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習音樂中體悟人生

射手媽咪婷婷
·
(修改过)
·
IPFS
·
學音樂不只是學習樂器本身,還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打從四歲開始學鋼琴就與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進了音樂班之後又陸續學了長笛、中國笛,再到出社會多年後學吉他,我發現在練習樂器的過程及成果發表(比賽、表演)中也能對未來的人生有所啟發。

學習如何分配時間

每天放學後寫完功課就是練琴的時間,面對三種樂器及多首曲子需要練習,到底該如何分配時間就非常重要。

比如,我會先把每一首樂譜打開來看,若是比較簡單的我就會先略過,先找一些有點難度又不會太難的來練,畢竟一開始練習若是太難容易感到挫敗也會覺得花了太長時間而沒有成效,所以會先選擇需要練習但又不至於練不好的曲子來當熱身,等到練了半小時一小時後再來挑戰難度高的曲子,此時手指已經比較靈活也比較能掌握好曲子的表現。

抗壓性的培養

除了練習時動輒要經歷無數次的反覆練習很磨練受挫力外,記得每次術科考試之後不僅會大大張貼每一位同學的成績的排名,老師還會在講台上一一念出每個同學被每位評審老師點評的內容,有時候會把評語一張張直接發給我們,有時候則是要自行聽寫下老師的評語再回家請家長簽名。

大家聽了有沒有覺得根本是殘酷舞台?就如同現今我們在選秀節目中所看到的一樣,優點缺點都被公開披露,更何況當年我們只是國小的孩子,在那樣競爭的環境下小小年紀便需要足夠的抗壓性,然而我也沒有印象有哪位同學被老師的評語講到哭,現在想想也真的很難得。

認清天賦與努力的不同

之前曾經提過學音樂非常需要天賦,天賦加上努力會讓人有非常傑出的表現,然而只有努力沒有天賦的話縱使會有不錯的成果但總是缺少了一點什麼,或許就是老師常說的「音樂性」吧!這個詞很抽象,但相信喜愛音樂常聽音樂的人也能分辨得出來。還記得以前偶爾會有同學來家裡練琴或是伴奏,連我家人都能輕易分辨同學是否有音樂天賦,所以從小對於這種先天上的差異就很能理解也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公平。

努力不一定會有回報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吧!

理解這世界並沒有絕對的公平

以前參加比賽的時候時常會遇到自己的老師就是評審或是別的參賽者的老師是評審這種事,或是評審老師對某位參賽者有主觀上的偏好等等,這些在比賽中都是家常便飯,所以看似比賽的競爭的關係也參雜了不少個人情感,於是比賽的公平性遭受到質疑也是常有的事。

然而即便如此,真正頂尖優秀的人是絕對不會被埋沒的,因為他們的光芒太過耀眼而讓絕大多數的評審都可以為他鼓掌表示欣賞。

這也代表著若是你的專業並沒有到達一定的程度是毋須自怨自艾的,因為在你沒有優秀到讓人不得不注意你之前,大家都是靠著主觀意識在評斷的,當然也沒有絕對的公平性。

別過度在意觀眾的一舉一動

身為國小就出國表演的我來說,大大小小的舞台經驗不少,要如何克服在舞台面前表演的恐懼即是把台下的人通通想成是一個人,盡量把表演時想成是在家練琴一樣,只沈醉在自己的音樂旋律裡不要去關注台下觀眾的一舉一動,一旦把專注力放在觀眾身上就很容易分神而忘了自己的演奏而出錯。

演奏本身是自我的實現而非譁眾取寵。


許多人都說學音樂是培養氣質,但我認為以上幾點是除了氣質以外更重要的人生收穫及領悟,也在此跟各位分享。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射手媽咪婷婷射手座,全職媽咪/斜槓寫作者/新性感雜誌共同創辦人 喜愛音樂、電影,更熱愛閱讀,資訊焦慮症患者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3298701145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5d4b0ef1fd89780001fc7e91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兒童繪本】谷川俊太郎|和平與戰爭

一個瞬間,讓你發現壓力其實並不存在:《15分鐘讓大腦超靜定》

1cm + me:尋找每天進步1cm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