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讚賞公民2.0、Super Like、MeWe

WrightFu
·
·
IPFS
·

去年尾,LikeCoin的「讚賞公民」計劃作了一個較大型的變更,讀者每月支付5美金所獲得的LikeCoin,由1.0時代按照讀者的點讚分配予不同的創作者,改為2.0時代全數分配予指定的一位創作者,而讀者可以付出多份5美金的費用,支持不同的創作者。既有的「讚賞公民」可選擇延續舊有的1.0方式,或改為以新的2.0方式繼續支持創作者,惟1.0方式將不再接受新的登記。此項更改最初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實行了大約十天後才因為有仍未成為「讚賞公民」的讀者發現無法再用LikeCoin購買1.0計劃,而在Matters引起大量的討論,後來讚賞公民基金會亦重新開放使用LikeCoin作年費購買1.0方式的通路。

新舊方式「讚賞公民」的特點和利弊,在Matters已有大量的討論,在此不贅。坦白說,自己其實還是偏好1.0方式的,因為要去付費支持個別的創作者,個人心坎裡會設著更高的門檻,而著實每天也有來自不同創作者而又值得支持的好文章。只是因為知道如果不刻意指明轉至2.0方式,對自己既有的practice並沒有影響,所以就沒有特別發聲。

自己一直不喜歡P廠(Patreon),除了是因為創作者之間各自建起圍牆沒有交集,要支持多位創作者時需付出的成本也極高,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當初使用Medium不久便「落坑」成為付費會員,及初次聽到「讚賞公民」簡介時便輕易發現跟Medium會員制的相似性,或多或少反映了自己對all-you-can-eat的愛好,而容許創作者自設訂閱方案的方格子,日內亦將推出「Vocus Premium」計劃,走類近Medium會員制的路線,每月付出一個價錢就可看到不同創作者的收費文章,不用逐個付費支持,敝除分紅問題,亦正合自己的需要,已有計劃在服務正式上線後付費加入。

早前看到有文友指出,在選擇參與1.0或2.0讚賞公民的時候,為何不走「why not both」的第三條路。無疑這篇文章給予了自己一些啟發,但我更著眼的,是現時讚賞公民可使用的「Super Like」功能。現時的「Super Like」功能讓讚賞公民在當天閱讀過的眾多文章裡,選出兩篇自己認為最突出、優秀的,在五下點讚以外,讓創作者獲得更高的reward;而該篇文章會顯示在Liker Land應用程式的feed內,予更多人看得見,分享文章的「內容伯樂」也可獲得少量回報。每日兩個「Super Like」的名額,讓讀者需較慎重的選擇要把這個功能用於哪篇文章裡,有時遇上讀到較多好文章的日子,在選取上也難免有爭扎。

自己自「Super Like」功能上線以來,一直對Liker Land應用程式的feed作非正式持續觀察,著實有大量感到不以為然的地方。首先,因為多數活躍的讚賞公民主要都是駐紮在Matters,所以在其他平台的好文章,就較難在Liker Land應用程式的feed內爭得一席位(也有可能是主力在其他平台的讚賞公民並沒有很了解「Super Like」這項功能);此外,社交禮節式地使用「Super Like」功能的現象也頗為普遍,有部份用戶會持續地只為個別創作者的作品(重覆地)給予「Super Like」,偶爾更會看到連續五、六位讚賞公民在「Super Like」同一篇文章,雖無法斷定是否蓄意刷屏,但相信這些也不是讚賞公民基金會設計「Super Like」功能的原意。

所以在財力尚算充裕,而又的確找到值得付費支持的創作者時,自己就決定多開一個戶口,成為「讚賞公民2.0」的一員,這樣自己每天可以給予「Super Like」的文章可增加至四篇。雖然我不知道有多少讀者真的會認真地在Liker Land應用程式的feed尋找文章閱讀,但仍試圖以自己的力量,略盡一點綿力,把更多的好文章推上Liker Land應用程式的feed,讓更多創作者獲得較多的reward。倘若有文友見過有一名為「wrightfu2」的用戶在「Super Like」文章,沒錯,那的確是我的分身,而分身戶口透過「Super Like」獲得的回報,也可保留於日後作其他的用途。而付費支持的創作者,畢竟無法無限量支持眾多創作者,現階段仍會以一位5美金為上限,但會保持一定的機動性,有需要時會將這份支持,轉換予另外的創作者。

