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已註銷用戶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那個男人》:為甚麼我不敢告訴你我是誰

已註銷用戶
·
·

從升學面試到社交媒體,當代人都在努力表現自己。但在另一方面,人們也在努力隱藏自己。「為甚麼我不敢告訴你我是誰?我害怕告訴你我是誰,因為如果我告訴你,你可能會不喜歡我,而那就是我所有了……」這句話出自耶穌會教士包約翰(John Powell),扼要地說明了自我身份與社會認同之間的張力。現在不少電影的主題都和這問題相關,例如日本懸疑電影《那個男人》(A Man;ある男)。(以下劇透)

「那個男人」所指的,是使用了別人名字和身份的男主角,在地方小鎮結婚產子過新生活,但一直對家人隱瞞著身世,直至其意外身亡。戲劇的主軸是妻夫木聰飾演的律師,幫助前者遺孀里枝追尋其真正身份。然而這故事的重點並不只是為了找到真相,從而解除懸念,而是藉追查的過程牽引出一個日本文化現象:對個人而言,社會身份往往是一種壓迫。

浪子不回頭

在《那個男人》揭示了,身份並不是個人的,而是盛載著家庭、族裔的歷史重擔,並承受著社會外界成見的壓力。在這裡,本來的身份成了罪孽的印記,所以隱姓埋名、改變身份成了解脫的方法。和「那個男人」交換身份的溫泉旅館二公子大祐令人想起《聖經》故事裡的浪子,在他大哥 — — 家業的承繼者 — — 眼中就是個令家族蒙羞的不肖子。然而大祐的救贖不在於回頭,反而正正是要遠離,改姓換名,才有機會過自己的生活。

「那個男人」也是一個不可能回頭的浪子,因為他所逃避的正是其父親的罪債。他的樣子和父親相像,所以他不想照鏡子,避免想起父親的容顏,但這動作也意味著,他同時在逃避自己。這也是社會規範所造成的,因為人們仍保留著類似「父債子還」的價值觀,「那個男人」作為惡人之子飽受歧視,必須遠離家鄉、割斷和家族的覊絆,才可能重過新生。

換言之,「那個男人」四個字,在戲裡不只代表那個意外身亡繼而被追查真身的角色,而是成為了一個符號,意指那些必須離開本族本家、改名換姓、抹掉本來身份的痕跡,才能得到自由和救贖的人,也是「浪子回頭」的反題。

這個追尋「那個男人」真正身份的過程,同時也是律師不由自主地開展的內在歷程 — — 他也屬於「那個男人」的類別。他是日本韓裔移民後代,早已更改本族姓氏歸化日本。雖然他在日本土身土長,憑自己努力在社會上流,成為專業人士,仍然被視為異類,承受岳父的冷言冷語。

從「那個男人」到「那些男人」

這個角色出場的時候,沉著冷靜的樣子可能令觀眾人以為他會是「神探」一類的角色,怎料那只是一個脆弱的偽裝。妻夫木聰熟練地演繹出那種「表面上從容地笑,其實壓抑著心底的憤怒」的情感,也令觀眾期待他終有一次忍不住情緒爆發的時刻。也在這一刻,這個律師角色一直表現出來的主導性和強勢位置開始扭轉、瓦解,揭露他軟弱的真身,並帶出以「那個男人」四個字作為某類人共同命運的真正命題。

或許作為指稱眾數的一個類別,可以用「那男人」來描述?

妻夫木聰的參演及其律師角色的韓裔背景,加上日本社會對個人及家族罪債之不寬容,都令人想起韓裔導演李相日的電影《怒》及《流浪之月》。《怒》以一個用整容手術改頭換面的逃犯串連起三個地方的故事,都涉及被懷疑是逃犯的主角,都屬於「那些男人」的類型:遠走他方、隱藏身份。《流浪之月》的主角則是曾被指拐帶兒童的孌童犯,不無冤屈、無家可歸,服刑後試著重過新生,舊事仍然被挖出來糾纏滿身。

因為歧見,「那些男人」都要抹掉本來的出身和經歷,但隱藏也會帶來猜疑的副作用。他們隱藏得越深,惹來的猜疑也越深,他們對別人也更難予以信任。因為這種社會經驗使人越來越肯定:人人都戴著面具,隱藏著自己,所有人都不敢告訴別人「我是誰」。

我是誰?

另一個副作用就是迷失自己。當隱藏自我從生存策略演變成一種習慣甚至規範,身份成了虛擬的光影。電影結尾,律師站在一幅名畫之前,背對著觀眾,形成了一個「畫中畫」(mise en abyme)的構圖。這幅名畫是超現實主義畫家馬格列特(René Magritte)的La reproduction interdite,可譯為「不准複製」或「被禁止的複製品」。畫中人背向觀者,面對鏡子,但鏡像並不如現實中反映他的容貌,而是反映著一模一樣的背影,所以觀畫人看到的是鏡裡鏡外相同的背影。有一刻,律師站在這幅畫之前,背向鏡頭,讓觀眾看到三個同樣的背影。

這畫面可說歸納了電影的主題:人處身於不同的層次或空間中,卻須隱藏自己的身份。同樣作為隱藏的方式,背影不同於面具,在於面具有欺騙的功用,背向則意味著一種決絕的身姿。三重「畫中畫」的構圖亦構成了一個隧道,有越陷越深、迷失自我的危險。

放棄社會身份或許真可帶來救贖。雖然律師越來越迷失,「那個男人」的遺孀最後反而確認到,最真實的是他們一家人曾幸福地生活過,這份愛是無法被否認的,身份、姓氏、背景都不重要。

浪子離家,浪子回家,但不必是同一個家。這樣的救贖不必「回歸本源」,而是創造性的。

[原載於《時代論壇》1858期]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