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孩》無雷・不戴 VR,卻很沈浸。
是日參加 方格子╳釀電影:一起看《美國女孩》 電影包場活動,在松菸誠品。
出門前,匆匆爬了奇摩電影,事前唯一知道的全部:
2003年,移民美國五年的莉莉(林嘉欣 飾)抱病帶著兩個女兒芳儀(方郁婷 飾)、芳安(林品彤 飾)從洛杉磯回到台灣,與聚少離多的丈夫宗輝(莊凱勛 飾)團聚。芳儀因中文障礙成績落後,被同學戲稱為「美國女孩」。一心渴望返美的芳儀與母親莉莉衝突不斷,導致家庭成員之間關係緊張,並隨著SARS疫情的爆發來到高峰。
■ 高張力拉扯
單究片名,本以為這是一部討論校園霸凌的故事,格格不入的「美國女孩」受到同儕所排擠。我錯了,這只佔整部戲的 1% 不到,幾句尖酸刻薄話而已。
該怎麼形容這部電影呢?
想像平面上有四個點(其中一個點比較小),如骰子「四」這般散布,然後拿一支筆幫它們連線,各種排列組合都考慮進去。
點就是人物,線名曰羈絆,四個角色間,高張力拉扯「親情」這條線,這是我對《美國女孩》的理解。
■ 強烈帶入感
鏡頭拉回到剛開始,一家四口步入家門,從室內朝(公寓)陽台望去的那個鏡頭,我就知道「中了」。熟悉的物色,寫實的口白,還有那令人戚戚焉的「小動作」——芳儀飛奔至電腦前,迫不急待想要上網——這是部與觀眾「同步率」很高的作品,強烈帶入感。
劇情是平的,這是用「上帝視角」來看待滄海一粟;換個框架,把自己投射到角色裡,便是驚濤駭浪,整個心隨角色糾結。
舉個例子,太多(英雄)電影會讓主人翁先高高摔落,歷經一段磨難試煉,終將領悟歸返,最後開創新局,這是套路,屢試不爽。你可能會因為主角的開悟稍微「感動」一下,但卻不會「感同身受」。
跳脫路數,令我共情的美國女孩。
視覺上,看的是 2D 影片,但在心靈(情感)維度,我戴著 VR 設備,沈浸在角色裡。
■ 留白,留一半視野
放映結束後,是與導演/製片的 Q&A 時間,現場有觀眾提問,芳儀的演講稿是不是完整的存在?
「全部的內容,就是思婷(芳儀的同學)唸出來的那一段⋯⋯我們留白,留給觀眾們自行想像的空間。」阮鳳儀導演說。
發現這「留白」的概念,幾乎是整部戲的靈魂。
隨處可見,非常多長焦段的人物特寫,只留下一半視野,剩下的一半用聲音填補,用你的感受暈染過去。
像是有個橋段,芳儀的試卷分數是全班最末,從她被(老師)唱名、苛責、叫喚走到講台前、畏縮、挨板子⋯⋯全程視線(鏡頭)只打在芳儀身上;你可以再靠近一點,不是要賣青春露,而是放大檢視,考驗演員們的演技。
觀眾們沒有全知視野。正如同先前所言,我們不用上帝視角,而是親身浸入角色,體驗高張力拉扯。
不戴 VR,卻很沈浸。
🌱 第三季社區活動進行中 彙整表單+說明
🌱 成為我的讚賞公民 👇
https://liker.land/leo7283/civic 獲邀進圍爐
🌱 追蹤【中書神經系統】廣播資訊不漏接 👇
好書金句/書市快訊/心智圖(Mind Map)/漂流書/說書會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
【Facbook|Mastodon|Medium|vocus|Potato】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