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程序
这次回香港最明显的感觉:过去几年的生活似乎在身体中植入了某种程式。只有在身处香港的时候才觉得和某种生活方式与节奏严丝合缝,就像螺丝终于拧在了一个正确合适的位置。
我没想过我会有这样的体验,因为从很多角度来说,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香港居民,我一直没学会粤语,水平仅限于听懂日常用语,以及看新闻画面猜出来画外音的意思;我也很少交香港的朋友,仅有的熟悉的几位本地人都是学校的工作人员;香港的很多的方面都是我承受不起的:吃饭贵,酒店贵,买书贵,现在我自己只能支撑待个七八天,再待更长时间就心疼自己的钱包了。
我走路的节奏可以完全跟上港岛上班族的步伐,而在内地城市这样走路会显得速度很快。我可以走的很快,不用很担心脚下,因为路面非常平整,不会有很多坑或者翘起来的砖块,也不会有突然出现的水泥柱、圆石墩、电线杆。当然也没有横冲直撞的电瓶车。
我适应了密集的建筑物布局,由于空间狭小寸土寸金,港岛和九龙半岛的土地利用模式是典型的香港样貌。但是也正是因为土地资源的匮乏,利用起来也就很合理很有效率,各种功能非常紧凑地组合在了一起,让人觉得逼仄,时间久了喘不过气,有些压抑,但会觉得很便利,一切为了效率而存在。
我比较习惯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个人的私事很少被别人关注,演进到极致的程度就是人与人之间总有一种淡淡的疏离感。作为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大多数人无法避免地成为了原子化的个人,成为了让这个富足社会运转的齿轮,但转好自己就能赚钱,并没有很多层的“集体”需要面面俱到地照应。
有人喜欢香港的制度(遗存)和多元文化的氛围,有人喜欢香港的郊野公园与郊游径,我今天才发现,我没有特别喜欢香港什么具体的东西,但香港似乎作为一种生活程序植入了我的身体,只有身处在这座城市才能被触发,不过也许只是,没有离开太久罢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