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字及興|再辦小型出版銷售場 獵人書店黃文萱:等大家記得香港仲有好多人出書

香港紀事
·
·
IPFS
·
除了攘來熙往的灣仔書展,在深水埗基隆街上一間獨立書店「獵人書店」,由 7 月 18 日至 7月 21 日,一連四日舉辦第二屆「小型出版銷售場」,不收入場費和埸地費,邀請十間獨立出版社展自家出版書籍,和八間小型書商選書寄賣。獵人書店創辦人黃文萱說,香港出書成本高,小型出版社未必有能力殺入傳統書展,「始終要靠書展呢段時間,等大家記得香港仲有好多人出書。」

原文刊載於集誌社

文|Hazel Chow
攝影|劉貳龍

除了攘來熙往的灣仔書展,在深水埗基隆街上一間獨立書店「獵人書店」,由 7 月 18 日至 7月 21 日,一連四日舉辦第二屆「小型出版銷售場」,不收入場費和埸地費,邀請十間獨立出版社展自家出版書籍,和八間小型書商選書寄賣。

獵人書店創辦人黃文萱說,香港出書成本高,小型出版社未必有能力殺入傳統書展,「始終要靠書展呢段時間,等大家記得香港仲有好多人出書。」

一年過後 五個檔位變十個

去年「第一屆香港小型出版銷售場 暨私人書店奧特萊斯」完結後,黃文萱在Instagram上寫到「我是悲觀的,我覺得獵人沒有幸運到有下一屆,也怕我們還是來不及。」一年後,她還是回來了,由五個出版社檔位,擴展一倍至十檔;一個小閣樓變成兩層, 地下層設有實體出版社攤檔和寄賣區,而走上一層到閣樓,則是獵人舊書和台版書藉區。

「由出版社嚟介紹佢自己出版嘅書」

規模變大了,悲觀的她還好嗎?「都係咁囉,都係攰。」黃文萱口裏雖說疲憊,但為了使更多未能進入灣仔書展的小型出版,有被接觸的機會,在空間設計上花了「小心思」,如地下裏書迷可與出版社檔主直接對話、上層放置沙發和長枱,給人坐下來靜心閱讀。 「由出版社嚟介紹佢自己出版嘅書,就一定嗰個親切感好過係(灣仔)書展。」

昨日開幕,時間是中午 12 時許,上下兩層約有 20 多人,樓下交談聲音此起彼落,細心傾聽,還能捕捉到一些弱小的普通話聲量。來自深圳的Tony,在答應受訪前,眼神有點遲疑,與身旁的朋友對望,友人說了一句「不要吧」便默默轉身離去。

內地讀者:內地很少獨立書店

數秒後,Tony還是留在原地,接受了訪問。他愛看科幻書藉和雜誌,在網上看到書展宣傳,覺得「比較有意思」。他說,內地很少有獨立書店,大多都是連鎖,「這裡售賣的書籍都是比較獨特和吸引,外國作家的書藉也較多,環境也安靜一點,沒那麼吵雜。」  

同樣通過社交媒體留意到小型書展的Karen,笑說自己是「I人(內向人)」,「連下面(地下攤位)都覺得太多人,所以想上嚟睇」。她平日習慣到大型連鎖書店買書,首次到訪獵人書店,稱讚這裡有很多空間可以隨便逛,書藉類型區分清晰,凝聚了很多小型出版社,一些小眾和本土議題的書藉也可以在這裡看見。

這樣「I人友善」的環境使Karen覺得「易啲問人」,稍後可與檔主「傾吓計、交流吓」。臨走前,Karen共收獲了三本書,為什麼是三本?她說,這才「夠數」換取一張「由字及興」貼紙。

以「由字及興」為題

獵人書店今年舉行的小型書店以「由字及興」為題。黃文萱解釋,「由字及興」取自早前已關閉的獨立書店「見山書店」常用語。近年獨立書店因各種原因而關閂,她寄望香港人知道在艱難的時刻裏,仍有人未放棄文字和出版相關工作。

為何要用「銷售場」及「奧特萊斯(Outlet)」,「書展」不是更直接易明嗎?


活動名稱 用字小心

她無奈地說,書店原本就是賣書,現時不過是多了出版社來擺檔,形式如灣仔書展一樣向公眾賣書,但使用「展」這個字眼很容易被政府部門要求,場地需持有公眾娛樂場所牌照,「其實我覺得係好無稽嘅」,但為求解釋書展只是零售形式出售書籍,用字便要謹慎小心,「佢地可以用(書展字眼)但我地唔可以用。」同樣地,不收場地費,公眾免費入場也是「怕麻煩」,「始終有好多風險、好多未知⋯⋯咁咪唔收錢大家開開心心囉。」她興幸目前為止,一切仍順順利利,提早了宣傳,首日反應也不錯。 

去年有參展、出版親密關係和文化保育相關書籍的 Dirty Press,雖然今年在灣仔會展「藍藍的天」有寄賣選書,不過負責人Kwanyi 說,「都要嚟支持獵人書店嘅。」另一方面,認獨立書店較適合她們,因書藉多為小眾議題,需有一定空間與讀者交流才能賣出書本,惟在傳統書展則難以做到。同時擺檔無毋支付場地費,去年能做到收支平衡,甚至乎「賺到少少」。

留下書舍:做書店從來都係微利

今年初次入場、出版媒體類書籍的留下書舍,開鑼個半小時已賣出11本書,店主之一的岑蘊華認為,大多獨立書店為樓上鋪,而獵人書店是少數的地鋪,有利吸引公眾入內走走,有信心假日時會有更多人,可以回本,但他重申「做書店從來都係微利」。

黃文萱留意到今年氣氛與去年不一,整個行業的銷售額未如理想,因此堅持舉辦第二屆小型出版銷售場,「始終要靠書展呢段時間,等大家記得香港仲有好多人出書。」



集誌社官網
集誌社Facebook
集誌社Podcast
集誌社Instagram
集誌社Patreon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香港紀事轉載各平台書寫香港紀事的文章及報導,包括社會時事、社區故事、文化歷史等。目前轉載平台包括「集誌社」和「法庭線」,並已獲授權,名單將繼續更新。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院舍調查 2|「封閉式」探訪監察難 女兒屁股潰爛 職員沒察覺 照顧者:活在不安

院舍調查 1|殘疾人士疑誤服蚊怕水後死亡 院舍認涉疏忽 社署發警告未列詳情

院舍調查 3|全港近百間殘疾院舍 八成限「指定地」探訪 五間限每周探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