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性別友善廁所】擁抱多元定形象工程? G點讀者來郵揭校廁位置隱蔽、指示不清、職員刁難

G點電視
·
·
IPFS
·
校園出現越來越多性別友善廁所,是否就代表跨性別師生和訪客能受惠?G點早前便收到讀者來郵,稱在某大學使用性別友善廁所時遇到不愉快的事件,最令讀者氣憤的是,該廁所屢次登上媒體版面,成為該大學性別友善政策的門面,但真實使用情況的落差,卻令人懷疑校方能否真正落實性別友善,抑或只是大學的形象工程擺設?
製圖:Mo

撰文:Louis、Cindy
文字編輯:Cindy
網站編輯:Mo

近年各大專院校都增設性別友善廁所,如港大早於2016年便在輔導及心理培育部設性別友善廁所,中大在學生會及中大性/別關注組的多年爭取下,亦於2017年設置兩個性別友善廁所,教大、嶺大等院校都緊隨其後,增加性別友善廁所設施。然而,校園出現越來越多性別友善廁所,是否就代表跨性別師生和訪客能受惠?G點早前便收到讀者來郵,稱在某大學使用性別友善廁所時遇到不愉快的事件,最令讀者氣憤的是,該廁所屢次登上媒體版面,成為該大學性別友善政策的門面,但真實使用情況的落差,卻令人懷疑校方能否真正落實性別友善,抑或只是大學的形象工程擺設?

編按:性別友善廁所又稱性別中立廁所、無性別廁所,不以傳統男廁或女廁作標示,強調無論是甚麼性別認同或性別氣質的人都能自在地使用。

港大性別友善廁所偏僻難尋 向職員求助反被質疑「做project」

以電郵聯絡G點的事主稱,去年年底與就讀港大的朋友一同前往香港大學本部大樓,希望使用輔導及心理培育部辦公室內的性別友善廁所,但進入辦公室後找不到,便詢問職員廁所在哪裡。但職員卻反問他們是否港大學生、就讀甚麼科系等。當事主朋友回答他是「本校生」後,職員便叫他們在接待處坐下,說要打電話給同事。15分鐘後,另一位職員到場,再度詢問他們是甚麼人、為甚麼來,當事主回答他們只是想使用性別友善廁所後,該職員卻說「廁所位於辦公室裏面,沿途要經過不少輔導室,但現時有其他同學正在進行輔導,所以不方便讓他們進去」。事主便反映該廁所位置偏僻、缺乏告示,他們也只是從主流媒體上看到廁所似乎是開放給公眾使用。職員卻立即懷疑兩人不是真正需要用到廁所,說:「如果你們想『參觀』,需要事先與我們聯絡;如果是為了做專題研習而找資料,我可以提供廁所裡的照片給你們參考」,又稱使用該廁所「需事前申請」。

電郵中,事主稱對港大職員的回覆、性別友善廁所的位置和使用安排等都感到非常荒謬:「廁所作為一個公共設施,竟然如此隱蔽、需要預約使用,甚至只能『看圖如廁』,恍如參觀一個私人裝置藝術展覽內的展品。試問廁所設於天台中的角落,如何友善?採用『預約制』,又是否期望使用者具備預測膀胱狀態的能力?設立廁所的原意,到底是關心同學需求、提高大眾的性/別意識,抑或是提升學校的國際形象?」

港大早於2016年便在輔導及心理培育部設性別友善廁所,獲HK01、明報等多間本地傳媒報道。(圖片來源:G點圖庫)

職員追問身份稱廁所「需預約」 事主:豈不每次使用都受審視?

