遺產權益,同時詰問何謂「家人」?是血親?是廝守終生的伴侶?還是志同道合的社群?

4月尾的時候,Ray、電影聯合監製鄧芝珊博士(Denise)和獨立記者伍詠欣(Yan)接受G點的邀請,擔任《從今以後》優先場及映後座談的分享嘉賓。Ray與Denise在千禧年代初因舉辦香港同志影展結緣,各自擅長的領域雖不一,但均在倡議同志平權路上深耕細作多年;而Denise和Yan最近亦出版了她們合著的《同聲同氣:香港年長女同志口述史》,是香港首本紀錄年長女同志生活和情感的書籍。在映後座談上,三人以兩部作品進行對話,除了分享各自創作和研究的心路歷程,亦娓娓道來他們對社群的觀察和對未來的盼望。

《從今以後》 G點優先場及映後座談嘉賓合照

導演的自我突破 首次拍攝女同志題材電影

《從今以後》講述一對相依相伴逾四十載的女同志戀人,關係一直為雙方家人默許,直至一方猝逝,留下來的人與逝者家人面臨遺產糾紛,矛盾逐漸浮現。根據Ray的分享,此故事源自他於2020年參加的一場性/別小眾遺產權益講座,當中援引的案例比電影情節更戲劇化,例如家人在逝者離世翌日馬上向其伴侶追討名錶等。Ray無意重現此等情節,或將逝者家人和留下來的人置於二元對立面,而是以同志遺產權益作為主軸,刻劃這場家庭危機中每個人物的難處。

Ray兩套前作《紐約斷背衫》(Front Cover)和《叔‧叔》均以男同志為主角,《從今以後》卻改為述說女同志的故事。他解釋道,故事中由李琳琳飾演的Pat和區嘉雯飾演的Angie,一直與Pat兄長一家相處融洽,亦會出席家庭聚會,這難以發生在相戀多年的男同志身上。往時女同志比男同志更易受家人認可,因家人可以「好姊妹」、「好朋友」形容兩人關係,既可瞞過親戚朋友,亦可自我哄騙,反而在男同志身上則難以用此說辭瞞天過海。

Ray分享《從今以後》的創作靈感,源自他於2020年參加一場性/別小眾遺產權益講座時的見聞。

首次接觸女同志題材的Ray為免故事失真,特意邀請Denise擔任聯合監製。「拍攝女性和女同志題材對我而言是一大挑戰,我不想自己在未夠了解的情況下突兀地講一個女同志故事,或是令女同志社群觀影覺得故事與自己無關,因此我請Denise當我的『盲公竹』,為劇本和故事情節提供意見。」

結合《同聲同氣》研究成果 揭示年長女同志社群面貌

在Denise受邀參與電影製作之時,她正從事《同聲同氣》研究出版計劃,建立了一定程度的年長女同志社群人脈。由此,她成功為Ray牽線,先與不同年長女同志進行訪談,從中了解她們的生活細節;在完成劇本後,亦透過圍讀收集社群意見。例如對Angie這個角色的設置,Ray分享他原本將Angie設定為一個朋友不多的女同志,只有一位在花店工作的異性戀女性朋友。但聽取社群意見後,他決定擴闊Angie的朋友圈,讓她身邊有一群女同志好友。

由Denise和Yan合著的《同聲同氣:香港年長女同志口述史》,是香港首本紀錄年長女同志生活和情感的書籍。

「那個年代的女同志敢於與原生家庭表明不與男性結婚,是相當大的事。她們早早踏入社會工作,追求經濟獨立,離開男人主導的家庭,因而更需要一個女同志社群,在chosen family中互相扶持。」Denise補充道。她又指出,若與另一部本地同志歷史研究書籍——《男男正傳:香港年長男同志口述史》的内容比較,我們可以看到年長女同志和男同志的情況有所不同,因爲後者大部分已結婚生子,甚少建立社群。除了生活圈子外,電影中兩位主角形象亦參照了他們訪談所接觸的年長女同志,束短髮的Pat作中性打扮,束長髮的Angie則打扮較女性化,性別角色較為鮮明。

