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街頭小吃的幫兇
IPFS
新年前後,特別懷念街頭小吃。兩個家人,一輛木頭車,掛起一盞大燈。水氣氳氤,熱氣騰騰,檔主做得忘我,食客吃得匆忙,偶然會有狼狽情況,卻不失自在。燒賣粉果、咖喱魚蛋、牛雜蘿蔔、滷生腸墨魚、夾餅雞蛋仔、魚肉碗仔翅,還有布拉腸粉白粥和車仔麵檔。這些食物談不上珍饈百味,卻是百分百的香港味道,甚至移民海外的香港人,最掛念的,往往是這種庶民風味。
之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政府為改善市容,不再發牌,嚴格掃除街頭小食檔,檔主好不容易入舖,又面對租金壓力,或是屋邨商舖政策的大改動,結業成風,寸草不生。
幾年前,我編過一本關於香港街頭小食的書籍,走訪了多區,方發覺賣港式小吃的店少之又少,就算苟延殘喘,味道也大不如前,於是我認真思考,到底是甚麼力量殺死港式小食?
政府政策、地產霸權、食材和人工上漲,這當然是致命原因,但不能忽視的是社會對傳統手藝的觀念。沒錯,每逢有老店結業,傳媒都會大書特書,大家同時慨嘆一番,但熱鬧過後,生活依舊。主流文化並不重視街頭小食,對傳統手藝的保存,觀念更是薄弱,我們沒有博物館紀錄港式味道的起源,木頭車小販檔也不夠光鮮,不能展覽於商場,教科書甚少提及對手藝的尊重,甚至當飲食業的上一代人都不希望下一代接棒 ——「我辛苦供書教學,就是不想兒子你,將來像老豆一樣,日日企街邊賣魚蛋!」這是由幾十年前開始,經常聽到的對白。
閱讀更多:呂嘉俊:消滅街頭小吃的幫兇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