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養難民孩子的希臘老奶奶:艾米利亞逝世,生命見證的人性光輝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
·
IPFS
·
三位希臘老奶奶埃夫斯特拉蒂雅、瑪麗莎與艾米利亞(由左至右)因救助一位難民寶寶而聞名。這個畫面由希臘攝影師Lefteris Partsalis所拍下,成為2015年歐洲難民危機中著名的新聞照片之一。 圖/Twitter

「三位曾善心救助難民的希臘老奶奶,用生命見證的人性光輝...」2015年震驚世人的歐洲難民危機,位於地中海的希臘,是許多難民抵達歐洲的第一站,當地也有許多熱心居民,長年來不斷對渡海尋求一線生機的難民伸出援手。其中三位住在希臘勒斯博島上的老奶奶,細心陪伴一名難民寶寶的動人時刻,在2015年10月被希臘攝影師Lefteris Partsalis拍下,成為援助難民的溫馨畫面之一。三位老奶奶已分別在2019、2022年離開人世,照片中將寶寶擁入懷中的老奶奶艾米莉亞(Emilia Kamvysi),則是在今年2023年3月13日,93歲高齡過世。艾米莉亞因為援助難民的義舉,在2016年得到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如今三人已告別人間,但難民危機以來的悲苦,卻沒有結束。

歐洲難民危機在2015年爆發,但起源要追溯回到2010年底,當時北非爆發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革命浪潮使整個阿拉伯世界陷入無法停息的戰火之中,迫使上百萬敘利亞人冒死離開家鄉,設法進入歐洲尋求庇護。自此以後難民潮不斷向歐洲國家湧入,在2015年因為更加開放寬容的邊境政策而達到高峰,同時卻也在偷渡難民船於地中海沉沒的悲劇下,成為世人所說的「2015難民危機」。(參閱轉角國際〈專題企劃:歐陸難民潮〉)

在2014年北非國家利比亞內戰爆發前,大多數難民從利比亞通過地中海到達義大利等歐洲國家——根據國際移民組織資料,2015年超過3,771人在偷渡過程中命喪地中海;利比亞內戰後,該國採邊境管制,難民改道通過土耳其、穿越愛琴海到達希臘尋求庇護,且大多是敘利亞人,其中一名在2015年臥倒土耳其海灘、已經溺斃的敘利亞小男孩照片震驚世人,更催化歐盟的邊境開放、接收難民政策。

三位希臘老奶奶——埃夫斯特拉蒂雅、艾米利亞及瑪麗莎(由左至右)——因救助一位難民寶寶而聞名。 圖/美聯社 

而正當歐洲國家政府為了難民議題水深火熱之時,希臘愛琴海小島勒斯博島(Lesbos)上的三名老奶奶,熱心地向尋求遠離故鄉戰火災厄的難民伸出援手;三位老奶奶在2015年10月,留下一張在海邊抱著敘利亞難民寶寶、細心餵養的溫馨畫面,成為當時難民危機的著名新聞照之一。

照片拍攝地點在島上濱海村莊史蓋拉西卡米亞斯村(Skala Sykamias),一名時年85歲的奶奶艾米莉亞和另外兩位朋友——83歲的瑪麗莎(Maritsa Mavrapidou)和89歲的埃夫斯特拉蒂雅(Efstratia Mavrapidou)——她們發現一對全身溼透的夫妻在沙灘上,正抱著一位一個月大的嬰兒、用奶瓶試圖餵奶。然而這對夫妻顯然剛剛才在海上經歷度過漫長的波折和風暴,寶寶可能也因為身體不舒服而大哭尖叫、無法順利喝奶。本來坐在海邊長椅上休息的艾米莉亞見狀趕緊走去查看,用希臘語詢問:

