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日記|每個東西的存在都有一個 Cost
最近在自學課中的一項關於 Data Schema 作業,需要透過訪問朋友,對一個自己從未接觸過的主題進行設計;我個人覺得很像在畫柯南的案發現場關係圖,必須找出關鍵角色是誰、每個角色的細節,並思考角色與角色之間是否有特殊關係,而那是什麼樣的關係。過程挺有趣的。
其實這只是項小小的邏輯訓練作業,但在我向高中朋友 Z 發出邀請後,曾經手各種 Data Schema Design 的她,隨即建議我要不要使用現有的 App 來進行思考訓練;她提議的是台灣社交距離。
Hmmm 其實我最初只想在這個作業上花三到四小時的,而這個 App 感覺起來應該不難吧,結果沒想到在 Research 階段就花了不少時間(笑);主要是我對這個 App 並不是很熟悉(咦),所以得先從最容易取得的中文資料初步了解其功能,這包含 App 本身,以及搜尋引擎上前幾個跳出來的介紹,之後再進一步查看官方的白皮書說明,順著朋友 Z 提供的幾個問題脈絡去思考,再一一盤點前面所提的「關鍵角色」;若遇到不懂或好奇的奇妙東西,比如,如何透過藍芽訊號強度計算距離,再去搜尋引擎找答案,雖然因此開了沒有設定終點的小支線,但就當作「散步」吧——亦即走到一半想落跑也沒問題。
和 Z 的初步討論,主要是我向她進行 Research 結果的重點整理,再介紹並說明我的第一版設計,過程中,她提出了幾個我沒注意到的盲點,和我未曾顧及的面向;這次討論後,我便抱著草圖回去修改一番。
而我跟 Z 是有下一階段計畫的;我們倆決定要拿著這張草圖(厚臉皮地)拜託另個高中朋友 A 幫我們「審核」。A 是工程師,A for Angel,因為她連理性的一面都很溫暖;這裡特別強調 A 的溫暖,是因為我跟 Z 都屬於進到專注狀態後就會變得很嚴肅的人,所有人際間的幽微平衡在此時都失去美顏效果。
在那天和 A 與 Z 的第二次討論中,我們三人花了一點時間從新走過每個細節,過程中,A 反覆問我為什麼這裡要這樣設計,是不是有更有效率與節省空間的做法?未來使用這個資料庫的人會怎麼 query 等問題;說著說著,她便開始舉例前公司的資料庫內殘存了很多前人遺留下來的 data,而這產生了什麼樣的成本。
每個東西的存在都有一個 Cost。
我從這項作業的討論,向外延伸出一條淡淡的線,串接起此端的 Primary Key 與彼端的 Foreign Key。
Foreign,除了異國、外來的等意涵,也可譯作陌生、不熟悉的。
那天晚上,在預定討論的五分鐘前,A 發來訊息說:「再給我十分鐘,讓我吹個頭髮。」當時,我腦海浮現的畫面是 A 剛結束一天的繁忙,快速地打理晚餐後便趕回小套房,沖過澡,終於可以坐下來喘口氣的她,此刻,手裡的吹風機吹頭髮,也把腦袋裡與工作和婚禮籌備有關的內容清空(因為 A 同時也是位即將步入婚姻的獨立女性);視訊通話這端的我和 Z,則閒聊著眼前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更遙遠的,彼此對於「非台灣」的生活想像。
我們三人似乎都正站在人生的交叉點上,即將或正在跨進一個 Foreign 的領域或角色。
然而,我總覺得交叉點一詞過於戲劇性;人生是一局定生死的嗎?我並不覺得那會是一條直通死亡的直線,或許更像騎腳踏車時,遇到環境改變,就得學著何時變速、何時轉彎; 是過程,不只結果。
也許有些人很幸運,能夠在青年時期便規畫好人生藍圖,然而無論如何,每做一次決定便會有對應的取捨產生;現在的草圖,十年後並不一定能適用,尤其在此刻,因為中共政權,身邊幾個台灣和中國朋友都紛紛表示要開始準備移民計畫。
嗯,無論選擇繼續直行,抑或下定決心要彎去哪條路,(希望)有勇氣迎接風暴,也記得享受沿途風景。
然而,此刻,如果你和我一樣,對未來的不確性感到些許惶恐;Although there is probably nothing I can help with. At least, I hope you know that we are terrified together in this terrifying time.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