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我想和爷爷一起守护高原羊

食通社
·
·
IPFS
我叫张斌,今年18岁,出生在甘肃陇南偏远的农村,从小跟着放羊的爷爷长大。我的未来好像应该像影视剧里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跳跃农门,而我却选择了祖辈们走过的道路。

啥人有啥人的命数,我也一样。

我叫张斌,今年18岁,出生在甘肃陇南偏远的农村,从小跟着放羊的爷爷长大。我的未来好像应该像影视剧里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跳跃农门,而我却选择了祖辈们走过的道路。

今年,在实务学堂的欧阳艳琴老师和食通社的推荐和支持下,我前往内蒙古阿拉善盟的致良田生态农场实习。这次去实习,我怀的是一片热忱,是对家乡、对农业永恒的爱恋之心。

一、在阿拉善,学做新农人

还记得3月份刚到阿拉善那会儿,眼前一片荒芜,除了苍茫的天空和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沙,没有一点绿意。我很惊讶,这种地方怎么可以种出庄稼?

西北的冬天很漫长。4月,上冻的土壤才开始消融,不远处的贺兰山上还有积雪。

但是没想到,4月播种的蜜瓜,5月就开始生长发芽,我这才感觉到阿拉善的神奇之处。与此同时,杂草也开始不停生长。于是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了与草的战斗。

草长得茂盛,和农场的主人马彦伟老师对土壤的改良分不开。他既用羊粪堆肥,也种植绿肥。农场旁边的一些沙地基本不长草,但农场的土特别肥沃,所以地里的草长得快,刚拔完就长出来。我在农场的一大半时间都在拔草,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

六月,在我们几个瓜农的精心呵护下,瓜苗开始开花、结果。等到地里的瓜藤铺满土地,也就霸占了杂草的生长空间。

蜜瓜挂果期间,如果只靠土壤里的底肥,营养会跟不上。所以农场会用牧区的清洁羊粪来追肥,把腐熟好的粪肥做成沼液,再通过滴灌带输送到土壤里。

八月,是迎接丰收的时刻。看着地里一片片金黄的蜜瓜,我的内心装满了说不尽的喜悦,这是我第一次把种子种出果实。

除了喜悦,我也感到骄傲。在这个极度缺水的沙漠边上,我们用羊粪和绿肥对沙土进行改良,变成肥沃的土地,又用节水滴灌种出了生态蜜瓜。它们并不是普通的瓜,而是守护沙土的卫士。

这段实习经历让我对生态农业有了深刻的认识。结束后,我回到阔别半年的家乡,务农的决心更坚定了。

二、回到家乡重拾传统生态农业

我的家乡甘肃礼县上坪乡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和西秦岭的交汇处,海拔在1800米到3312米之间,以森林和草原为主,耕地较少。

在我的印象中,家乡一直比较封闭。但也正因为封闭,再加上自然环境优越,所以还延续着传统的生态农业:耕作依赖畜力,地里施肥主要靠粪肥,农牧业也一直以互补的形式共存。

菜园子的夏天和冬天。

用我爷爷的菜园子举个例子。这个菜园子夏季用来种菜,冬天种不了菜的时候,就变成了羊圈。最冷的时候,我们会把瘦弱的羊赶回菜园里,待一两个月。

羊的粪便也一直保留在这里,所以菜园里基本上什么肥都不用。第二年开春,它们回到牧区后,这里又成了菜园子。

直到现在,很多人家门口都有粪场,用来储存人和牲畜的粪便。粪便和草木灰或旧土坯房的墙土混合后,这些肥料会在粪场上放置一年。冬季地里没有庄稼,我们会赶着牛车把粪运到地里,当作第二年的底肥。

在我们村,家家户户都会养两头以上的耕牛。我们的耕牛是牦牛和当地土黄牛杂交而成的犏牛,体型较大,既有牦牛温顺的性格,又有黄牛的耐力。和放牧的牛相比,耕牛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因此也比较辛苦。

但辛苦的同时也有好处。村民会专门划出一亩三分地,给耕牛种蚕豆和饲草。冬天,其他牛还在牧场上采食,耕牛却回到了温暖的棚圈里,吃着送到嘴边的草料。

对放牧的牛羊来说,农田也是重要的食物来源。秋季庄稼收完之后,地里还留有一些杂草和掉落的农作物果实,牛羊吃了可以贴秋膘。

秋季庄稼地的牛羊。

回家这半年,我意识到传统生态农业和现代有机农业一样,都遵循自然规律,对环境和人也更友好,是真正的农牧互补,实现物质的内循环。

但传统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也有落后的地方,比如机械化程度低,销售渠道单一,市场规模小。