而另一項值得探討的現象,是讚賞公民2.0可以讓用戶選擇支持現時已有參與LikeCoin社群的媒體(獨立媒體、立場新聞、眾新聞)。當這些媒體都設有自家的訂閱方案時,透過「讚賞公民2.0」支持媒體的用戶是否也該被視為媒體的訂戶而獲得相關福利,這似乎是較少人有address過的情況;而讓新加入的讚賞公民知道為其他文章點讚同樣可以令不同創作者透過月費基金或「Super Like」獲得回報,達成社群間的連結,也是需要廣為宣傳的特點,否則對新用戶來說,他們將難以找到「讚賞公民2.0」跟傳統訂閱制的分別。


於去年十一月開始冒起的MeWe,第一波的「移民潮」沉寂了一段時間,再因為whatsapp那令人震怒的新私隱政策,於本月迎來了另一個高峰,不少大型媒體和KOL也在這段時期於MeWe開設了專頁,自己在一月中搜尋到的新的MeWe專頁,是近兩個月以來最多的。雖然自己過去三年已甚少使用facebook,但在手機裡仍然保留了輕量版Lite應用程式(儘管沒有在主屏幕設置捷徑),以便有需要時分享一些新聞或文章,但最近也把心一橫刪走了應用程式,這兩個星期只登入了facebook三次。

雖然這兩個多月使用MeWe時或多或少也喚醒了一些過去使用社交媒體時養成的陋習,但畢竟過去三年自己還是較多以文章閱讀作為訊息吸收的渠道,所以遇到的更多反而是不習慣、不實在,而坦白說自己留連在MeWe的時間,現在仍遠少於Medium、方格子或Matters。這段時間,隨著MeWe的港人用戶群持續壯大,湧現了不少探討MeWe(及其他社交媒體)的文章,但個人還是感到昔日科技巨頭們種下的禍根,仍深切地影響著不少人,就算換了陣地,instant的立場宣洩帖文、沒有落credit的內容轉載等,依然常見。而不少創作者或KOL為了節省開設專頁的支出,乾脆以群組或個人戶口充當本該是專頁的功能,也許有些人會說這能夠阻隔一些惡意的攻擊,但或多或少仍會影響訊息的接觸面。

而另一個較為深遠的影響,則是在這個big bother is watching you的監控世代,越來越多人在社交媒體上,表現漸趨低調。自己輾轉地加了四五十個聯絡人,有在現實世界認識的人,也有素未謀面但已讀過對方不少文章的文友,但會恆常在自己的profile張貼、分享內容的人卻是屈指可數;而在新一波「移民潮」爆發之前,自己有加入的一些地區群組也累積了不少蜘蛛網,發帖、留言和給予表情的氣氛也不活躍。

近年,年青人都會說facebook只是看新聞收訊息的平台,MeWe對於香港人來說,只是(另)一個接收各方訊息的大熔爐,還是可重拾私領域連結或社群凝聚的作用,還需時間驗證。但也只能慨歎,在危機四伏且資訊泛濫的年代,在網絡世界要有一口清泉,重建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交流和信任,著實不易。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WrightFu不學無術的香港廢中一枚,被醬缸社會不斷磨蝕的齒輪。珍視香港,也對羊城有複雜的情感。同時遊走Medium、Matters及方格子,閱讀為主,偶爾隨心寫寫,努力練習讀文「斷捨離」,著有《港穗情緣》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終於,這套電影,可讓這片土地上的人看到

復盤 2024:潰敗而頹廢

《好東西》:中國版的芭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