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評書|《以上都不是》跨性別聖經

MaryVentura
·
(修改过)
·
IPFS
·
不知道究竟是什麼該「go up in flames」。

這本書的受眾可以很廣。任何想要傾聽的人都可以閱讀。可是,為什麼我沒有更早前就將它捧在手心?

不同的書會在不同的讀者心中激起不同的漣漪,而讀完這本書的時候,在結尾處我讀到了讓自己心中竟起波瀾的句子——

Like a gift of knowledge or truth, not everyone can handle what it shows, or is always ready for what it may mean -- yet that does not stop it from being a gift. (202)

可能在沒有給出這本書的內容和主題時,上面的文字可以是關於任何事情的,甚至不必多沈重,畢竟,世間太多的事情都能夠讓我們感受到在獲得真相同時的痛苦,再加上時間的慢慢搓磨,那些痛苦有時還可以成為發光的餽贈。但這本書講述的卻是時下在性別認同前沿的跨性別議題。

老實說,書封並不特別惹眼,甚至我幾次看到這本書,都沒有引起我的注意,也沒有讓我產生任何的閱讀興趣。什麼是「以上都不是」啊?!我們被高考前如海的選擇題折磨出來的人第一想法還是會覺得這本奇怪的書是不是跟什麼選擇題有關,看了副標題才明白,是關於非二元性別認同的議題。

這下「以上都不是」就make sense了!在德國生活這幾年,性別議題上肉眼可見的改變就是下嬰兒出生後填表的性別除了男、女兩個選項以外又多了第三個是Fluid,就是流動性的,以後是什麼孩子長大可以自己決定,現在是游離狀態。但很明顯,在作者Travis筆下,英國的情況就是能夠選擇「以上都不是」,而書中更是講了很多作為跨性別或者非二元性別認同者在英國的遭遇和對現代社會TA們面對這些情況的討論。

下面👇這張照片就是作者Travis Alabanza的照片和簡介。他是英國一位很年輕的創作者,從寫作到演出都有涉獵。對於更多關注寫作的我而言,Travis的寫作簡直太棒了,是近期讀到的essay中出類拔萃的有水平。他的essay並沒有引經據典,可是卻能用最簡明的語言來說出自己的論點且證明、擺出論據,著實是一位才資出眾的年輕人。

《以上都不是》這本書是圍繞七句話成書七個章節,每一個章節討論一句話的來龍去脈。其實,每一句話都是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景下說給Travis的,他通過紀錄這些語言,討論了文字、語言的力量和那些「殺人不見血」的武器的威懾性,以及如何回應。

「So, when did you know?」(所以,你是什麼時候知道的?)

作為開篇章節,這句話是由一個支持LGBTQ+群體慈善組織的貴婦說出口的,她問的是Travis,不過,這句話在Travis和其他跨性別群體看來已經是聽到耳朵起繭子了。似乎當一個人成為跨性別的人之後,身邊所有的人都想要問句「你是什麼時候知道的?」好像期盼著每個跨性別人士都有醍醐灌頂的一刻,意識到自己的出生性別錯了,這樣才好讓順性別的人以固有的社會成見去瞭解他們,也同時是將他們作為異類、他者來對待。實際上,所有提問者可能都忽略了一個任何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經歷——人生選擇或者realization是成千上萬小時刻積累而成的結果

遺憾的是,太多的人想要簡單明瞭的答案。「從我開始穿我媽的高跟鞋開始!」「從我開始喜歡芭比娃娃開始!」諸如此類。我很明白Travis的困惑和憤怒,彷彿自己是一個早已被定義的變態,需要在既定的社會性別認同的共識面前解釋自己什麼時候發現自己的變態行為⋯⋯

或許我們不少人都或多或少不能逃脫這樣的既定思維,可至少現在我知道,這個問題最好開始不問出口。

「But, I mean, proper trans.」(可是,我的意思是正兒八經的跨性別呢。)

這句話也是Travis的朋友對ta說的。雖然朋友可能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想指出,Travis並不是一個經歷了完整變性手術的人,所以似乎就成了朋友口中的「不完整」的跨性別⋯⋯Again,這也是社會成見賦予我們的成見。如果說選擇性別,或者乾脆不選擇性別都是一個人非常私人的選擇及決定的話,為什麼作為朋友我們會質疑TA們的身分究竟是介於已經做了變性手術的跨性別者還是非二元性別認同者呢?