更讓事主不忿的是,當大家在網上搜尋「香港性別友善洗手間」時,總會找到港大率先設立性別友善廁所的報導,媒體更常將這個廁所與中環街市、逸東酒店的性別友善廁所相提並論,不少人看到報導後,都認為港大致力令校園環境更性別友善,卻沒想過實地考察後,發現校方會為廁所設限,令他們想使用廁所卻經歷不快遭遇:「使用無性別廁所的正是不想被審視、渴望有一個安全的空間,令大家拋開生理性別對自己及對別人的困擾。但這廁所反其道而行,令如廁過程如此特別、艱難,先要花一刻鐘尋找位置,被職員『查家宅』,然後又再等一刻鐘才被告知廁所為『預約制』。如果使用者需要進行預約程序、如廁時又要穿過眾多輔導室,豈不是每次使用都要被審視?」事主稱曾考慮去信港大投訴,但又認為校方未必受理,最終選擇在個人社交平台的限時動態記錄此事,並來信G點反映,希望媒體能協助跟進、更新大學院校性別友善廁所的報導。

電郵事主提到的性別友善廁所位於港大本部大樓天台,鄰近學生發展及資源中心的輔導及心理培育部,地理位置不算方便易找。(圖片來源:港大輔導及心理培育部 Facebook)

翻查資料,除了電郵提及的輔導及心理培育部辦公室,港大在其他地方亦設有「無性別廁所」,其中一個位於本部校園,另外兩個則位於沙宣道校園。港大過去亦曾舉辦不同活動,讓師生認識性別友善廁所,如港大核心課程 Sexuality and Gender在2016年便曾舉行一項特別的學習活動,將香港大學百週年校園低層地下至三樓的大部分廁所改造成中性洗手間(gende-neutral/unisex restroom),把門外女或男標誌改為中性符號,鼓勵學生和教職員使用中性廁所。港大學生會亦曾與 Queer Straight Alliance在2017年舉辦性別友善廁所體驗日,讓同學及公眾人士可於校園內其他地方試用性別友善廁所。不止是港大,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大學及嶺南大學都在過去數年相繼設立性別友善廁所。

性別友善校廁數量極少、分佈不均 多以「殘廁」稍加改裝

在大專院校看似熱烈擁抱性別多元、性別意識抬頭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中,跨性別和非二元性別師生的校園生活是否得到真正改善?撇除像事主所述遭到職員刁難的「個別例子」,本身大專院校內的性別友善廁所無論在數量上、位置分佈上都極不平均,未能方便使用者。以港大為例,目前有超過3.6萬名學生就讀,教職員亦超過8000人,但性別友善廁所卻只有三個,加上這個並不長期對外開放的輔導及心理培育部廁所,如何足夠有需要的師生使用?中大的情況亦類似,按2022年度數據約有2.1萬名學生,亦有8000名教職員,但兩個性別友善廁所集中在中大火車站旁和本部的教學樓(鄭裕彤樓和王福元樓),在其他校區活動的有需要師生便只能用無標誌性別的「殘廁」。《中大學生報》過去亦曾轉載中大性關組文章,批評校園性別友善空間的規劃不善,如港大和中大現時雖在校園設置性別友善廁所,但「數量極少,地點偏僻,設計上亦只是稍為將無障礙廁所改裝,不少學生只當作殘廁使用」。

雖然不少香港的大專院校都增設性別友善廁所,但因為規劃不善,這類廁所大多位處校園偏僻的地方,數量亦不足。(圖片來源:wikipedia)

本身是中大法律系學生、創立「香港跨性別法律資料庫」關注跨性別平權的Christine 接受G點訪問時,亦指出「跨性別朋友在大學校園遭受歧視、不公平對待的情況仍非常常見,無論是廁所安排、宿舍分房,甚至畢業證書改名等,都往往會遇到各式不愉快經歷」。她稱即使中大、港大都有性別友善廁所,但這些廁所通常座落在人煙稀少的地方,部分甚至像港大這個廁所,在一些「無人能去的地方」,結果性別友善廁所「淪為裝飾品、大學的形象工程擺設」。

去年3月,Christine曾向中大法學院查詢可否根據醫生指示,保障她使用「女洗手間」的權利,但得到的回覆都是叫她使用無分性別的「殘疾人士洗手間」。Christine指大學其他學院或學系過往都有容許跨性別學生使用符合自身性別認同的廁所的先例,但由於整個決策不透明,亦沒有明文規定,令每個學生每宗個案都可能出現不同安排,引發更多歧視事件。Christine雖然不能透露太多詳情,但她的個案最終需要平機會介入,才得以解決。

