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誰是被害者》紅什麼?從阿德勒心理學重新解讀《誰是被害者》

IanWu
·
·
IPFS
·
photo by udn

▋前言

近期熱門的Netflix原創台劇《誰是被害者》上映後,創下Netflix華語原創劇的最佳收視成績。演員卡司如張孝全、許瑋甯、林心如以及實力堅強的幕後團隊瀚草影視,透過精彩的戲劇題材與人設,探討許多現今社會議題,像是性別認同高齡化照護勞資剝削與過勞,以及媒體嗜血心態等,將整部影集的廣度與深度提升到台劇的新境界。

photo by Unsplash

▋渴望被理解與看見的社會邊緣族群

貫穿本劇的主線就是「遺願連環自殺命案」,透過一位死者的身亡,為了完成下一位死者的遺願,每位死者的死都透露出他們在生前想被滿足的願望,而這起連環自殺命案除了建構在死者的遺願外,以及江曉孟渴望得到父親關愛與劇中反派李雅均的絕望。從這幾位預期死者如副標所述,他們共同的交集在於「渴望被理解與看見」,回憶一下劇情:

  • 第一位死者:游誠皓,夢想成為女性而不被社會與家人接受的少年。
  • 第二位死者:蘇可芸,渴望再次得到社會關注與媒體報導的女歌手。
  • 第三位死者:張聰健,遭受不對等的勞資剝削一心想揭露公司惡行。
  • 第四位死者:莊秉榮,被弟弟冒用身份感到憤慨的盲人木雕藝術家。
  • 第五位死者:劉光勇,年少時誤入歧途而活在後悔中的前科殺人犯。
  • 第六位死者:江曉孟,缺乏父愛也活在媽媽死去悲痛中的酒店小姐。

▋從心理學角度,討論主線劇情

進入心理學角度前,讓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當我們看到一位不聽話的小孩時,師長清一色都以「處罰」的方式來管教小孩,但是小孩受到管教後不久,時常又會因為相同的過錯而挨罵。由處罰小孩的個案來分析背後的問題,我以心理學上著名的理論「決定論」與「目的論」闡釋:

【決定論】:小孩不聽話的原因在於最小的弟弟或妹妹誕生,父母對他的關愛減少
【目的論】:小孩子不聽話時受到處罰,同時也得到小孩想被關注的目的

佛洛依德「決定論」:過去經驗對個體的未來有決定性的作用

阿德勒「目的論」:未來或目標對個體有決定性作用(重視未來與現在)

第二段文字所述,遺願命案的死者渴望被理解與看見,如同小孩子不聽話想要得到父母、老師的額外關注一樣,他們想要達到被關注與被理解的「目的」,而選擇參與遺願命案,透過媒體、報章雜誌的報導,達成他們的目的。

photo by Unsplash

▋其實,人生可以選擇單純

綜上所述,巧妙地運用了阿德勒「目的論」大致解釋六位死者的行為表現。此外,讓我想起一段記載在《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的文字:

「不是「世界」複雜,而是「你」把世界變複雜了。 

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複雜的不是由人事物架構的世界,而是由內心解讀出來的意義,很多事情當我們回歸到自己,就變得很簡單,也變得不再複雜。慢下來選擇傾聽內心的聲音,你會擁有更多自由、看見更多我們過去遺忘的角落,甚至看見更多希望!

photo by Unsplash

生活需要勇氣,也需要希望

《誰是被害者》的女主角徐海茵童年曾歷經父親企圖攜妻帶女自殺的悲劇,成年後她帶著希望的力量,勇敢地告訴眾人:「活下去才有希望、活著才能看見世界改變。」這讓我想去年初很火紅的懸疑愛情劇《想見你》,故事中的黃雨萱告訴陳韻如:「不是因為你對這個世界太過失望,而是因為你對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期望。」從小我們潛意識地將希望將立在外在的人事物,包含成績、被別人認同、漂亮的頭銜等等,如同被害者們的心理狀態。然而,希望要建立在內心的價值與信仰,我們不需要在意這個複雜的世界,也不需要與他人比較,唯有「你」才是生命的主宰,「你」就是活下去的希望。


喜歡IanWu的話,可以動動手指到平台追蹤與讚賞唷💕💕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IanWu一個喜歡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的大學生,「文字」作為了我與你的橋樑。藉由一部電影、一本書、一段人物故事,帶給每個個體無限的價值。立志透過文字傳達自己的想法與理念。歡迎來信交流與討論Email:[email protected]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該買筆電,還是該買ipad?看完這篇你就知道(´∀`)

【觀點】鎂光燈下的Nobody:成功來自於一點一滴的堅持

觀點|厭世代:不再讓別人定義我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