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读《圣经》

阿布拉赫
·
(修改过)
·
IPFS
·

去年在《尤利西斯》读后感中说,想读《圣经》,从文化上为更好的理解西方经典著作打基础,奈何中国的网店都买不到圣经,图书馆也借不到圣经。后来爱心哥给我发了个电子版,但不是电子书,而是网页版,要从目录的超链接里打开一篇一篇,因为不太符合我的读书习惯,没看多少就搁那儿了。

半年以后,这篇文章被另外一个朋友看到,她说她有身在广州的朋友是虔诚的基督徒,可以帮我找本《圣经》寄过来。当然,我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给她发了地址。

说起找《圣经》这件事,当真有些曲折。我在电商平台上下求索而不得,想起有一个在出版社工作的朋友,问他知不知道哪里有卖。他一开始告诉我基督教反同的噢,建议我读佛教经典。我说我知道,我也不是想要信教才读,纯想看故事。他于是答应帮我找。后来说问到了,他可以帮我去教堂买。但那时候我自己也很想去教堂看看,也答应了爱心哥要了解一下成都教堂现状,便跟朋友说,那就不用麻烦他,我自己去。不过他打听的教堂在市中心,离我很远。我想着就近找一家应该也可以,便在某个周日循着导航去往三公里外的“福音堂”。谁知道,导航停在一个居民小区门口,罗永浩便告诉我到了。我透过车窗探头探脑半天,引得小区宝安侧目,也没看到任何教堂的迹象,只得讪讪地打道回府。

经此折腾,之前那股求知欲有些熄火,加上我严重的拖延症,事情便搁置下来了,直到前几天风云再起。

朋友的朋友真是特别好,我连快递费也不用付,躺收圣经一本。还随经附上手写的赠言:

尔识真理

真理释尔

耶稣爱你

愿你平安

关于宗教,尤其是基督教,我从来有很多好奇与不解。刚来马特市的时候,看过几本科普书,还发表过一通被爱心哥否定了的胡说八道 。我的文章里说得好像有鼻子有眼的,后来一想,光听霍金了,忘了《量子物理史话》常提到的爱因斯坦的名言:上帝不掷骰子。显然,爱因斯坦和爱心哥的理解相近(好巧他们都姓爱):上帝并没撒手不管,一切都是上帝最好的安排,就连人类这傻不拉叽的样子,也是上帝刻意为之(上帝为什么腹黑?)。

虽然这两年,又读了一点哲学之后,最开始的那种疑惑,并不像当初那样密不透风,然而,那种亮光也总是似有若无,问题终究没能得到彻底解答。我想,这也是我一直想读圣经的另外一个原因所在。

《人类简史》说,商品经济的最初阶段,主要依赖于大家的共同信仰,不然,你如果不守约、骗人,会得到神的惩罚。大家是基于这样的共识,才放心和你交换商品,或者拿金银来买。这样一说,宗教在一个无神论者心里的地位,立马拔高了许多。而我也想起以前听波米说的,他去伊朗,投宿在一个当地人家里,人家的老人一问他没有信仰,脸上表情立马起了变化。

读完《圣经》,我会不会变成一个有神论者呢?以目前的世界观,我很难想像这样的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然而,既然《圣经》那么神奇,好像一切又皆有可能。这让我仿佛身处一场探险的起始,有些兴奋,又有些紧张。

好吧,come on, let's go!

对了,最后还想感谢马特市,要不是马特市这么强的社交属性,我不可能拥有这本《圣经》,搞不好也就永远和上帝老死不相往来了。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阿布拉赫来自中国,很喜欢记录,不光写字,用APP记帐都一记十年。中国很大,但对一些人来讲,它又小到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于是,在动荡的2019年,我怀揣着对世界的好奇来到Matters,从此很多扇大门渐次敞开。我很珍惜这里,希望继续记录生活,也记录时代,有时候发发牢骚,讲一些刺耳的话。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乡村日记(九)

乡村日记(八)

乡村日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