「要不要把寶寶抱過來?換我來試試看!」 

雖然這位敘利亞母親聽不懂希臘語,但艾米莉亞友善的表情和肢體語言打破了語言的隔閡,艾米莉亞接過奶瓶、將寶寶擁入懷;她也與瑪麗莎及埃夫斯特拉蒂一起唱著希臘的搖籃曲,經過多番努力,終於成功安撫寶寶的情緒、讓他在喝奶之後慢慢睡下。艾米莉亞形容,「沒有人知道這對夫妻剛剛在海上經歷了什麼,當我看到他們,我只覺得痛心,我們三個只是坐在那邊而已,我們一定可以為他們做點什麼。」

艾米利亞於3月13日過世,她與兩位奶奶對歷經風暴的難民家庭給予溫暖,也將永遠深植在人們的 圖/路透社 

「我們身為母親,永遠是母親」,艾米利亞說,雖然她的視力退化、聽力也變得不好,但是當她遇見這對敘利亞難民夫婦和他們的孩子時,仍然可以盡量按照自己的經驗、幫這位母親讓嬰兒平靜下來。而三位奶奶在長椅上、小心翼翼餵這位小寶寶喝奶的畫面,因被攝影師捕捉下來而聞名。

其實三位奶奶本身也是希臘裔土耳其難民的孩子,她們分別在1920年代初逃至希臘,並定居於史蓋拉西卡米亞斯村,她們人生大半的時光都在這個希臘小村中度過。艾米利亞養育4個孩子、也有8個孫子,是一位勤勞的鄉村婦女。她形容自己在年老之後每天下午只要天氣良好,她都會和瑪麗莎及埃夫斯特拉蒂一起到海邊的長椅上,曬太陽休息。

然而難民潮爆發後,她們眼前看見的畫面不再是美麗的海景,而是救難人員不斷在水中救援難民的畫面。「他們每天跳到海水裡面去救人,有時候他們抬著的是已經溺斃的成人或是兒童」。日復一日,這種情景使艾米利亞和兩位朋友感到痛心。艾米利亞形容,她們那段時間總是睡不著覺,腦中不斷思考:

「為什麼這些人被迫失去自己的家園?」
「為什麼他們必須面對淹死在海裡的命運?」
「這些人...到底做錯了什麼」? 

即使她們已經年邁、深知能實際改變的事情不多,但是也許本身是難民孩子的身分使然,讓她們決定每天都到海邊幫助這些陸續而來的敘利亞難民。而餵養難民寶寶的畫面被拍下後,艾米利亞也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原因是「她的善行及善心在這個巨大的難民危機之中,代表希臘及所有組織及志工的努力」。

地理位置因素使然,讓希臘勒斯博島、科斯島(Kos)及希俄斯島(Chios)等在愛琴海上的島嶼成為來自中東、北非的大批難民進入歐洲的門戶之一。不過收容難民需要花上大筆的費用,例如,除了要建造安全的收容環境,還須負擔難民孩子的教育成本。

在2015年難民潮之後的2016年3月,時任教育部長菲利斯(Nikos Phillis)提出計畫,為難民兒童提供教育及社會心理輔導費用,除了增加800個以上的教師職缺、增設英文及希臘文語言課程外,還需考量在難民收容所、無法實地到學校上課的兒童。不過,諸如此類的接納計畫需要龐大資金,且希臘當局至今仍在歐盟委員會的壓力下,持續增建難民收容中心,對於因債務危機而施行撙節政策、經濟大幅衰退的希臘難以負荷,希臘國內也批評歐盟在難民安置問題上,未給予足夠支援。

艾米利亞(左)與好友瑪麗莎(右)。 圖/美聯社 
與艾米利亞同時被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的,還有也是來自希臘勒斯博島的漁民特拉蒂斯。 圖/路透社 
特拉蒂斯(右)駛船於勒斯博島營救難民。 圖/路透社 

因救助難民,在2016年同樣與艾米利亞一同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的,還有41歲的希臘漁民特拉蒂斯(Stratis Valiamos)。他在難民危機中,經常划著小船到愛琴海營救落海難民。他平時乘坐同一艘船釣魚,然而漸漸他發現,釣魚時常常聽到有人在大喊「救命」。特拉蒂斯表示:

「當你在釣魚時旁邊的一艘船正在沉沒,你沒辦法假裝聽不到、假裝看不到。」
所以,人們總說你是一位英雄,但不是這麼一回事,我只是在做該做的事情。」

根據特拉蒂斯的計算,自己總共營救了75艘船。他認為,許多移民為了踏上這段旅程,必須將自己的恐懼拋諸腦後。特拉蒂斯自問,若不是迫不得已,誰願意提著行李離開自己的家、抱著五個嬰兒,然後步行五個月後、再登上一艘塑膠船,走向未知的未來和險境?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UNHCR)的數據,截至2019年底,希臘收容了超過18萬6,000名難民和尋求庇護者,其中包含超過5,000位兒童。聯合國難民署表示,側重於難民保護的工作已逐漸轉移給希臘政府。然而到了2021年,人權捍衛者處境特別報告員勞勒(Mary Lawlor)調查發現,希臘海岸防衛隊非法強迫移民返回土耳其等母國;直至2023年2月6日,土耳其與敘利亞發生大地震後,希臘對土耳其陸地與海洋邊境加強管制,包含擴大愛琴海上防衛隊人員編制等,強硬態度也引發外界抨擊。

聯合國批評希臘的移民政策發展重心,已經過度側重安全和防衛,在移民和難民之中已製造了恐懼的氛圍,但對希臘、或是其他地中海國家(如義大利)而言,由於自身地理因素而成為眾多難民進入歐洲的第一站,首當其衝必須著手處理難民安置問題,其國內因而經常出現批評歐盟未給予實質經濟協助的聲音,後續難民的落腳終點是哪一國、其他更富裕的西歐、北歐國家是否接收庇護,對希臘等門戶國家來說又是棘手問題。

不過,在如此政治與社會因素下、三名老奶奶、還有更多願意對難民伸出援手的歐洲居民,仍展現著歐盟接納難民政策初衷的人道光輝。如今,2015年難民潮中救助難民寶寶的三個老奶奶,已相繼逝世——艾米利亞於2023年3月13日過世,她的葬禮將於這個她度過大半輩子、並在晚年營救難民的海濱小村中舉行。當年與她一起坐在長椅上、對著懷裡難民寶寶唱著搖籃曲的瑪麗莎,在2019年去世、享耆壽92歲;而埃夫斯特拉蒂雅也在2022年的時候離開人世,享耆壽96歲。

在歐洲難民危機中,許多小島居民願意跳上小船救援陸續而來的難民,或是跳入冰冷的水中和救難人員推著殘破的小船登陸,他們的善舉等同將許多難民對未來的希望,平安送上岸。如同當年拍下照片的希臘攝影師Lefteris Partsalis,在臉書上悼念三位奶奶時寫下的:

「妳提醒著我們,有些人默默地付出,帶領我們回歸人道精神的初衷。」
「這是一個圓滿的結束,妳的光明典範,將永遠留在歷史中。」
2016年3月24日,希臘攝影師Lefteris Partsalis與三位老奶奶的合影。 圖/Lefteris Partsalis Twitter 

🔔關注轉角國際,認識國際新聞🔔

更多精采好文:轉角國際官方網頁

追蹤社群 訊息不漏接:轉角FB轉角IG

週更深度 Podcast:重磅廣播

日更新聞 Podcast:轉角Daily Podcast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轉角國際 udn Global《轉角國際》編輯團隊:主編/林齊晧、編輯/周慧儀、編輯/賴昀、編輯/李牧宜。官方網站: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index —— 合作方式聯繫:[email protected]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現實與電影裡的真假安華?馬來西亞政壇不倒翁的拜相之路

藝術無罪,滲透有理?倫敦塗鴉牆「中國政治標語」之亂

後女王時代的英國王室
3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