跨性別行動者:校園恐跨歧視仍常見 校政不透明難釋憂慮

現實中不少跨性別人士在使用廁所時都曾經歷誤會、不安甚至別人的指責,即使獲醫生發出「實際生活體驗證明書」,證明需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符合性別認同的廁所或更衣室,但由於外貌或性徵,往往會被其他順性別使用者指指點點和騷擾。由於現時跨性別人士要更改身份證上的性別仍困難重重,很多社群朋友無法用身份證釋除別人的疑慮,都令他們在生活中備感壓力。Christine 認為大學管理層有責任保障跨性別人士在校園「免於恐懼使用廁所」的權利,無奈目前大學設有的性別友善廁所很多都形同虛設,或直接將「暢通易達廁所」當作性別友善廁所,做法不理想;又因為校方缺乏性別意識的宣傳教育,教職員對跨性別學生的歧視亦很常見。她自己就曾遇過教職員在未經她同意下,向其他同學透露其跨性別身份,甚至吩咐其他同學「小心」,而這種情況即使有投訴機制,學生往往都難以投訴,或害怕會因此被針對而選擇沉默。

校方有心共建性別友善校園,立意當然好,但不只是設立幾個性別友善廁所、喊幾句口號就能做到。理想的性別友善廁所,理應參考數據,由師生共議洗手間的佈局、規格、設計和位置等,讓有需要的人能夠輕易找到、方便使用,並透過活動和宣傳加強校園內性 / 別多元的意識。如果像電郵事主,在實際使用廁所時遇到困難,向職員求助卻得不到友善幫助,甚至諸多阻撓,豈不違反了校方設立性別友善廁所的初衷?教職員理應尊重所有人,何以認定使用性別友善廁所就是為了「做project」?而即使真的為了「做project」了解性別友善廁所的使用狀況,又有何不可?又如Christine所言,她為了平等使用校園廁所的權利,竟要平機會介入才能解決事件,又曾親身經歷教職員的歧視…凡此種種,都令人質疑校方有沒有提供足夠指引和培訓,讓教職員能妥善支援跨性別人士在校園的需要?性別友善校園的政策是否存在,在各方面將性別平等的理念融入校政中?

延伸閱讀:六款性別友善洗手間門牌 創造無分男女、屬於所有人的洗手間

廁所平權外 性別友善校園從何入手?

要詳細談論何謂性別友善大專校園、校方怎樣做到,可謂「一匹布咁長」,需另文再述。但拋磚引玉,台灣的伴侶盟曾與其他性別平權組織共同推出一套「跨性別友善校園評比量表」,從多個面向調查大專院校的跨性別友善政策是否足夠,裡面便列出如「學籍性別登記」、「外顯性別資料」、「校園性別友善廁所」、「宿舍入住機制」和「學習環境和資源」等範疇。一般而言,如果大專院校容許跨性別學生有較大彈性更改自己的性別登記、取消外顯的性別資料(如學生證不顯示性別)、性別友善廁所的數量和分配充足、設置性別友善宿舍、制訂非二元性別的宿舍分配機制、學科去除二元性別的儀容服裝規定等,即代表該大專院校的性別友善程度較高。

英國著名性平組織 Stonewall 亦曾建議大學要制訂清晰指引和政策,對校園內的恐同恐跨言行採取「零容忍」態度,為教職員提供反歧視和支援受歧視學生的培訓,協助正經歷性別焦慮和過渡期的跨性別學生,並提高性別小眾議題在校園的能見度。這些不同地方的經驗和實踐,都能幫助香港的大學管理層和性別平權行動者,找到改善校政和倡議的方向。

延伸閱讀:教育求同或存異?關於校規的反思和性別共融措施建議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G點電視G點電視以新媒體介入性/別小眾運動,鼓勵及引導義工成為行動者、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議題,學習營運媒體,為社群充權。請賞我們幾個拍手或一杯咖啡,讓我們支持平台及團隊持續運作。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同性戀除罪】歐洲多國立法賠償同志歷史迫害 港英政府曾設「特別調查小組」專捉同志

女同志情慾:失語、被污名化、被壓抑,但性本尋常

英國大選工黨重掌政權 性/別小眾面臨中間派政策與右翼壓力的雙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