在我的家乡,村民春耕时大都用牛车;致良田农场种西瓜用的是拖拉机。

这就意味着村民的十几亩地只能做到自给自足,如果不出外打工,生计和收入主要还靠畜牧业。

于是回到家乡后,我沿着祖辈们走过的牧道,跟随四季节律,开始守护家里两百多只高原羊。

三、生计面临的挑战

上图为黑头藏羊,左下和右下分别为欧拉藏羊和甘加藏羊。

我们这边的原始品种主要是牦牛和藏羊,放牧方式是轮牧或游牧,就是从山脚走到山顶,然后从山顶又回到山脚。

夏季在山顶放牧时,山脚的河谷地区是闲置的,草也长的很茂盛,等到牛羊下来过冬时,这个草就可以用了。

但随着外来品种牲畜的引入,草场的压力增加了很多。比如因生产性能好、生长速度快,而深受大型养殖场和肉类市场的青睐的西门塔尔牛。

西门塔尔牛并不适合高海拔地区的严寒。夏季的冬牧场海拔较低,水草也好,所以村里的西门塔尔牛大多在这里放牧,冬天再进行圈养。

但是等我们的牛羊冬天下山后,冬牧场的草已经被它们吃完了。延续游牧传统的村民不得不提前种好牧草,以备冬天给牛羊补饲。

牛羊吃的干草来自我们家种的十几亩牧草。

虽然我们本地的藏羊繁殖率低、生长周期长:它们基本上是一年一胎,一胎只产一个羊羔;如果全年放牧的话,最少八个月才能出栏,但它们也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势。

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其体质强壮、行动敏捷、善于爬高走远,所以藏羊的肉质嫩、膻味小。而且高原地区能量消耗大,藏羊的放牧半径又大,相比其他种类的绵羊,藏羊的瘦肉率更高。

它们生产力低下,八个月龄的公羔子净肉只有三十斤左右,羊贩子还常常压价,但它们对草场生态是友善的。

我也坚信有机农牧业对环境、对健康的好处,所以我愿意成为守护这些高原羊的新牧人。

四、尾 声

手把着木犁,耕耘着沃土;驾驭着骏马,驱赶着牛羊。这是很多人心中的梦,而我却在让它变成现实。

或许,比起睡在高原上的小庵房,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更值得人们向往。但故乡对我的意义不单单是一种情怀。

经过这一年的务农实践,让我感触最大的还是“农民老龄化”。和我一起干活的很多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农村去,扛起锄头,开起拖拉机,做环境友好的食物生产者 。

我们应该学习新时代的新理念,让农业重新回到绿色生态发展的道路上。而不是继续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维持人类的生存;用高危害的化学产品,破坏我们的土地,损害我们的健康。

关于生态农场实习生项目

食通社于2021年11月发起了“生态农业实习生计划“,这是我们为行业赋能的又一探索。经过多轮沟通和选拔,我们最终匹配了18位实习生,前往8个省市的11个农场,开展2个月至1年不等的实习期。

我们期待生态农场可以将农场管理、生产技术、销售推广等宝贵经验梳理出来,供想返乡从事生态农业的年轻人参考。同时,有着多元背景的实习生们也可以贡献所长,为农场注入活力,并降低自己将来返乡创业的学习和试错成本。

2023年,食通社将启动第二期“生态农业实习生计划”,敬请期待!

编辑:泽恩


食通社是一个可持续食物与农业的知识、信息和写作社区,由一群长期从事农业和食物实践及研究的伙伴们共同发起和管理。我们相信,让消费者了解食物的来源,为生态农业从业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我们的食物体系才能做到健康、美味、可持续。


微博/豆瓣/知乎:食通社

微信公众号:foodthinkchina微信小号:foodthinkcn

官方网站:www.foodthink.cn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食通社食通社是一个可持续食物与农业的知识、信息和写作社区,由一群长期从事农业和食物实践及研究的伙伴们共同发起和管理。 微博/豆瓣/知乎:食通社 微信公众号:foodthinkchina微信小号:foodthinkcn 官方网站:www.foodthink.c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AI时代,权力在向谁转移?

不炸皮肚,就不吃豆腐?|扣子奶奶

当一个高中数学老师决定去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