Denise分享她撰寫《同聲同氣》期間對年長女同志的觀察,表示她們更傾向建立一個互相扶持的社群。

《從今以後》不是《嬸‧嬸》 聚焦同性伴侶在香港法律下的困境

相比《叔‧叔》,《從今以後》的親密戲份較少和克制。Ray解釋,《叔‧叔》講述的是兩個男同志相戀的故事,因而會有較多身體上的探索;《從今以後》中的一對伴侶已相處多年,身體上的親密接觸漸少。「這亦解釋了為何電影不叫《嬸·嬸》」Ray笑說。「如果叫《嬸·嬸》,觀眾會認為是《叔·叔》續集、是關於兩位年長女士墮入愛河的故事,那他們便會失望,因為《從今以後》不是一個愛情故事,而是家庭故事。」

《從今以後》劇照(相片來源:《從今以後》官方Instagram)

在現行香港法律下,同性伴侶並無遺產繼承權,除非逝者生前另立遺囑。電影中,Pat正因為沒訂立遺囑,令Angie要為二人的居所與Pat兄長一家爭取擁有權。Yan提及曾有朋友向她表示不明白為何Pat和Angie二人關係穩定,卻沒立遺囑。「在年長女同志成長的年代,婚姻被視為女性的最大保障,而立遺囑、為自己爭取權益對她們來説是較新的概念。」她解釋道。

另外,Yan亦指出若要年長女同志在遺囑中填寫其伴侶名字為遺產受益人,首先要當事人承認關係。但就像在《同聲同氣》中,一位年屆七十的受訪者仍然稱呼她的女朋友為「朋友」,可見要年長女同志承認與另一半的關係並不容易。

Yan(右圖)指出要年長女同志承認與另一半的關係,並在遺囑寫上對方為遺產受益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過,正因爲上述香港性/別小眾權益在法律層面的局限,Ray表示希望能通過《從今以後》這部電影,讓觀眾能明白死亡並沒我們想像的遙遠,盡早立下遺囑既能保障身邊人,亦是向伴侶表達愛意的方法。一份遺囑就如一紙情書,將生前的承諾和惦念延續至身後。但同時,Ray指出他們最終目標是爭取香港通過同志婚姻,讓反對同志婚姻的人有所思考。「我希望透過這套電影讓觀眾,特別是異性戀的觀眾明白,我們不是要求更多的權益,而是希望有同等的對待,同樣的權利。如果我們沒有這項權益,受影響的不只是同志社群,他們身邊的家人朋友亦會受影響。」

我們看(不)見的女同志 願未來「all shall be well」不再是諷刺

Ray以電影作為媒介帶出同志議題,Denise和Yan則透過研究和訪談紀錄年長女同志的生活百態,讓那些年我們「看不見」的女同志被看見。「我從事女同志研究多年,曾以為社會比從前開放,然而並不是這樣。此外,做女同志研究的人相比男同志少,而女性的故事又較少人講,這是性別問題。目前女同志的visibility仍未夠,未去到一個我認為可以不用再做研究的階段。」Denise說。

《從今以後》影後座談會大合照,衷心感謝各位觀眾的支持和參與。

Yan又回顧自己在學時期的經歷,指出當時閱讀的中文性別題材論文多數來自台灣,令她好奇香港的女性故事在哪?《同聲同氣》既補足了女同志論述的空白,亦啟發了年輕一代。「我不期望這本書會帶來驚天地泣鬼神的改變,但希望有緣閱讀此書的讀者或社群的一份子有所啟發,知道我們今時今日所擁有的都經過前人的努力,是她們用生命創造和活出來的。」

平權路漫漫,但我們依然走着。願有一天「all shall be well」不再是諷刺,而是從今以後也可以兌現的承諾。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G點電視G點電視以新媒體介入性/別小眾運動,鼓勵及引導義工成為行動者、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議題,學習營運媒體,為社群充權。請賞我們幾個拍手或一杯咖啡,讓我們支持平台及團隊持續運作。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同性戀除罪】歐洲多國立法賠償同志歷史迫害 港英政府曾設「特別調查小組」專捉同志

女同志情慾:失語、被污名化、被壓抑,但性本尋常

英國大選工黨重掌政權 性/別小眾面臨中間派政策與右翼壓力的雙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