「Ladies, gentlemen and those lucky enough to transcend gender.」(主持人David Hoyle的開場招呼語)

跨性別人士和非二元性別認同人士在我們由傳統性別價值觀依託的社會中面臨很多困難和暴力,但是不僅Travis堅稱這是一個天賜的餽贈,連主持人David Hoyle也這樣說。由此,Travis開始討論為甚麼「幸運」。

在閱讀過程中,我也感到了Travis所說的幸運。當自己能夠逐漸意識到真實的自己並找到同路人後能夠在一起互相支持、保護、捍衛自己的選擇,是真的活出了大寫的人生。

「This ain't a thing we do round here, son.」(兒砸,我們這兒可不興弄這個!)

作為非二元性別認同人士,Travis在同一個人身上看到不同的方面。一個能夠在緊急關頭幫助TA媽媽的商店大爺卻也會通過語言來「暴力限制」Travis的性別選擇。很多人在自己的認知範圍內能夠做到理解和幫助他人,可是,面對跨性別或者非傳統的二元認知性別的人,則會有攻擊性,彷彿要捍衛自己關於傳統性別的認知系統,更不惜以傷害自己熟悉的人為代價。

「So, what do you want me to call it?」(略)

「Children sacrificed to appease trans lobby. 」(孩子們都為跨性別遊說團體作出了犧牲。)

這句政客口中說出的話確實我也覺得很過分。曾經在推特上活躍的時候,我發現很多來自中國翻牆出來的跨性別孩子們選擇用同樣一種方式自殺,也有紀錄他們自殺的帳號,看著令人心碎。當JK羅玲把所有的跨性別或者非二元性別認同人士大筆一揮歸類到比較可怕、有讓女性感到有侵犯性甚至影射是捕食者的時候,她以她的影響力為一個很大的人群關上了大門。至少,在我看到的一些跨性別者並沒有任何讓女性害怕的地方,相反,Ta們只需要一個容身之地而已。不少人已經被自己的家庭拋棄,而因為要做自己,還需要鼓起勇氣面對被整個社會拋棄的危險。人是社會動物,太多人沒有這個勇氣,選擇離開這個世界。

我仔細想過羅玲的話,也能夠理解她的出發點,畢竟社會中針對女性的暴力還少嗎?可是,根據我看了很多冷案、真實罪案文學以後,易裝癖並且是性捕食者的依舊是少數,更多的則還是需要社會的接受。有時候反而是社會的不接受才把人推向深淵。甚至,如果是性捕食者,他可能不需要變裝也會去做壞事,而更多的跨性別或者非二元性別認同者則即便全天下都不接受他們,TA們也沒有去無差別槍擊傷害無辜的人。

「This is for us, baby, not for them.」

在《以上都不是》一書中,Travis也說到各種針對自己的襲擊,包括在大街上被扔漢堡。還有很多人對於TA的非二元性別認同會當著面說,「那我現在說我認同自己是一隻企鵝,行不行啊?」所以,在這些人眼裡,性別認同的跨度等同於人類和企鵝之間不同物種的跨越⋯⋯

我很感謝Travis通過這本書讓我們感受到TA和其他LGBTQA+群體中人面臨的困難,也感謝這本書讓我從七句日常說給人聽的看似不經意的語言中給予啟示。

最後,我想用一首Travis19歲時候寫的詩結尾

不知道究竟是什麼該「go up in flames」。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讀者送我情♥️♥️♥️

logbook icon
MaryVentura🌀回文詩人🌀 @字縛雜誌 Founder 書評外的話👉 https://liker.social/@MaryVentura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書評•評書|變廢為寶,遮掉語句以成「詩」!

不必讀|Victoria Chang的「我背對世界」

淺談蘇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